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keen觀點
-
2 # w豌豆先生w
90年代港臺的音樂曲子很多來自日本,有個誇張的說法“一箇中島美雪養活了半個港臺音樂圈”,言外之意就是說,很多朗朗上口的歌曲都是日本音樂人作曲,港臺作詞人再填詞進行演唱。具體歌單都可以去APP裡搜尋,這裡不贅述。
所以咱們從來都沒有站在高起點去做音樂,相當於從過去到現在我們一直在在慢慢學習進步。現在內地的音樂人瞭解知道的多,專業技能上越來越紮實,所以會感覺港臺音樂落寞了。但是大部分內地音樂還是“市場導向”,也就是做普通百姓聽得懂的口水歌,不管是音樂型別,還是技巧複雜度都談不上藝術性。因為做音樂的人也要生存,先養活自己再談藝術,自然是什麼歌好賣,就寫什麼歌。
我的觀點:大陸和港澳臺的音樂,沒有退步,但好作品容易被淹沒。
1.音樂在進步。主要體現在:
(1)音樂人能力提升了,時代進步,資訊爆炸,學習能力強的人能得到更多的資訊和進步的機會,會編曲的音樂人多了,編曲高手也多了。
(2)用的和絃豐富了,比如周杰倫的歌擅長用7和絃,他能A7和絃就不用A和絃,而香港四大天王時代多見A和絃,基本沒有A7和絃。再比如宋冬野為代表的民謠人,大量使用9和絃。和絃的豐富,帶來音樂形式的豐富和進步。
(3)硬體裝置先進了。用的錄音裝置,包括編曲軟體,使用的鋼琴、吉他等樂器,都比以前好,比如New Beetle樂隊,當年吉他只能買得起易劈風,而不是吉普森,RINGO STAR用的鼓也便宜,錄音棚也效果不佳。
2.為什麼時代進步了,音樂整體水平提高了,大家卻感受不到?
(2)網路傳播的便利,使很多爛大街的歌曲被動進入了我們的耳朵。這些歌很多詞有語病,編曲水平低下,採用老套的流行音樂的經典進行,如 C | F | C | F | C | Am | F | G |,很多歌手不懂樂理,也沒有專業團隊製作,這些歌創作水平不會很高。
不懂樂理,就不會對和聲進行系統的研究,難以製作出優秀的現代音樂作品。
不懂樂理,就沒有音樂理論和樂器效能以及音響學等多方面知識,沒法為一首歌曲進行較好的編配
不懂樂理,只能簡單創作一首歌曲的旋律,最多能做到主旋律流暢上口,但是,寫不出新穎的和絃、漂亮的前奏、間奏、尾奏,不能靈活運用和絃外音、節奏變化、低音進行。
歸根結底,還是全民音樂素質教育(尤其樂理)不普及,流行音樂創作甚至沒有專門的大學專業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