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土豆媽媽育兒

    在父母眼中,只有看著孩子成家立業後,才能少點擔心,多點放心。孩子結婚,不僅意味著孩子有了另一半的陪伴,更意味著下一代的傳承。孩子也會因為有了家,更有擔當,更有責任感,更懂得孝順父母。孩子結婚有了家,父母才能更安心。

    一輩子都在為兒女忙碌的父母,小時候放在手心疼著,長大了放在眼珠裡揪著,不論孩子走多遠,牽掛的那份心,從來沒有放下過。不是父母太囉嗦,也不是父母杞人憂天,父母在乎的,永遠是孩子的幸福,以後就算沒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也有能力肩負起一個家的重擔。不要說你已長大,在父母眼中,哪怕你長到八十歲,也還是父母的孩子,他們還會為你牽掛為你擔心。

  • 2 # 老聲暢談

    很多適婚卻仍單身的年輕人,最怕的就是被父母無休止地“催婚”。那麼,為什麼老年人會把兒女的婚姻大事總掛在嘴邊呢?

    01

    傳統觀念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始終沒有把這句話給碾碎。現實中很多父母或多或少都存在這種想法,因此鼓勵子女生育。“只要生,我就幫你帶”,這句話大家一定不陌生。所以,因為著急當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想法,父母便會催著子女早日成婚。

    02

    心疼子女未來的生活

    可憐天下父母心,絕大部分父母是非常疼愛子女的。如果子女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卻遲遲沒有成家,在父母看來,自己遲早有一天因為自然規律而離開人世,而子女卻孑然一身留在人間,生病了沒人照顧,夜深人靜沒人聊天,天天忙碌卻沒有家庭的溫暖,人到夕陽卻膝下無子無女,所以內心放不下。

    03

    操心子女生育的壓力和養育的困難

    “你現在不結婚,30多歲、40多歲才有孩子,等到了50歲、60歲的時候還在為孩子奔波,人家的孩子早就成家立業,看看到時候你有多辛苦。”

    從養育的角度來看,父母認為子女早些結婚生子,避免以後年齡大了,本來下一代可以獨立生活的時候卻還在操心其子女讀書和生活的問題。

    04

    年齡的壓力和社會的競爭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母覺得子女年齡越大越難找到好物件,怕優質物件被挑走了。現實的壓力和競爭迫使父母不想讓子女面臨這種情況,因此希望子女早日挑個物件成婚。

    05

    卸掉“偽責任”

    什麼叫“偽責任”?——中國的父母跟子女之間有本“糊塗賬”,在父母眼裡,子女長大成人不是按照法定年齡、不是按照子女是否有安身立命的本事,而是子女是否結婚,以結婚成家的標誌來判斷是否已經成人。如果子女沒有結婚成家,父母潛意識裡認為子女還只是孩子,父母還得為他們的行為和他們的將來“負責”。由於他們會顧慮子女的現狀,因此沒有辦法甩開膀子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

    典型一句話:“你們結婚了,就是你們的生活,我們做父母什麼都不管了,好壞都是你們自己的日子。”因為想早點卸下他們誤認為肩上的重擔(當然這個重擔是父母自己加在肩上的),所以,急著想讓子女早日成家。

    06

    世俗的壓力

    “你看隔壁的三嬸又在問我,你怎麼還沒結婚;你二姨又在問我,都剩女了為什麼沒嫁。我都不好意思回答。快把自己嫁了吧,不然我耳邊都沒辦法清淨。”這是父母經常在單身姑娘耳邊的嘮叨。

    其實,父母可以理解子女遲遲沒有步入婚姻殿堂的原因是緣分未到、沒有遇到意中人。但是一些親戚朋友的世俗觀念或者背後亂加的揣測子女身體或心理健康狀況的議論,難免會讓父母覺得難堪。父母在面對世俗壓力的時候,會將情緒或者壓力轉移到子女身上,所以父母因為世俗輿論的壓力,只好催著子女早日成婚。

    以上便是父母催孩子結婚最真實的六大原因。父母一生為子女操碎了心,催婚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他們表達愛的一種方式,因為他們不想讓擔憂變成現實。

    因此,希望子女在面對催婚時儘量採用一種比較和諧的方式跟父母溝通,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千萬別用惡語傷了他們的心。

    當然,父母的擔憂和考慮也是很有道理的,作為子女,應該結合起來看待人生,父母畢竟有著豐富的生活和人生經驗,不能因為時代的變遷對於他們的建議一票否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媽媽去世女兒每個七都要燒紙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