回覆列表
  • 1 # 劉繼開

    1、幫助孩子找到學習動機,讓孩子在學習中感受到愛、關注與被需要的感覺。

    根據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除了生存與安全感外,人還有愛和歸屬、自尊和自我實現的需要。作為學生來講,生活中的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如果,在學習中他們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自然也就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從行為主義的角度,如果在學習中,孩子能不斷的得到鼓勵或者其他各種形式的正強化,他就會認為學習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厭學也就無從談起。

    縱觀當前教育問題的方方面面,真正的根源恰恰在於家庭教育環節,人一生中在家庭中生活的時間最長,很多影響我們成長的人際規則、生活和學習習慣都是在家庭教育階段開始形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習慣養成對於孩子未來發展的作用至關重要。每個孩子出生時都是一張白紙,孩子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往往都是父母問題的反映。父母的說教、對成績的無限強調、對學習動機的歪曲等等都很容易造成孩子對學習的厭惡。因此,改變孩子的同時,父母也應認識到自身的問題並積極的加以調整。

    3、對孩子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讓他們瞭解學習的本質,關注學習過程本身,而不是為成績所累。

    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清楚學習應該學什麼,學習到底有什麼意義,現行教育體制對成績的強調幾乎是他們對學習的唯一印象。這樣,成績不好的孩子對學習的厭惡也就非常自然了。此外,很多孩子非常渴望學好,但卻缺乏正確的方法,久而久之他們的自我效能感會大幅下降,對學習產生習得性無助等問題,因此就開始逃避學習。

    作為應對,我們應該與孩子一同探討學習的本質,降低他們對成績的關注,重新認識到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強化他們對學習過程的興趣。學習方法的指導,可以讓他們在學習時變得輕鬆,從而也更能享受學習的樂趣。

  • 2 # 玩美教育

    這個問題比較棘手,也是近來中高年級很多學生學習差的原因。從遊戲和學習,一般孩子都喜歡前者而厭惡後者。

    但是我們也發現,大多數孩子是能夠好好學習的,還有很多孩子能夠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因為他們在學習中被肯定,被鼓勵。對於學習這件事的認知認為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所以他們能夠安心的學習。

    我很能體會提問的這位家長的心情,孩子高二了,面臨高考,而且還是迷戀,讓他戒掉遊戲,愛上學習,著實比較困難。即使如此,我們仍然要把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學習上來,少年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的心情都是一樣的。其實當務之急是讓孩子戒掉遊戲,這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有的孩子強制斷網斷電腦斷手機都可以,只要家長強制就可以,有的就不行。

    如果上面的不行,試試我鄰居的方法吧,他的方法很成功,孩子也沒有叛逆做出過激行為。可能需要制定計劃,跟孩子談,前十天如果每天按時完成老師家長佈置的任務,就可以獎勵半小時遊戲。十天過後,看孩子表現情況,第二個十天,告訴孩子,如果每天能按時完成任務,就獎勵二十分鐘遊戲,第三個十天,只有十分鐘。一個月後,告訴孩子,完全可以不依賴遊戲每天依然可以過的很好。

    先把遊戲戒掉了,然後就是不斷學習,只有在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人,才能夠談得上愛上學習,需要家長要有耐心等待。

  • 3 # 懶媽悠悠

    這個這麼大了,也有自己的想法了,所以一場需要家長有強大的耐心和隱忍力好好聊一次,也可以帶出門體驗生活。畢竟那麼大了,不深入瞭解,就採取一些措施可能起反效果。青春期的孩子也確實難融入了,也可以找孩子身邊玩的好的朋友多去了解下,知己知彼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長們,你們的孩子高考成績都怎麼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