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輕聊漫語
-
2 # 可樂Kolo
新階段保姆式的教育不值得提倡!
教育的目的是幫助我們豐富、深刻的認識世界和實現自我認知。 在方法論上,好的教育能培養一個人積極的學習態度,並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
教育是培養新生一代準備從事社會生活的整個過程,也是人類社會生產經驗得以繼承發揚的關鍵環節,主要指學校對適齡兒童、少年、青年進行培養的過程。教育是我們中華民族發展的基礎,教育的邏輯起點自然是人類社會的產生。從猿列入的轉變是由於生產勞動,猿在勞動中逐漸形成以大腦和手為核心的主體機制。大腦可以思維,手可以操作,這就使人區別於一般動物而變成“高階動物。
保姆式的教育,是扼殺下一代的軟刀子。
不知哪位教育家說過,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不但是小學,就是學前,有的小孩摔倒了,大人鼓勵自己爬起來。這種方法教育出來的小孩不驕慣自己,獨立意識強。反觀那些摔倒了等著家長來扶的孩子,撒驕,依懶性強。
進入小學也是一樣,讓孩子的學會生活,學會學習應該是教育的主旋律。我沒有教過小學,這方面說不好。但是,有一年我接了一個按片兒入學的初中班。班裡的學生主要來自三、四所小學。其中,來自兩所小學的學生特別突出:一個是表現在日常行為規範方面,無論穿著、課堂紀律…;一個是數學學習能力。
我向來主張能力與習慣的培養。保姆式教育,扼殺了能力與習慣的培養,將來也難成大器。以這個班為例,班長,組長肯定是從日常行為表現好的學生裡產生;數學老師整天在我跟前表揚數學學習能力好的學生,愛子心切溢於言表,也在推薦他的愛將。
我問這些有特點的學生,他們的共同答案是,老師平時要求嚴,並注重習慣的培養。如有的學生沒穿校服,班主任聯絡家長,責令回去穿了再來,而不像有的學校,攆回學生怕耽誤上課,以此原諒學生,久而久之,穿校服的規定就形同虛設。
我們常說別輸在起跑線上。小學保姆式教育實際上就恰恰輸在了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