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儒姐在北京

    外行路過強答,回答有錯見諒。

    那不過是很多人把文化粗淺的理解為語言文字藝術之類的。

    例如日本文字裡面有大量漢字,日本人有茶道,劍道,有圍棋,和服和以前的漢服很像,各種建築制式也是仿製中國。

    但是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那是日本在隋唐時期和中國文化交流的結果,等於是互相學習,只是中國的文化廣博影響大而已,同時也只是引入外來文化,改善本土文化而已。即使如此,日本的文化和中國還是有極大的差異,宗教體系,神話體系都是如此。

    而反過來說,近代中國,我們受日本文化的影響更大,很多現代詞彙都是日本傳過來的。經濟、科學、商業、幹部、健康、社會主義、資本主義、法律、封建、共和、美學、文學、美術、抽象

    等等。

    中國一直在輸出自己的文化,但是文化輸出後,都會被當地擇優融合,發展成自己的文化。並不能因為和自己很像就說是中國文化。東南亞一帶都是如此,你只是看到了中國影響的影子而已。

    而這些年中國文化一點點淡弱,同時大量引進外來文化,反觀日本反而有很好的保留。

    例如現在網上最容易引發爭吵的漢服,人家和服就是流行服飾。而我們國家就是什麼cosplay。

    文化禮儀等等,雖然沒有去過日本接觸過日本人,但是從兩國的大片上能看出很大的區別。往深處看,除了日本文字裡不時出現的漢字,其它有什麼相似呢,更甚至我們覺得很熟悉的漢字也是變了意義。

    我們的文化越來越淡。那些認為日本文化就是中國文化的不過以此來嘲笑日本而已。

    你若真要問他我們的文化,他或許自己也不知道多少。同時他們也不瞭解日本文化。

    就好像天下武功出少林,但是出去了就變了,各不相同……

  • 2 # 宋業華

    三眼看天下,洞察天地人,大奇兄講故事!

    當英語把China定為`瓷器國`,Japer定為`漆器國`時,因該發現兩國之間所表現的東方文化,乃一脈傳承。尤其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上,促使學生日本在繼承和發展上,做到比老師更好。

    當然大陸的燦爛東亞文明,隨著歷史上多次朝代的更替。尤其落後的遊牧民族的肆虐,迫使中原文化在近代歷史上受到嚴重摧殘。並進入歷史停滯。然而,日本作為島國,未曾受過外敵侵略,以及文化上的襲擾,促始日本很好地繼承了唐朝遺風。

    尤其近一百餘年之內,沒落的清朝政府意識到自己盲目尊大,始得清國全方位落後於島國之日本。並且在自己政權岌岌可危的情況下,想迫於維持政權,因此被迫選派大量國內精英(約2萬人左右學生)去東洋日本留學,並全面學習日本憲治、文化、軍事、科技,可以說,當時日本代表整個東亞文化。

    尤其民國建立初期,全面從日本文化中汲取養料。包括民國第一部憲法!其中教育上更甚,從小學讀書一年級識字本,全部照搬過來。當今天我們所用的門捷列夫的化學元素表所顯示的漢字,也真是日本人所翻譯。

    因此,中日之間,千萬不要在文化上爭個你死我活,雙方因該在教育、文化、科技取長補短,互利互補,共同合作才是正道。以取得共同表現發展東方文化之美才是真正王道!!!

  • 3 # 賀蘭山色

    中國能延存至今不是靠所謂的這道那道的文化和知識,中國文化最核心的東西是在中國文字產生以前就一直傳承的。我們的衣食住行文教娛樂這些東西只是表皮,一直在變,核心的隱藏在深處文化符號文化記憶從來沒有變過。外層的文化就如衣服,不用的時候脫掉,有用的時候在穿起來。真正懂中國的人可以把中國和日本分的很清楚,日本人只懂皮毛,只會學到皮毛,無論是學東方還是學西方。對於日本或南韓這些國家保留的中國的古代的一些文化,真正懂得中國的人對這些是不予置評,不值一談。日本雖然保留了一些古代中國的文化,但是他們從始至終都不知道這些文化的內涵是什麼,他們只是拿過去,用起來,根據自己淺薄的認識和狹隘的視角去解釋,甚至很多都不去理解解釋,只是機械的在傳承。理解不了其中的內涵,所以就沒法根據時代變化去改變,只是死板的代代相傳,所以直到現在還保持原貌。日本所流傳的這些東西,可能值得我們去回味一下,但不值得我們去留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中生該如何學習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