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雁77

    我認為國學是文化和精神的強大或文明的昌盛,恰恰不是思想的強大,尤其是缺少哲學思想。

    國學更多是關於品德俢養的,恰恰缺少點思想,孔子的論語就很難說是哲學思想性的經典,更像是道德俢養指南,老子倒算得上是思想家,可惜只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經》,但中國的哲學思想可以說是來源於道家。戰國時的諸子百家早早式微,在獨尊儒術的思想大一統條件下,沒有思想迸發所要求的多樣化土壤,而儒學更像是一門修身養性的學問而不是一種哲學思想,國學中思想的貧乏是自然而然的了。再加上中國兩千年都奉四書五經為經典,聖人之言只能尊從,不能違逆,更不敢質疑,怎麼可能有思想的突破?宋之新儒學可以說是種發展,但遠遠不是突破,甚至有點路子越走越窄。

    到了蒙元時代的近百年更是倒退,明朝好不容易恢復中華,也有思想家的出現,但在專制皇權發展將至頂峰的時代,更有八股文之正規化,怎麼可能有自由之思想?明朝的國學更是往窄路上行走,把儒家的進取的一面都丟了,雖有幾個驚才絕豔之人才出現,但無法改變大局。

    古代中國尊聖人、奉經典的這種傳統造成思想僵化是必然的,我們是向後看倒退著走的,不說無法向前突破,反把老祖宗的東西搞丟了一些。

    而反觀西方於中國明朝時期,14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卻是思想的大解放,人性的全面復甦,是歐洲乃至世界近代的開端。還有隨之而來的宗教改革和思想啟蒙,從此西方從神的束縛中解放出人性,實現思想的大發展,大突破,從此人類對天、地、人的看法大不一樣,近代科學破土而出,西方有了思想之引領與科技之武裝,開始領先於世界。這是劃時代的大事,世界已有質的不同,從此人類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百年的成就遠超人類以前數千年的成就。

    西方思想和科技大發展、大突破時期正是中國滿清時期。滿清對中華思想文化的摧殘是不可想象的,清朝的專制集權已走上人類的頂峰,思想上更是在文字獄下如同窒息,不進而反退,知識分子都被馴為奴才,透過毀書改史,國學被閹割成太監。滿清是異族入主中原,面對強大的漢族,自信心不足,為保江山而禁錮人的頭腦與思想,把知識分子變成奴才。清修《四庫全書》毀的書比修的書還多,文字獄的興起更是讓人禁若寒蟬,給思想文化、士人風氣帶來惡劣影響。讀書作文動輒得禍,文人學士只好泯滅思想,丟掉氣節,或者死抱八股程式,背誦孔孟程朱的教誨以求科舉入仕;或者遠離敏感的學術領域,遠離現實,把全部精力用於訓詁、考據的故紙堆中。

    滿清近三百年,中國思想文化不進反退,搞得國學風骨無存,文明愚昧落後,而西方是思想與科技大發展之時代,與中國之間有了代差,有碾壓中國之優勢。中國以僵死之思想對西方現代思想,以農耕文明對現代工業文明,以愚昧落後對科技進步,以封建專制對資本主義的自由民主,我們是全面的落後,是質的差別,落後是要捱打的。

    中國近代之落後與我們奉經典、尊聖人的向後看的思想傳統有關,更與滿清的閉關鎖國、禁錮思想、摧殘文化直接相關,中華文明在滿清徹底喪失轉機。

    我們今天見到的國學很可能是面目全非的,其精髓說不定已被人選擇性的丟棄、毀滅了,但我們文明自有獨到之處,經數千年沉澱必有閃光之處。中國現代還是在思想和科技上落後於西方,由於不自信,我們把自己的國學也丟下了,使我們有知識而沒文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送茶葉”究竟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些人還會害怕被“送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