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塵1984

    目前來說,阿里在雲這塊佈局確實比較早,國內市場份額確實比較大。

    除了BAT,整個雲計算產業的玩家也不少,如daydao、Ucloud、金山雲、青雲。還有最近的華為雲也在虎視眈眈。

    而且國內雲市場這麼大,每個公司的側重點有不一樣。小的公司可以在細分領域好好耕耘。

  • 2 # 鞅論財經

    雲計算市場這幾年爆發式增長,成為了網際網路的風口。但很多人簡單地把雲服務,甚至是雲服務中的雲端儲存服務當成了雲計算產業的全部,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那麼,阿里強在哪裡?在那一塊雲計算板塊成為了龍頭?佔有一半國內市場的又是什麼呢?

    雲計算產業

    中國雲計算產業市場規模在2017年接近5000億元,並且增長率超過50%左右快速增長,預計到2020年將增加到15000億。

    主要市場是在電商、遊戲、O2O、社交、影片等領域,而影片直播是激發雲產業的加快發展。

    雲服務

    雲服務主要是指雲端儲存服務、雲計算服務、雲軟體服務。

    雲服務市場規模在2016年、2017年分別達到了520億、690億,每年增長率高達30%以上。但佔整個雲計算產業的10%左右。

    其中,雲軟體服務的規模佔到一半,有許多中小云服務商分享這塊蛋糕。

    而餘下的雲服務(可以叫雲端儲存服務及計算系統,也可叫雲主機服務),這一塊市場佔了另一半的雲服務份額。

    阿里雲

    阿里雲的強大主要是表現在雲端儲存服務這方面,目前佔了國內雲端儲存服務市場的半邊江山,也是全球三大雲服務商之一。亞馬遜佔全球52%,阿里雲佔13%,還有微軟佔9%的IP客戶量。

    阿里雲在國內金融雲服務(儲存服務)上更是具有壟斷地位,為2000多家金融機構提供服務。

    雲服務商佈局

    在國際市場上,騰訊雲和阿里雲在國外佈局了各有10多個雲服務儲存節點,開始了全球佈局。

    BAT是平臺化雲服務的商業模式;京東、網易是垂直雲服務方式進入;華為、聯想、中興以雲計算為主導快速成長;而國外巨頭亞馬遜、微軟、IBM、甲骨文等也積極參與。

    未來在雲服務市場中阿里是否還具有這麼高的佔有率,毫無疑問是不可能的。在瞬息萬變的網際網路行業裡超越被超越是再正常不過。

    騰訊、京東、百度會加快搶佔市場分額。而最無法估量的還是擁有云計算核心技術的華為。

    華為已經來了,你們準備好了嗎?

  • 3 # 五朵雲觀察

    中國正在進入數字化轉型快車道,新四大發明、新零售、新制造、城市大腦......這些經驗和技術都可以為世界提供借鑑。這些中國成功的經驗已經在全世界開始普及起來,支付寶已經在全球廣泛使用,新零售更是吸引很多外國來學習,還有阿里雲的城市大腦已經在海外落地(年前在吉隆坡正式落地),還有共享單車等等。

    雲計算已經成為了像網際網路那樣的社會基礎設施,有網際網路的地方,都會需要雲計算。

    追溯中國雲計算發展,當年馬雲,馬化騰,李彥宏曾經有過一個論戰,具體看圖。

    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為什麼現在BAT在雲計算上的造成今天如此差距,還有未來是否有可能實現超越的問題了。因為雲計算這一行在BAT上來看,對待的態度就截然不同,更不說現在出現的技術上的巨大差距。

    雲計算最基礎的是計算能力,可以說是“新網際網路的水和電”

    關於阿里雲:

    阿里雲成立初期只服務於阿里內部業務,為電商和金融業務提供IT基礎設施支援,2010年起阿里雲開始對外開放,主要提供IaaS層服務。

    所以,從當年阿里雲成立之初目標就要將數百萬臺伺服器“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公共的計算能力,讓任何企業、機構和個人只需要連上網際網路就能獲得計算能力。就像第一次工業革命,讓企業從自建電站到使用公共電網。

    說到現在BAT的雲計算最大不同,不得不說飛天作業系統。

    阿里巴巴當時決定自主研發一個被命名為“飛天”的大規模計算作業系統。百科上這麼介紹:飛天(Apsara)是由阿里雲自主研發、服務全球的超大規模通用計算作業系統。

    它可以將遍佈全球的百萬級伺服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以線上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提供計算能力。

    從PC網際網路到移動網際網路到萬物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成為世界新的基礎設施。飛天希望解決人類計算的規模、效率和安全問題。飛天的革命性在於將雲計算的三個方向整合起來:提供足夠強大的計算能力,提供通用的計算能力,提供普惠的計算能力。

    飛天誕生於2009年2月,目前為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創新創業企業、政府、機構等提供服務。騰訊、百度並沒有搞下去。

    如果說基礎雲計算能力是“新網際網路的水和電”,那麼人工智慧,就是“耀眼的CROWN”。

    在去年的11月15日,科技部在京召開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專案啟動會,會上公佈了首批國家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

    宣佈了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名單:

    1、依託百度公司建設自動駕駛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2、依託阿里雲公司建設城市大腦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3、依託騰訊公司建設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4、依託科大訊飛公司建設智慧語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開放創新平臺。

    只有阿里雲是代表BAT中的雲計算公司成為了名單中的,應用更是最為廣闊的城市大腦建設。其他都是以百度公司,騰訊公司為代表。

    可以看到,阿里雲在雲計算領域建立壁壘之後,已經迅速切入AI領域,將技術與行業應用進行深度融合。由此,阿里雲不但與基礎雲服務、大資料等一起解決客戶需求,形成較高壁壘,同時在醫療、工業、電商等領域內也將佔據有利地位。

    最後,再看回答問主的題目,用資料和一個規律說話吧。從全球來看,雲計算基本就在中國和美國之間展開競爭了,AWS,微軟Arzure,阿里雲分別佔據了全球前三大。

    在雲計算需要大量基礎設施投入及技術投入背景,要想再有人進入,已經非常難,而且你會發現,雲計算其實和手機行業出現一樣的規律:前3名廠商不斷蠶食後10名參與者的市場佔有率,就是所謂的強者恆強,弱者清場狀態。(看OPPO、VIVO、華為們清場諸如華強北的山寨品牌),IDC報告中顯示手機產業中的Other市場份額持續被壓縮。

  • 4 # 明聊科技

    這個市場還有很大,阿里雲市場份額超過50%這個資料來自哪裡,有沒有出處呢?其實在雲服務市場,還有一塊很大的市場,還沒有完全商業化。政府的私有云市場,現在還有哪幾個公有云的服務商佔優勢。

    從去年騰訊雲 0.01 元中標廈門政務雲服務,可見這塊的市場還沒有對外招標呢?看了全部的報價基本上都是在300萬左右。

    一個廈門政務雲,就有300萬,中國大小的城市有664個市級城市,按照平均300萬,這個市場就有20億,還有32個省呢?這些省的政務雲,哪不是300萬,還有運維費用。

    估算下,政務雲差不多有50億左右。

    阿里雲2017年上半年IaaS營收5億美元,佔據47.6%中國市場份額;騰訊雲位居第二,營收約1億美元左右,份額為9.6%;金山雲位居第三,營收6839萬美元,份額6.5%;中國電信位居第四,營收6254萬美元,份額6%;Ucloud營收5774萬美元,排名第五,份額5.5%。

    政務雲2018年各雲服務商都在加快佔領。

    對於百度雲,失去了一些機會,其實當年早搞,也是很有機會。

    現在都是在做服務,還有很小的雲服務商也搞得不錯,都有自己的份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在影視劇中都很受歡迎而現實生活中卻恰恰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