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靈虛子1

    和服(三國吳服)

    木屐(東晉謝靈運愛穿此登山)

    榻榻米(古代便廣泛使用)

    相撲(宋太祖曾用這個在同名次的兩個人中選出狀元)

    茶道(唐代盛行)

    武士刀(唐刀)

    君、太君(中國古代尊稱別人為君,楊家將中也有佘太君)

    跪坐(中國古代的禮節)

    忍術(日漫中常見的,查克拉、結印等在中國道教裡都有原型)

    九尾狐傳說(原型為商末的妲己)

  • 2 # 妙讀天下

    源於中國而在日本得到流傳的很多,日本今日之傳統,基本都來源於中國,不必贅述,而能夠發揚光大的,沒有,等於零。因為日本民族對於中華民族的民族自卑,直到今天,也未消除,中華文化傳入日本後,作了人為的強行的改變,走上了另一條文化道路,這種改變是在民族自卑基礎上,出於政治需要作的改變,而不是人類發展過程中,自然發生的文化改變,所以可以稱之為文化變態。符合這一標準的不僅有日本,中國周邊小國,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很多采取了類似的做法,可以相互佐證。既為文化變態,自然不存在發揚光大的問題了。

  • 3 # 老蘇雜談

    在中國南宋之前,日本一直都以中國為榜樣,一直向中國學習,包括漢字,建築,禮節,服飾,茶道,中藥,寺廟等等很多,近現代以來,隨著西方的發展,日本轉向向西方學習,是亞洲第一個走上發達國家的國家。

    中藥被日本從中國引進,日本稱為"漢方",日本國民服用漢方藥很普遍,效果也很好,把中藥推廣的很普遍,甚至推廣到國際。

    日本的和服源於中國三國時期吳國的服裝,即吳服,和服現在是日本的國服,每逢婚喪嫁娶,重大節日和活動,人們都穿上漂亮的和服。

    茶藝也源於中國,日本人講究茶道,花道。日本對古建築保護得也很好,尤其是寺廟建築,基本是唐代時期的風格建築。

  • 4 # 萬景路萬眼看日本

    看了前面的一些回答,也看到了像和服、木屐、日本刀等等都已經被諸位老師詮釋的非常完美了。因此,在此就不對這些再做贅述了。下面想介紹一下個人在日本發現的一些日常生活中時時都能接觸到的發自中國但卻被日本人發揚光大了的傳統文化或技藝等。

    首先來說說我們每天吃飯都離不開的筷子。毋庸置疑,筷子自然是由中國傳到日本去的。同樣,筷子也早已成為了日本人的主要飲食工具。研究日本人的筷子文化,讓我們頗覺欣慰的是,在今天的中國年輕人已不知“箸”為何物時,是日本人替我們守護了這份筷子文化的傳統。讓我們睹“箸”思“古”,在日本感受到了中國古文化的傳承魅力。

    不過筷子到了日本後,在使用上已漸漸的有別於中國了。首先,在造型上已短於中國筷子,而且以圓尖頭的居多,這據說是源出日本人大都是吃“定食”,人手一份,用不著長筷之故。而筷子演變為尖頭,則是由於日本人多食魚,那麼,用尖筷剔魚刺自然強過方頭筷子,這也算是發揚光大了我們的筷子文化和技藝了吧。

    說完吃,再來看看廁所。廁所當然不是中國傳給日本的了,這個不用傳,無論古今,有了廉恥觀後,日本人解決後“股”之憂也要考慮遮羞,因此,廁所是自然就可以有的。在此想說說的是日本的廁所稱謂與中國的淵源。日本古時稱廁所為“裝者所”,據日本廁所研究者透露就是由中國古代上層人如廁後,因認為衣服會沾上廁所的味道,故需更換衣服之說而來。漸漸這種“如完廁後換衣服的地方”也就成為了廁所的代名詞。而今天日本的大型商場或酒店等處皆稱廁所為“化妝室”、“御手洗”也是由此演變而來,這也算得上是發揚光大了我們的廁所稱謂吧。

    還有個有趣的文化現象是日本把我過古代的“歲寒三友”這四字徹底的發揚光大了。歲寒三友指的就是松竹梅了。自歲寒三友以詩詞、水墨畫、陶瓷器描畫等方式在平安末期傳入日本後,因松竹梅所象徵的清廉、潔白、節操契合了日本人的景緻情懷,因此,歲寒三友給日本文化帶來了深刻的影響。

    不僅日本的陶瓷器、漆器、染織品等都以松竹梅作主題描繪。到近現代,松竹梅的內涵更是在不斷的變化。 如正月在玄關擺放用以避邪驅鬼的門松;三月三女兒節和服娃娃玩偶的裝飾;婚禮、生孩子時的擺設等等,都以擺放歲寒三友或松竹梅的畫屏來做喜慶裝點。在日料店,還會經常看到以松竹梅裝飾或命名的雅緻包間,而且在選單上以松竹梅來區分菜餚檔次的也是隨處可見。例如分為松竹梅的壽司食盒,一般就是松為上,竹次之,再為梅。

    日本還有一家釀造清酒的工廠叫京都寶酒造制酒廠,這家酒廠生產的就是各類松竹梅清酒。這家釀酒廠很精明,他們首先抓住了日本人的松竹梅情結,然後在廣告詞中又把松竹梅所象徵的“歲寒三友”的意義昇華。以松代表持久力,竹代表成長力,梅代表生命力來做宣傳,一下子就忽悠了無數日本酒客對松竹梅清酒趨之若鶩。當然,最後決定勝負的還是松竹梅清酒那不俗的口味。也因此,在日本無論是居酒屋還是賣酒的商店,幾乎百分之百都有松竹梅清酒擺賣,某種意義上似乎就可以說,是歲寒三友成全了松竹梅清酒,而松竹梅清酒反過來又光大了我們的“歲寒三友”。

    筷子、廁所、酒說完了,再來來看看日本人罵人與我們的淵源。日語漢字中的“馬鹿”,本來就是源自中國。過去,一提起馬鹿,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的就是由趙高導演給秦二世以及眾臣看的“指鹿為馬”鬧劇。不過,現在提起“馬鹿”二字,首先讓人聯想到的就是日語中一句罵人話了。日語漢字“馬鹿” (音近八嘎)就是混蛋、笨蛋之意,而這無疑是日本人把我們的“指鹿為馬”發揚光大之結果。

    筆順至此,不由得就想到“馬鹿”可算是日本人最常用的罵人話了,也是日語中僅有的幾句罵人話之一,那麼,如果沒有這句源自中國由日本人發揚光大了的罵人話,是否,日語裡基本就沒有罵人話了呢?又是否日本人就不會罵人了呢?思緒至此,不覺得一陣風中凌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易建聯指導自己五歲兒子打球的照片在網上流傳,易嘉樂未來會成為中國籃球的明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