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牽鯉
-
2 # 微v天下
首先要跟大家分享的是由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此片由著名導演陳凱歌執導,講述的是兩個京劇名伶一生的起起落落,展現了傳統文化在社會現實面前的種種無奈,特別是張國榮飾演的程蝶依,把人物一生的大起大落、悲歡離合演繹得淋漓盡致,最後悲劇化的結尾令人唏噓不已。
但是由於題材涉及文革等敏感話題,上映後引起的反響不大,不過在國外多個國家及地區公映後,引起強烈的觀影熱潮,並一舉打破中國內地文藝片在美國的票房紀錄。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次年,張國榮也憑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由此可見,此片取得的藝術成就是相當非凡的!
其次,不得不提一部“名不見經傳”的電影《清潔》,此片由奧利維耶·阿薩亞斯執導,張曼玉、尼克·諾爾蒂主演,於2004年9月1日在法國上映。張曼玉所飾演的女主角艾米麗是個搖滾歌手,吸毒,整天煙不離手,生活潦倒,但最終改過自新。
影片中,張曼玉除了用英語、法語表演外,還自己錄製唱片,其熒幕形象一反以往留給觀眾的高貴大氣,變得既不華麗也沒有風情,但她的表演卻輕鬆自如,不著痕跡。張曼玉將艾米麗的憤怒、乖戾、自暴自棄向堅強自立轉變,並最終承擔起一位母親應盡的職責等心理過程刻畫得入木三分,並以兩種截然相反的演技風格征服了評委與觀眾,2004年,張曼玉憑藉在此片的精彩表演,榮登戛納影后的寶座。
由於沒在國內公映,觀眾們沒能欣賞到張曼玉在影片中的精彩表演,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最後跟大家分享一部關於中國貧窮農村掃盲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該片由名導張藝謀執導,講述了一個只有十三歲的代課老師為了履行對高老師的承諾,隻身一人前往城市尋找因貧窮而輟學進城打工的學生張慧科,歷盡艱辛最終找回學生並獲得好心人幫助的感人故事。
影片使用一班非專業演員,並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採用全紀實鏡頭,全真實佈景。播出後在國際上引起極大的反響,張藝謀導演也憑藉此片獲得威尼斯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獅獎,該片同時還斬獲美國“青少年藝術家獎”最佳國際電影、巴西聖保羅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等諸多國際大獎。
-
3 # 鬥天鬥地鬥自己
90年後幾乎的全部。90年代的導演以號稱迎合西方價值觀,拍攝辱華,惡華的電影,國外獲得大獎無數。這些電影基本上國內沒人看。
最勉強符合價值觀的《霸王別姬》,在解放軍戰士面前還比較正面,後來文革就不好說了。
最近中國已經不指望這些國際大獎了。《戰狼2》,《紅海行動》去角逐奧斯卡。中國果然在斜眼看國際大獎的道路上越飛越遠。
最後評價一下這些獲獎影片:在那個國民還不自信的時代,排出一部電影其實要有引導作用才對。拍文革,就要拍出文革後的反思。拍窮人,就要拍出窮人的不屈與樂觀。我是農村出生,大部分電影寫實是沒有錯的,當時的農村確實有那麼窮。但寫虛是錯的,農村從來都是生氣蓬勃的。但這些電影為了獲獎,把農村的愚昧無知,狡詐黑暗放大。而對農村的質樸,善良,樂觀,向上毫無表示。這就是這些電影獲獎,而無人看的原因。
-
4 # 右側通行為好
這問題好,在國外有人看獲大獎,在國內沒人看,不獲獎。問題來了,在國外為什麼能獲大獎?難到國內對藝術就沒有上新臺階嗎?不是吧!現在的導演為了迎合西方人的藝術或口味真是與之接軌了。回頭看看,有經典佳作嗎?過十年,二十,五十年。都是些幻燈片呀,悲。
-
5 # 畫報小羽毛
《霸王別姬》1993年該片榮獲法國戛納國際電影節最高獎項金棕櫚大獎,成為首部獲此殊榮的中國影片[2];此外這部電影還獲得了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國際影評人聯盟大獎等多項國際大獎,並且是唯一一部同時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金棕櫚大獎、美國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的華語電影[3]。1994年張國榮憑藉此片獲得第4屆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特別貢獻獎。2005年《霸王別姬》入選美國《時代週刊》評出的“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是世界影壇公認的與《臥虎藏龍》一樣華語電影代表作。國內卻沒能上映。
回覆列表
我覺得你的問題就不對,什麼叫國外得過大獎,國內就無人問津?無人問津的原因是什麼?是不是老百姓審美跟不上國際水準?沒勁,可以問問近幾年中中國產電影票房前列的多少在國際得過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