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通訊一小兵

    本專業問題,通訊業18年的辛苦人士,來回答這個問題。

    流量的成本首先是網路建設成本。

    網路建設成本包括如下:前期勘測成本(設計院)、工程安裝成本(工程隊)、監理費(監理)、工程督導調測費(乙方督導)、基站裝置成本(乙方)、天線成本(天線廠家)、配套裝置成本(包括電源、傳輸、機房空調、電費、場地租用費、鐵塔租用費)、基站單驗費用(乙方最佳化)、核心網成本(乙方核心網)、計費系統費用(計費廠家)、上層網管成本(綜合網管廠家)。

    網路建設成本就不算運營商自己內部的成本了,一群人的工資要開的,各個部門也挺繁瑣的。

    網路建設完事是簇最佳化和全網最佳化,這部分主要給乙方最佳化人員。

    一般一個簇大概幾十個站,區域內建設超過一定比例就要開始簇最佳化,否則新入網的基站會干擾網路執行。

    還要定期進行全網最佳化,排查整個網路的問題。

    還可能會時不時的來個專項最佳化,對網路某一方面問題集中加大力度整治。

    最討厭測試高鐵和高速了,一年我有3個月不是在高鐵上就是在高速上。

    建設完了也最佳化完了,就是維護成本了。

    包括:機房維護人員成本(需要人員定期巡檢各個機房),故障處理成本(基站或者板卡有問題需要人去處理,也要有成本),客戶維護成本(就是接電話處理使用者投訴的)、使用者投訴處理成本(有專人去處理使用者投訴),網管維護人員(網管有人監控、發現告警需要安排機房維護人員或者核心網、基站、傳輸、電源維護人員去處理)。

    維護最怕的是搶修,不光什麼天氣都得去,別說下雪下雨,下冰雹也得去。

    使用者推廣成本,這一塊算市場成本吧,推銷也要花錢啊。

    基本就是這些了,不管基站是一直在擴建,網路還要時不時的核心網擴容,軟體升級,一群破事兒,沒有閒著的時候。

    所以,流量的是有實際的成本,不是紙上的資料。不過相對來說,建設好的網路的最佳化和維護成本高一些,組網初期建設和最佳化成本高一些,就這點兒區別。

  • 2 # 極客談科技

    “網路極客”,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科技世界。

    移動、聯通的流量是有成本的。

    包括前期的建站選址成本、房屋租賃成本、裝置採購建設成本;

    後期的電費成本、人工維護成本、市場宣傳等。

    並不是一本萬利,只是前期投入較大,後期費用相對較少。

    初期投入

    從最開始的規劃設計,設計院開始進場就要產生費用;

    專案立項,裝置招標,裝置採購費用;

    組織施工,搬運材料,房屋租賃、施工費用;

    基站配套設施、裝置,空調、UPS電池、傳輸線纜等。

    後期成本

    主要涉及的就是房屋的租賃費用,每月產生的電費;

    裝置更換的備品配件,油機、UPS的保養等;

    基站最佳化、測試、宣傳的人工費用等。

    突發情況

    各地的泥石流、山體滑坡、地震災害等帶來的通訊中斷;

    確保通訊,基站搶險,快速恢復的人工和裝置費用。

    不算不知道,一算下來基站的整體投入費用確實不小。

    對於運營商流量是否一本萬利,你怎麼看?

  • 3 # 通訊小磚家

    移動、聯通、電信的流量或者打電話都是有成本的!!!!

    需要成本的內容如下:

    1、通訊裝置材料費(機房內通訊裝置、鐵塔等)(一次性費用)。

    2、基站建設佔地費(按年收費)。

    3、基站建設人工費(一次性費用)。

    4、基站執行需要的電費(24小時執行,裝置越多費用越高)

    5、基站故障維護及裝置更新費(工作人員定時巡查維護基站,故障裝置維修或更換)。

    6、後臺監控基站的系統維護及人工費(系統費用按年收費,人工費用按月收費)。

    7、基站效能最佳化人工費(按月收費)。

    8、其它費用。

    以上就是一個基站從建設到退役這一段時間的基本費用。其中裝置費用是最貴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感覺蘋果從以前的漠視中國市場到現在越來越重視,這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