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老師高考課堂

    首先確定數學50分是屬於基礎薄弱的,再者數學是屬於能拿高分的學科,每年都會很多拿150分的,從50分提高到120分,是有難度的,但如果你足夠努力,120分很容易得到的,下面以個人高考經歷分享下學習經驗:

    〈1〉紮實基礎、打牢基礎

    先理解定義再背誦公式,從基礎知識點抓起!定義一定要牢記吃透,公式要背的滾瓜爛熟,做到別人問你什麼公式你都能張口就來!

    〈2〉專題各個擊破

    比如複數、雙曲線、橢圓!各個基礎題各個擊破,把基礎題多做、做透,做爛!

    〈3〉題海戰術來一輪

    基礎知識打牢後,又專題擊破,第三步就進行題海戰術,顧名思義就是做題、做題、做題!選擇參考書,模擬試題100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做到能舉一反三,做到看見題型就知道考查哪方面知識點!建議除老師要求外,每天再做1套試卷,1週六套試卷!

    〈4〉建立錯題本,學會總結

    這一步至關重要!題海戰術中遇到錯題及不會的題和知識點及老師強調的重要知識點,統統都記在本上,每週日,進行復習,這裡的複習不光是指看錯題本,本週做的試卷本也要再看一遍,錯題找出做題方法,多溫習,做到通一題型能解百題!

    〈5〉多問老師多問同學

    不會,就要多問!不要怕麻煩!有時候老師或同學說的方法能讓你茅塞頓開!

    〈6〉感覺數學真不行,建議報培訓班,一對一進行輔導!

    總之,不能因為數學一科,而拉高考整體分數!!要有信心!!!

  • 2 # 經緯間穿梭

    一切皆有可能,從50到120是可能的,首先要看同學的學習恆心,面對對自己而言枯燥乏味的數學,他有多大的學習毅力,因為試卷的分數分佈一般是3:5:2,既百分之三十的簡單題,百分之五十的中等題,百分之二十的難題,數學50分意味著只會簡單題,現在給自己定個計劃,適當放棄高難度題,保證簡單題不失分,重點攻克中等題,可以優秀的數學老師談談,找一本適合自己的資料,一個點一個點分塊練習,數學知識模組化非常明顯,模組之間聯絡不大,可以分塊練習,逐塊突破。

  • 3 # 象蟲凢

    看來是即將迎接高考的轉的學生一枚了。

    先說一下,50是否還有水分,比如有題還是蒙出來的,要說,50的數學,只要學一學的,已經算是慘到底了,想要逆襲,有些困難,卻也不是不可能,

    首先,重新給自己定下位了,在學校的學習裡,你喜歡那寫科目和你拿手的科目是否一致。

    再問下,自己對於學習的認識怎麼樣?是不是以為學習就是學課本知識,還是學習就為了以後考個好點大學,然後找個好點工作?現實證明,這是有大問題的,不少這麼想的同學都吃大虧了。

    第三,才是我們的具體科目數學,首先明確一點,即使數學思維不大好的,只要將基礎打牢120分,是可以的,建議,從初中的重點到高一、二的每個知識點都好好的過一過,練一練,針對性的買點參考書。

    這其中知識點的難點在於,不少看著簡單就跳過了,跳著跳著就不想繼續了,打基礎是一項很考驗毅力的事情;心態上,需要不急不躁,要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最後,還有一點,看需要自行選擇,如果高三了時間較短,希望不要氣餒,時間的確是有點不夠了,但希望你能好好面對,將這次努力的過程中,記在心上,生活中的難處不只有這麼一點,而面對困難,並能積極解決才是長久的生存之道。

    我是相龍,期待和您一起探討與學習有關的一切話題。

  • 4 # 故事秘密館

    高考數學,聰明50分到120分,這個目標可以說是:高遠並且現實。之所以說高遠,是因為,你的數學基礎50分,想考到120分,提高70分,中間有很多坎要過,要不停的提高自己。但是120分,也是一個好學生的基礎分。所以也比較現實。

    首先:你的數學興趣有沒有,數學在於解出來後的成就感,在於對邏輯的著迷,這是數學態度上的問題,比如,我就曾經痴迷0.99≈1的問題,證明出來後又痴迷到底是什麼地方錯了,原來是往前挪了一位,遇見邏輯性問題,就總想思考他,並思考明白,這才是學習數學的第一條,而很多數學落的學生,總是問學習數學的意義,總是很有理由證明數學沒啥意義,甚至覺得學習沒啥意義,若思想如此,怎麼能希望, 數學提高呢?所以第一條,態度方面要痴迷。數學的已知條件又不多,透過已知條件推斷未知,不是讓人感覺刺激嗎?

    其次,有了第一條,那就剩下如何操作了,要梳理課本知識,梳理知識框架,看看數學目錄上的邏輯框架是什麼,為何這樣安排張姐,都是專家思考了很久的結果,你同樣思考下,這樣並且把數學的邏輯框架思維圖畫下來,每個框架的知識點,重點,是什麼?頭腦裡有譜。

    第三,提高途徑,所謂按照事物的規律去做,我們不希望有捷徑成功,但是也不能蠻幹,按照數學學習的規律提高,那就是有了章節圖,把課本上的證明題和經典例題,都看懂,並自己證明一遍,理清思路,課本上的證明題,都是教育專家精心挑選的結果,有很多老師,為了顯示自己多麼厲害,說自己從來不看課本,導致學生也認為課本沒用,課本都是專家搞定的,費盡心血搞出來的,難道低於你一個普通的數學老師?

    路徑不要偏了,就能保證你安規律學習,有些老師“費盡心血”找些難題怪題,講給學生,結果學生一考試全蒙,所以路徑是課本,才能事半功倍。

    第四,其實若你能全部弄懂了課本,已經可以到120分了,看吧,以上三點若踏實認真去做,反而不難,但是是很長時間的堅持,看你的耐性和韌性了。

    為了基礎紮實,你可以再把隨著課本的練習冊再做一遍,上面的題不僅僅要知道答案,還要學習解題思路,和解題視角,這個解題視角,就看你的悟性了,若你在數學上,有了耐性,韌性,和悟性,那麼135分,才是恰當的配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中國文化有不注意邏輯和細節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