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車市會出現“兩個極端現象”·降價的降價、漲價的漲價
問:
油價的上漲是否會讓汽車的價格下降?
相信很多“等等黨”都在關注這個問題,油價高了開車的人就少,買車的人可能也會少;經銷商賣不掉車就會降價,所以等一等也許是對的吧。可是汽車廠商給經銷商的批發價不下調的話,似乎經銷商也沒有非正常標準的調價空間;而有意思的是今年的汽車廠商能做不到不漲批發價就很難得了,降價基本沒有可能性。
原因很簡單,原材料和晶片的價格再不斷的增長,尤其是過於依賴外國晶片供應商的車企壓力更大;即便像是比亞迪這種具備晶片和核心配置自研自產能力的車企,面對快速消耗的晶片也是“壓力山大”,所以新能源汽車都已經在上調價格的階段中。燃油車的智慧化標準雖然普遍低於新能源汽車,然而也是需要大量的晶片的,長城汽車和廣汽傳祺近期就都因為晶片而減產,終端會降價嗎?
顯然不會,因為交付能力在減弱,很多已經訂車的使用者都在等待提車,供不應求則是賣方市場,此時沒有降價的理由。
“供不應求”為賣方市場,“供大於求”是買方市場,只有需求低於供給的時候才有可能降價;目前中國品牌汽車短時間內都不會有什麼價格調整了,近幾年裡的文化復興讓非常多的消費者充實自信,對於中國製造能夠理性的看待了;而一線中國汽車廠商也都很爭氣,打造出來的車輛不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有遠超同級合資汽車的水平,這些物美價廉的或中高階的優秀車輛已然成為新一輪的潮流選項,銷量增速和增幅都很誇張,主流品牌基本都是供不應求。
所以如果想要“抄底降價車”的話,現階段能夠參考的品牌基本都是以合資模式打造的外國品牌汽車了。
中中國產汽車的銷量增高、合資汽車的銷量下滑,此消彼長是必然;合資陣營有五大車系,分別為德系大眾汽車和寶馬賓士,日系兩田一產,美系通用福特,法系標緻雪鐵龍,以及韓系現代起亞。
這五大車系歸攏包堆的市佔率是一半且在下滑之中,內卷非常嚴重。
現代起亞已經連續五年下滑,開年兩個月的銷量也在環比下跌之中,此時沒有價格優勢顯然只會繼續下滑;標緻雪鐵龍的表現比現代起亞差;福特汽車的品牌銷量只能看齊現代起亞,通用雪佛蘭冷門、別克競爭力不斷減弱、凱迪拉克面對新興的中國高階品牌也被推到了豪華品牌的二線的邊緣;現在只有日系和德系的銷量還湊合,但如果仔細觀察則會發現其銷量支撐主要是價格低廉的主流車,同時要依靠相當幅度的價格下探。
此時如果這些車縮減價格下調比例,勢必會有更多的消費者轉向自主品牌陣營;所以這些品牌的合資車還是能穩定降價幅度的,甚至於某些品牌還有可能逆勢下調價格以求生存。
綜上所述,2022年的中國品牌汽車的價格會很堅挺,新能源汽車不要期望會降價了,“等等黨”要放平心態,節奏再慢一些的話可能就要迎來第三輪的價格上調了;合資汽車倒是足夠便宜,買車的時候看到很大的價格下調幅度也會感覺很誘人,尤其是在中中國產汽車上調價格的階段裡;可是這些車的效能、能耗、質量和配置水平比較差,同時“品牌溢價”本就足夠誇張,降價也無非是去掉這一部分,也就是說這些車降價後的價效比也基本低於綜合水平更高的、沒有降價的同級中中國產汽車……是否值得選擇只有自己斟酌了。
2022年的車市會出現“兩個極端現象”·降價的降價、漲價的漲價
問:
油價的上漲是否會讓汽車的價格下降?
相信很多“等等黨”都在關注這個問題,油價高了開車的人就少,買車的人可能也會少;經銷商賣不掉車就會降價,所以等一等也許是對的吧。可是汽車廠商給經銷商的批發價不下調的話,似乎經銷商也沒有非正常標準的調價空間;而有意思的是今年的汽車廠商能做不到不漲批發價就很難得了,降價基本沒有可能性。
原因很簡單,原材料和晶片的價格再不斷的增長,尤其是過於依賴外國晶片供應商的車企壓力更大;即便像是比亞迪這種具備晶片和核心配置自研自產能力的車企,面對快速消耗的晶片也是“壓力山大”,所以新能源汽車都已經在上調價格的階段中。燃油車的智慧化標準雖然普遍低於新能源汽車,然而也是需要大量的晶片的,長城汽車和廣汽傳祺近期就都因為晶片而減產,終端會降價嗎?
顯然不會,因為交付能力在減弱,很多已經訂車的使用者都在等待提車,供不應求則是賣方市場,此時沒有降價的理由。
“供不應求”為賣方市場,“供大於求”是買方市場,只有需求低於供給的時候才有可能降價;目前中國品牌汽車短時間內都不會有什麼價格調整了,近幾年裡的文化復興讓非常多的消費者充實自信,對於中國製造能夠理性的看待了;而一線中國汽車廠商也都很爭氣,打造出來的車輛不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有遠超同級合資汽車的水平,這些物美價廉的或中高階的優秀車輛已然成為新一輪的潮流選項,銷量增速和增幅都很誇張,主流品牌基本都是供不應求。
所以如果想要“抄底降價車”的話,現階段能夠參考的品牌基本都是以合資模式打造的外國品牌汽車了。
中中國產汽車的銷量增高、合資汽車的銷量下滑,此消彼長是必然;合資陣營有五大車系,分別為德系大眾汽車和寶馬賓士,日系兩田一產,美系通用福特,法系標緻雪鐵龍,以及韓系現代起亞。
這五大車系歸攏包堆的市佔率是一半且在下滑之中,內卷非常嚴重。
現代起亞已經連續五年下滑,開年兩個月的銷量也在環比下跌之中,此時沒有價格優勢顯然只會繼續下滑;標緻雪鐵龍的表現比現代起亞差;福特汽車的品牌銷量只能看齊現代起亞,通用雪佛蘭冷門、別克競爭力不斷減弱、凱迪拉克面對新興的中國高階品牌也被推到了豪華品牌的二線的邊緣;現在只有日系和德系的銷量還湊合,但如果仔細觀察則會發現其銷量支撐主要是價格低廉的主流車,同時要依靠相當幅度的價格下探。
此時如果這些車縮減價格下調比例,勢必會有更多的消費者轉向自主品牌陣營;所以這些品牌的合資車還是能穩定降價幅度的,甚至於某些品牌還有可能逆勢下調價格以求生存。
綜上所述,2022年的中國品牌汽車的價格會很堅挺,新能源汽車不要期望會降價了,“等等黨”要放平心態,節奏再慢一些的話可能就要迎來第三輪的價格上調了;合資汽車倒是足夠便宜,買車的時候看到很大的價格下調幅度也會感覺很誘人,尤其是在中中國產汽車上調價格的階段裡;可是這些車的效能、能耗、質量和配置水平比較差,同時“品牌溢價”本就足夠誇張,降價也無非是去掉這一部分,也就是說這些車降價後的價效比也基本低於綜合水平更高的、沒有降價的同級中中國產汽車……是否值得選擇只有自己斟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