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900309534

    進士是古代科舉殿試及第者之稱。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透過最後一級中央政府朝廷考試者,稱為進士。

    根據成績高低分為一甲、二甲、三甲三等,一甲第—名叫狀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其次為三甲,同進士出身。科舉考試是全國性的大考,從中選六千多舉人參加,取三百名進士。從位次上說即為前300。以明末清初1.5億人口計算,1.5億分之300。

    如今考取清北,以河北計算,理科前55位,文科前25位皆有可能入圍。共80人可以考進清北。以此80人為平均數,全國可有約2500人進清北,以13億人口算,約和1.5億分之289。

    從資料看考取進士和當今清北難度相當。

    但是別忘了,進士考試可是3年一次呀!所以,古人的考取進士考試比現今清北考試難多了。

  • 2 # zzzzz00000

    其實高考和科舉無論在選拔形式還是目的上都完全不同,如果硬要比也應該是現在的國家公務員考試(國考)和科舉來比才比較合適。

    另外一個,很多人會拿人口和錄取人數的比例來說明難度,其實這也不合適,至少應該拿應考人數和錄取人數的比例來說明難度才比較合適呀。解放前,中國的文盲率超過80%,更別說古代了,古代絕大部分普通的村子(古代農村人口還佔大多數),能堅持下來讀書讀到童試(考秀才)的估計兩個巴掌就數得過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個即將高考的考生,高考當天,他的媽媽出車禍了,他爸爸刻意隱瞞他,這樣做真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