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權剛66

    中國最早關於聖經的記載,見於唐朝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東方基督教聶斯托利Nestorius)派傳教士阿羅本從波斯抵達西安傳教譯經,時稱景教。他的說法深得人心,甚至得到了皇上的喜愛。唐朝貞觀12年,由唐太宗下令於長安義寧坊修建景教寺廟。建中二年(781),德宗於長安大秦寺建立‘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由景淨傳教士撰文,其上記載景教於中國之傳播及翻譯的情形:

    “大秦國有上德。曰阿羅本。佔青雲而載真經。望風律以馳艱險。貞觀九祀至於長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齡總仗西郊賓迎入內。翻經書殿。問道禁闈。深知正真。特令傳授。”

    這是聖經在中國傳播的最早證據。

    “和合本”,又稱“和合譯本”,全稱“國語和合譯本”.是聖經譯本中的一種。

    1890年,上海宣教士大會議決定出版一本全國通用的中文聖經,務求做到文筆順暢而又忠於原文。次年,共成立了三個委員會,分別負責三種不同文體的版本:文理、淺文理、以及國語。全部翻譯歷時二十七年,其中以《國語和合譯本》最受歡迎,成為今日絕大多數教會採用的標準譯本。

    聖經和合本(簡稱和合本;或稱國語和合本、官話和合本),是今日華語人士最普遍使用的聖經譯本。此譯本的出版起源自1890年在上海舉行的傳教士大會,會中各差會派代表成立了三個委員會,各自負責翻譯《官話和合本》、《淺文理和合譯本》及《文理和合譯本》。

    於1904年,《淺文理和合譯本》出版新約。《文理和合譯本》於1907年出版新約,於1919年出版舊約。1906年,官話和合本的翻譯工作完成了新約;1919年,舊約的翻譯工作完成。在1919年正式出版時,聖經譯本名為《官話和合譯本》,從此就成了現今大多數華語教會採用的《和合本聖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插旗菜業員工稱行業遭滅頂之災,你怎麼理解對方說的這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