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言歌兒
-
2 # 電商創業小李子
說實話啊,不是這塊料就別再那浪費青春了,既然學習不行,不求上進,那就打工去吧,人總得為自己的行為買單,父母也不能管教一輩子,也不能看一輩子,不行就打工吧
-
3 # 沈小佛
已經上高三了,你才發現自己的數學一點底子都沒有,這可真的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個時候想學,去學數學,只能說狂補基礎,但要是想要拿到及格那都是難上加難,要知道還有很多有認真學數學學到高三的學生對有些數學題還是覺得很難,更別說你一點基礎都沒有了。
現在你想要來補數學,首先你就是不要不切實際的想著能取到很高的分數,把你能做的題做對,不會的選擇題也不要空著,大題把你會寫的公式,覺得符合這道題的公式都寫下來,儘量不要空在那裡,要是一不小心蒙對了呢,對吧,還能多拿些分數呢。現在啊,就是擺正心態,能多學一點是一點。
然後,你就是先從基礎開始學起,把一些常考的數學題目多做做,多總結總結,這樣在下次考試就算遇見了也不會陌生。再來就是多刷題了,刷題就刷那些常考的題型,自己合理安排好時間,安排好做題任務。接下來,老師在上課時要認真聽講,不要說我聽不懂就不聽了,這個時候一定要認真聽!因為這個時候老師基本講的都是考試的常考題型,就算聽不懂,也要用筆記下來,哪裡不懂,課後去問成績好的同學或者老師都行。基礎是一步步補的,不要覺得不好意思,等你考出一個很難看的分數,你才不好意思呢。記得準備一個錯題本,把做錯的記錄下來,經常去檢視自己的錯題本,發現自己經常錯的是哪些題型,自己也可以再去多做幾遍,爭取下次不犯同樣的錯誤。
不要灰心,保持一顆上進求學的心,一步步來,把常考題和選擇題拿下,你的分數只會增不會減,加油!
-
4 # 孜然實驗室
首先說結論:沒救了。
再說為什麼:
12年教育的賬,不可能一年補回來;
有許多小學數學沒什麼問題的孩子,一到初中就跟不上了。目前小學數學太過簡單,以至於孩子不需要特別訓練就可以輕鬆考到95分以上,使家長孩子產生了數學沒問題的假象。實際情況是,數學思維,是以大量的快速計算和邏輯判斷為基礎的。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反對奧數的風潮,以為進行數學訓練是破壞思維和創造力。實際情況恰恰相反,數學是需要大量訓練的。如果小學上課外數學課的話,機構通常要求每天進行幾十道計算題的訓練,這絕對不是破壞思維,這對日後數學幫助極大。舉個簡單例子,我的親戚孩子小學數學穩定95~100,初中開始不及格,然後請一對一補數學,中考80分出頭;高中以後數學物理都不及格,繼續一對一。我問他是不是聽不懂,或者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回答是。我再問知道142857是個什麼數嗎?回答不知道。到這時候就知道為什麼了,計算不過關。連數字之間的關係都不知道,解題的時候顯然是不知道從哪裡入手。這些應該小學就解決的問題,到了高中再補,已經為時過晚。
學校教學的特點就是隻教你基本的東西,你要學的好,就需要增加難度。我們很多人都有印象,平時做題還算比較輕鬆,一到考試最後大題就搞不定,原因只有一個,訓練不夠。
什麼解題思路、記筆記、努力、耐心、習慣、時間管理,等等,都沒有用,缺的就是數學基礎。
如果還有補救辦法的話,回過頭來把計算搞定,又快又準確,再一步一步來。
回覆列表
這個玩笑有點大了吧?那你是怎麼考上高中的呢,除非其他科目特厲害,你如果偏科嚴重的話,那優勢科目是什麼,可以選擇考一些專業性比較強的學校,現在重新學數學應該太緊張了,你只有根據自己的能力往前趕了,說什麼也沒用,還是安心複習吧,付出總會有收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