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衝擊時評

    感謝邀請,我試著回答這個問題。從文明的程度來講,古代中國完全可以征服古代印度,中國從漢朝就一直向西發展(我們的國土沒有一寸是充話費送的,都是一代代華人用鮮血爭取過來的。),但是地理條件給古代中國造成了難以逾越的障礙,使得這一假設沒有成為現實。

    應該說古代中國和古代印度是完全不在一個檔次的文明。中國統一時,如秦漢唐,是與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同處第一集團的強大帝國。中國分裂時如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十國,內戰的慘烈程度,也絕對可以比肩當時世界上強度最大的戰爭。

    與古代中國相比,古代印度就像溫室裡的花朵。印度地區,城邦林立,一個政權很難統一現在印度所在的廣大地區。我們觀察印度的地形圖,可以發現,印度主要是平原和平緩的高原地區。在它的北部和西北部是高山峻嶺,也是抵禦外來侵略的必守關隘。它的正北方,是喜馬拉雅山脈,即使到今天,人類依然很難大規模的透過,因此,古代中國、古代吐蕃從這個方向入侵的威脅相對較小。這可以說是印度的大幸。如果喜馬拉雅山是一個平緩的丘陵,估計現在已經不存在印度這個名詞了。

    印度西北方向的山峰比喜馬拉雅山要低得多,但其實扼守住其中一些重要的關隘,西北方向的敵人依然很難進入古印度。

    但是古代印度的戰鬥力實在太渣,彷彿根本就沒有意識到西北方向關隘對於整個印度文明的重要意義。歷史上入侵印度、統治印度的人,主要是從西北方向進入的。無論是雅利安人、安息人、大月氏人,都從西北方向進入印度,建立了一個又一個政權。白種人還透過發明種姓制度,實現了對印度的長久統治,一直延續至今。現代印度意識到了西北方向的重要意義。與巴基斯坦在荒涼的克什米爾纏鬥,就是因為如果放棄克什米爾,印度將無險可守,新德里將暴露在巴基斯坦的炮口之下。

    古代中國最接近於進入印度的,就是在盛唐時期。當時的安西都護府已經進入了現在中亞、阿富汗的廣大地區。但是隨後唐朝在與阿拉伯帝國的爭鬥中失利,國內又爆發安史之亂,徹底失去角逐中亞的資本。試想,如果唐朝沒有爆發安史之亂,應該能夠頂住阿拉伯帝國的壓力佔領阿富汗,進而進入印度河平原。要進入印度河平原,唐軍就會獲得充足的糧食供應。既有利於安西都護府在西域立足,也有利於解決國內嚴重的土地兼併問題。

    但是歷史不容假設,隨後的蒙古人,因為不耐炎熱,也在進入印度的征途中失利。古代中國就此失去征服印度的機會。

  • 2 # 史論縱橫

    中國古代沒有機會,也沒有能力,更沒有意願去征服印度。

    在中國領域最大的時代,也就是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一路開疆拓土,北到俄羅斯,西到歐洲,但是,沒有打到印度。

    除了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外,以儒家漢人為代表的文化,推崇的是安內的和平治國理念,對外擴張,毫無訴求。在明朝時期,鄭和帶領著比同時期迪哥馬倫們強大N倍的船隊,七下西洋,為的不是擴張領土,而是宣揚國威。這和明清時期實行的閉關鎖國,重農抑商等政策是互為表裡,一脈相承。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以小農經濟為主題,男耕女織為表現形式經濟主題,保境安民才是國之重任。

    中國兩千年封建王朝的戰爭,大部分都是因為農民吃不飽飯造成的,所以,中國古代王朝對吃飽飯的興趣遠遠大於向外擴張。而印度那樣的蠻夷之地,怎麼和我天朝上國相提並論(明清統治者的內心獨白)。

    ————————————

    一個政權征服一個政權首先是建立聯絡,比如,二牙,英國,荷蘭等國家都是迪哥馬倫們用航海建立與世界的聯絡,進而進行征服的事實,但是,你看印度和中國什麼時候有什麼聯絡?即使是資訊科技如此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中國和印度之間也沒有太大的聯絡,新聞聯播,相比於中美,中歐,中日韓,中俄,中非等新聞經常出現的詞彙,你看看什麼時候說過中印。

  • 3 # 滌塵20

    古代中國有徵服印度的實力,例如唐朝,但實現困難很大。原因有二:首先我們是禮儀之邦,一般不是自衛,不會輕易發動戰爭。其次兩國邊界地理位置以及氣候等又不易大規模戰爭運作,尤其冷兵器時代更為突出,如強行推進勞民傷財,所以沒有必要進行。

  • 4 # 魂舞大漠

    征服印度,我們從無此奢望,不只是喜馬拉雅山相隔,中國自古沒有侵略傳統,有限的幾次出兵,顯然是給惹急了,逼急了也只是教訓一下。要說機會,中國的盛世也多,只有一次不算漢文化主流,蒙古人鐵蹄踏入印度,為印度統一做出重大貢獻,史稱莫臥兒帝國。

  • 5 # 聯合防務

    很遺憾,中國古代基本沒有機會征服印度。

    古代戰爭中,由於交通工具的限制,距離和地形成為影響戰鬥力的最大因素之一。距離和地形對作戰能力的影響包括了對後勤供應的影響,也包括了軍隊長距離機動以後對作戰能力的影響。

    《孫子兵法》中說道:“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爭利,則蹶上將軍,其法半至;三十里而爭利,則三分之二至。”這些都說明跨越長距離打仗的難度。

    而古代中國和印度之間的阻隔既有距離,又有地形。要知道,中印之間隔著一個青藏高原,即使是相對近一點的雲南、四川方向,也隔著高聳險峻的橫斷山脈。這些地區在古代的交通條件下,基本是無法穿越的天塹。

    如果要繞開這些天塹,那就只能選擇陸地上的從新疆繞經中亞再南下,這個距離長達上萬公里,在古代基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別的不說,只說補給的運輸,歷史記載,秦朝打匈奴,“使天下運糧,……率三十鍾而至一石”;漢武帝打西南夷,“作者數萬人,千里負擔饋糧,率十餘鍾致一石”。這效率實在低的可怕。

    《漢書》記載的漢武帝伐3000公里以外的大宛囯,第一次出兵,李廣利帶六千騎兵和數萬輔兵,因為糧草供應不上,還沒進入大宛囯,攻打鬱成囯的時候就只剩下幾千人,無功而返。第二次,花一年時間集結了六萬人、至少十四萬役畜,外加數目不明的“私從者”。另外派出十八萬人在邊塞屯田守衛,全國的罪犯都發配去運糧。同時威迫沿途各國供應糧草,最後到達大宛囯的漢軍也只剩下三萬人。攻打了四十幾天才迫使大宛囯屈服。最後回到玉門關的只剩下萬把人,馬千餘匹。

    所以,如果要進攻印度,不管印度自己戰鬥力如何,這麼漫長的距離和險峻的地形,足以在半路就把軍隊拖垮了。

    同樣,由於距離和地形的阻隔,即使派出一支小部隊去打敗了印度人,最終也仍然無法和中國本土建立穩定的聯絡。最後的結果很可能就是這支小部隊被同化成印度人,根本談不上征服。T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前教高中,現在教初中數學,但成績不好,是教學能力不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