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案例的確有,根源在於老外不慣著她。
我曾不止一次論述過:當今社會兩性的矛盾,源於社會意識仍然認為傳宗接代是男人的使命,婚姻意味著女人給男人傳宗接代。但與“大清早亡”之前不同,一來女人有了和男人相差無幾的掙錢能力,二來有了讓女人可以選擇生與不生的避孕措施。這種情況下,女人必然對男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她認為婚姻是給男人的恩賜,自己生孩子是幫助男人完成使命。所以,會無休止地向男人單向索取物質和精神關懷。
我還多次指出:華人對外華人的最大誤解,就是以為外華人是既有華人的優點、又克服了華人的缺點的完人。所以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以來,許多中國女孩兒以嫁給老外為榮。她卻不知道“傳宗接代思想”是中國特色,正因為中國男人把傳宗接代視為自己的使命,她才可以向男人索取,認為“花男人的錢、靠男人養活是天經地義的事”。
當她懷著“嫁給了完人”的憧憬和老外結婚時,才發現鬼子根本不會像中國男人那樣慣著她。道理很簡單,人家沒有傳宗接代文化,男人不會把傳宗接代當做自己的使命,所以女人不能像跟中國男人交流那樣、以“生孩子隨誰姓”為由進行索取。非但如此,連她自己都要改成和丈夫一樣的姓。外華人既不會給她彩禮、也不會買房子改成她的名。但是,老外娶你可是慕名而來的,因為聽說中國女人賢惠。按照常理,虛榮心早已使她在朋友圈曬夠了幸福,收穫了一大堆羨慕嫉妒恨。這種情況下,有什麼臉面指責老外是渣男、然後離婚呢?只能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吞。
所以,某著名的海外華人多次告誡國內女生不要輕易嫁給老外。的確苦口婆心,收效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這類案例的確有,根源在於老外不慣著她。
我曾不止一次論述過:當今社會兩性的矛盾,源於社會意識仍然認為傳宗接代是男人的使命,婚姻意味著女人給男人傳宗接代。但與“大清早亡”之前不同,一來女人有了和男人相差無幾的掙錢能力,二來有了讓女人可以選擇生與不生的避孕措施。這種情況下,女人必然對男人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她認為婚姻是給男人的恩賜,自己生孩子是幫助男人完成使命。所以,會無休止地向男人單向索取物質和精神關懷。
我還多次指出:華人對外華人的最大誤解,就是以為外華人是既有華人的優點、又克服了華人的缺點的完人。所以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以來,許多中國女孩兒以嫁給老外為榮。她卻不知道“傳宗接代思想”是中國特色,正因為中國男人把傳宗接代視為自己的使命,她才可以向男人索取,認為“花男人的錢、靠男人養活是天經地義的事”。
當她懷著“嫁給了完人”的憧憬和老外結婚時,才發現鬼子根本不會像中國男人那樣慣著她。道理很簡單,人家沒有傳宗接代文化,男人不會把傳宗接代當做自己的使命,所以女人不能像跟中國男人交流那樣、以“生孩子隨誰姓”為由進行索取。非但如此,連她自己都要改成和丈夫一樣的姓。外華人既不會給她彩禮、也不會買房子改成她的名。但是,老外娶你可是慕名而來的,因為聽說中國女人賢惠。按照常理,虛榮心早已使她在朋友圈曬夠了幸福,收穫了一大堆羨慕嫉妒恨。這種情況下,有什麼臉面指責老外是渣男、然後離婚呢?只能打落了牙齒往肚裡吞。
所以,某著名的海外華人多次告誡國內女生不要輕易嫁給老外。的確苦口婆心,收效如何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