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搞
-
2 # 燕趙都市報
每到高考季,家長和考生都需要過兩道坎,一是考試,二是志願填報。考分需要考生自己爭取,而志願填報則或多或少帶入了家長的意見。記者在採訪中發現,與往年不同的是,很多家長在高考前乃至高一就著手孩子的志願填報準備工作,有不少人選擇在網上購買稱帶有志願填報大資料的高考志願卡。
因為有了“從內部拿取資料”的承諾,高考志願卡的銷售也就十分火熱。這也難怪,孩子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員,誰不想讓孩子成功報考一家理想學校?誰不想讓孩子的成績換來最精彩的未來?
問題是,所謂的高考志願卡究竟有著怎樣效果?商家宣稱,高考志願卡,是藉助大資料優勢進行分析,只要在填報志願時將考生的分數輸入其中,就能給你提供一個最理想的報考方案,報什麼樣的學校把握最大,報什麼樣的專業效果最好,既不浪費自己的分數,還能找到好的學校和職業方向,家長自然樂意花錢。
可是,這些商業性質的高考志願卡,真的能夠從有關部門拿到所謂資料嗎?按照有關規定,無論是高校的招錄資料,還是考生的成績資料,都嚴格保管,也就是說,如果有關部門沒有參與其中,沒有違法行為,“內部拿資料”的可能性就極小。即使真的獲取了這些資料也是違法的。如果“從內部獲取資料”的說法只是營銷幌子,等待家長的只是被騙。
退一萬步說,“從內部獲取資料”是真實的,那麼依靠大資料指導高考志願有沒有意義呢?大資料指匯出的學校,指匯出的專業,是不是孩子喜歡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都有自己的夢想,都有自己喜歡的未來,比如說孩子的理想是“當科學家”,而大資料指匯出的是“當主持人”。這樣的專業選擇,還有一點“志願”的意思嗎?不是“自己的意願”,上了大學也未必能有幸福未來。
想起“當了副局長辭職的警官”,“當了副縣長辭職的官員”,他們都說出了自己的無奈:這不是我的職業理想,只是當初被父母強迫報考的專業。這說明,讓孩子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對於未來很重要。因為喜歡才會熱愛,因為熱愛才會出彩。
“高考志願大資料”,莫讓“資料”騙了“內心”。填報高考志願,“心裡有數”比“資料分析”靠譜。
-
3 # 求學寶誌願填報
1.估計過高,一意孤行。有的考生考了高分,所以填志願時只填第一批並列志願,甚至只填一個學校,還有的提前批考生,不填後面批次的志願。
2.盲目從眾、攀比。在填報志願過程中,常出現這樣一些偏向:有的考生聽說哪所學校好,哪個專業“熱”,就跟著填。有的考生見別人填的學校層次高,感到自己填低了沒面子,也就跟著“摸高”。
3.單純以收費標準高低判斷學校和專業的好壞。現在很多人以為,收費高的專業一定走俏,收費低的不行。其實這樣看問題是不可靠的。
4.過分依賴長輩,甚至由父母包辦。考生的家長、老師,憑著人生閱歷及對社會的理解,在考生選擇志願時正確加以幫助引導,是很有必要的。但萬事不可過頭。
5.地域不離“兩線”(兩線-京廣線、沿海線)。很多考生都想到北京、上海、天津地區的這些學校,或者其他一些沿海地方上學。這樣造成扎堆。
7.一心撲向熱門專業。“熱門”與“冷門”是相對而言、因時而變的,也許眼下的熱門幾年後就是冷門。
8.慎重追“新”。去年新增專業中增設院校最多的本科專業依次是公共事業管理、物流、藝術設計、財務管理、資訊與計算科學等專業,對新增專業應慎重填報。
9.慎重考慮服從專業調劑。服從的話有可能被錄取到不喜歡的專業,因此,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必須明確表態,凡空白者,均作為不服從對待。
10.考不好就復讀,志願填報無所謂。其實就算打定主意復讀,也應把握好這次機會,為明年積累經驗。
-
4 # 兮媽說高考
最大的誤區就是不服從專業調配,以為被A院校退了檔後,不能進入B院校,B院校退了還能進C院校。。。現在大多數批次都是實行的平行志願,平行志願只有一輪投檔,如果被退了檔,是到不了後續志願的。只能參加徵集志願。四川今年有個691分的被浙大退檔了,就是因為沒有服從專業調配。
什麼是平行志願?
簡單說,平行志願,是指考生在同一錄取批次同一投檔時間段中,填報的多個院校志願是平行的。如四川省在本科一批設定了A、B、C、D、E、F、G、H、l這9所院校志願,這9所院校不是第一、第二……第九層級上的關係,而是並列關係,任一個院校志願投檔都是作為第一志願投向高校的。
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是什麼?
平行志願的投檔原則是“位次優先,遵循志願,一輪投檔”,即將同一科類某批次最低控制線上,按考生投檔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序,確定考生的位次,然後按考生的位次逐個檢索考生所填的志願院校。在排列考生位次時,如遇同分則按單科順序及分數排序,因此,位次對於考生來說是唯一的。在檢索平行志願時,考生所填報的多個院校均有可能被檢索,但必須遵循考生志願順序,依次檢索,一經檢索到符合投檔條件的院校,即投檔到該院校,平行的後續志願即終止檢索,一輪投檔即告結束。
如何具體理解“位次優先,遵循志願,一輪投檔”?
“位次優先”是指當檢索考生填報的院校志願前,首先要將所有考生分科類按投檔分從高分到低分進行位次排列,投檔檢索時,先從最高位次考生志願進行檢索,再依次檢索之後位次的考生志願。
“遵循志願”是指當檢索到考生所填報的多個院校志願時,是嚴格按考生填報志願時排列的院校先後順序從前往後依次進行。
“一輪投檔”是指考生在每輪投檔中只有一次檢索機會,即只檢索一次該考生是否投檔。因此,在平行志願中,雖然考生填報了多個院校志願,但對於考生來說只有一次機會。如果考生因幾個平行志願均未滿足條件而未被投檔,或投檔後被院校退檔,就只能參加徵集志願或下一批次錄取。
平行志願有哪些風險?
平行志願投檔錄取模式降低了考生填報志願的風險,但並不是說平行志願全無風險,考生和家長對此應有正確的認識。
首先是正常落榜的風險依然存在。高校擇優錄取的原則允許院校投檔數略大於招生計劃數,如考生成績相對較低、專業達不到錄取要求又不服從調配、不符合特殊專業的相關要求等,院校就可能將其檔案退出。
其次是院校之間沒有梯度檔案無法投出。如考生所填報的幾個平行志願間沒有適當的梯度,該考生被投檔的機會就會相應地減少。若志願A的院校不能投出,而後面所填平行志願院校調檔線還高於志願A的院校,那麼後續志願也將無法投出。
回覆列表
一、過度的名校情結。
在實行知分報志願的今天,家長雖然已經知曉考生的成績,對其不再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但“名校情結”仍然影響著其潛意識。具體表現就是在填報志願時總想衝“好院校”。在平行志願結構中,無論可以填多少所院校,都得填“好院校”,根本沒有保底院校,或所選保底院校根本保不住底。這是非常危險的,往年那些高分低就的考生問題大多出現在這裡。
所以建議家長們一定要面對現實,切合實際,理智選校。對於實行平行志願結構的批次,一定要選擇1—2所能夠做到100%保底的院校放到最後,以確保不掉到下個批次
二、過多的家長意志。
每個人對社會的認知都有侷限,尤其是普通家長對眾多的招生專業根本不瞭解,很多家長卻又不能去做深入細緻的研究,僅憑自己的社會經驗或認知程度就簡單的定義哪些專業好、哪些專業不好,並且要求孩子也要按照這個定義去選擇專業。
正確的做法是:志願填報必須從孩子職業規劃的角度去思考、去謀劃、去操作,必須充分考慮孩子的意願,對其喜歡做什麼、適合做什麼、能夠做什麼進行科學評估,在評估的基礎上確定院校及專業範圍。
三、過分的細節關注
有句廣告詞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填報志願千萬不能按照這個思路考慮問題。建議按照“不求最好,只要算好”的原則去選擇院校、專業。這就像到玉米地掰玉米棒一樣。假設每人只能掰一棒的話,是不是都得將這塊地走一遍,看哪棒最大才去掰啊?完全沒必要。你只要設定個標準,多長多粗的棒就認可,看到滿足設定標準的掰回來就行了。
實際操作中,可根據孩子的成績及意願,設定個基本目標。只要能滿足基本目標的實現,有些限制條件是可以靈活掌握,適當放寬的。千萬不要為了追求最好、追求完美,而忽視了對基本目標的把握。而且追求最好、追求完美的考生往往會高報院校及專業,最終很容易成為高分低就的受害者
建議:高考平行志願選擇院校最重要
平行志願是指在同一個志願順序可以填報多所院校。而且我們將在第一志願可報多所院校的叫做“完全平行志願”;將只在非第一志願可報多所院校的叫做“不完全平行志願”。我們約定,只要沒有特別說明,平行志願單指“完全平行志願”。
不同的批次可以是不同的志願結構,也可以是相同的志願結構。不同的志願結構填報原則不同,相同的志願結構填報原則相同。因此,無論哪個省份,無論哪個批次,只要志願結構相同,其填報的基本原則就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