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風吹不倒的秋草

    不對,做什麼馬牛啊,都是獨生子女,就一個孩子她他們有什麼困難,做父母應該幫一把,如果有一天老人們失獨了,你就知道孩子們的珍貴了。

    不要覺得兒女養大,就享享清福了,其實這輩子就是孩子們,給我們帶來了歡樂,有些沒有孩子的家庭,到老了很孤獨,我們孩子在外地工作的,孤獨的老人,和一輩子沒有兒女的老人孤獨是不一樣的,在怎麼兒女們時不時的還來個電話呢,沒兒沒女的就不一樣了,永遠也找不到兒女們給帶來的快樂感,不是嗎?所以身體好的情況下,幫幫他她們,道是一種快樂,一種享受。

  • 2 # 綏格格

    答:對!1、其實很多兒孫私底下說:“不要大人操勞,自己都能搞定。”2、您在為兒孫忙碌時,有否想到他們不需要你這樣任勞任怨。3、現代化生活,年輕人在手機上都能解決,作為“低齡老人”請不必“自作多情”,那是吃力不討好的事。4、管理好自己的身體,健康Sunny、得體大方、生活精緻、講究衣食住行,讓孩子們放心、安心、靜心。

  • 3 # 閒看秋風999

    這句話儘管在中國當下社會中很難接受,因為華人普遍認為自己不是為了自己活著;上有老下有小,活著是為了別人。

    然而現代資本競爭的社會卻在不斷碾壓這樣的觀念——為兒孫做馬牛,並非是真正的愛他們;反而是害了孩子。

    可憐天下父母心;辛辛苦苦幾十年的積蓄全款為兒子買了一套房子;兒子結婚生子,又有幾年被孫子或者孫女“套牢”,一步都不能離開他們。

    每天就是“買菜做飯”“接送孩子上學放學”這麼兩件事;懂事的子女會交一些生活費辛苦費,自己的退休工資全額補貼。

    這是為什麼?不就是為了“完成任務”!

    社會轉型期的華人,應該多多學習借鑑發達國家的經驗;不只是西方國家年輕人獨立生活能力很強,完全不依賴父母;就連日本也是一樣,成年以後單飛。

    中國的父母不同;不僅僅“扶上馬,送一程”;而且“全程監控”,享受著“隔代親”——成年子女呢?反而成了“巨嬰”。

    其實,做父母做老人的,也要懂得“點到為止”;既不可能完全學習西方對成年子女“不聞不問”;也不可以“全程護理”。

    如果有餘力,兒子結婚買房出軌首付;女兒出嫁備一份大禮就行;今後的路怎麼走小日子怎麼過,讓子女美自己拿主意,過好過壞,眼不看為淨。

    父母插手小兩口的事,往往會增加不少矛盾,何必呢?趁著現在身體還好,有兩個退休金,走遍大江南北見見世面,偷著樂吧!

  • 4 # 天下愚者768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兒孫若有困難時,也應為其解憂愁。

    前兩句是古語,出自《增廣賢文》,基本上是對的,但不全對。後兩句是我增添的,算作狗尾續貂吧。

    作為父母,把兒孫含莘茹苦撫養成人,基本上算盡到了責任。下來的路,應由兒孫自己走。至於他們將來是享福還是受苦,那要看他們的所作所為和造化。父母犯不上再為他們做馬牛,去拼死拼活。在這時,父母也進入中老年,身體狀況大不如年青時,也應歇一歇肩,為自己的養老做一點準備了。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由於物價上漲,孩子上學,定親娶親,買車買房,醫療治病,日常開支,需錢甚多。或者遇到突發事件,兒女的壓力大,負擔重,困難多。作為父母,能幫就要幫。不能以那兩句古語作為依據,而袖手旁觀。這就是人們所看到的:農村50歲左右的人還要出外打工,60一一70歲的老人還在田間勞動的原因。當兒女負重拉車爬坡時,父母在後邊幫忙推一推,也是應該的嘛。

    不可否認,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有些啃老族。城市多一些,農村少一些:農村除了退休老人外,其他老農民錢少,沒有多少油水可啃。這些人怕苦怕累,捨不得出力流汗。他們遊手好閒,不務正業,好吃懶做。無論什麼都要靠父母。對於這種兒女,作為父母,應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果斷減少乃至斷絕其經濟來源,逼著讓他去工作,去賺錢。不能溺愛,不能老是慣著。否則,長此以往,他會越陷越深,甚至會走上偷盜、搶劫等犯罪道路。區區拙見,大家以為如何?懇請指教。

  • 5 # 紫氣東來Y

    從小就聽父母說過這句話,那時我們兄弟姊妹多,父母已經累的疲憊不堪了,不得已才冒出這句話來,可見他們有多無奈。生活的艱難,條件的苛刻,父母的確像牛馬一樣為兒女而忙碌,最終在疾病中離去。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女做馬牛”,這句俗話是有年齡限制的,也就是未成年和成年。未成年的兒童,沒有生活的能力,靠父母養活是天經地義的,此時父母應責無旁貸、義不容辭,不但要養活孩子,而且還要有質量,孩子才能正常發育和成長。成年後的孩子應該脫離對父母的依賴,獨立生活,為父母減輕負擔;而父母也要停止對孩子的溺愛,看在眼裡,想在心中,讓孩子放手去拼搏,學習真正的生活技能,這才是關愛孩子,對孩子負責的表現。

    老汪夫婦養了一個獨子,高興的不得了,把他當成心肝寶貝來呵護。為了讓兒子過得舒服,老汪從來沒有讓兒子幹過一天農活,直到兒子娶妻生子分家後依然把兒子的田地包在身上,不讓兒媳去做。幾年後,兒子生下三個孫子,這讓幾輩都是單傳的老汪更是喜出望外,高興的越做精神越好。在老汪夫婦的努力下,三個孫子由於有小夥,長得帥氣,很快結了婚,成了家,不久六個重孫便擺在了老汪夫婦的面前,喊著“祖公、祖太”要吃要喝,而此時,老汪兩口已進入八十五高齡!

    人們發現,老汪身上穿的衣服至少三四十年了,本來是青色的,而今已變成淡白色了,補丁一個摞一個;經常撿菸屁股抽,吃著粗茶淡飯,節省下來給兒子、孫子、重孫吃,人們都說,他這一輩子才是真正的給兒孫做馬牛!

    做馬牛,主要是維持宗親血緣關係,這點目的達到了,可是兒輩的教育和求生能力卻大幅度減小。老汪的子孫後代人人會喝酒,會抽菸,老汪無力為他們提供奢侈的費用,兒孫們終於走上犯罪道路,去監獄就像去趕集,一個出來一個進去,熱鬧著哩!

    對待子孫,人人都有關懷親切之情,兒孫有自己的出路,父母強制關愛,束縛了子孫的自由,閉塞了子孫的思路,依賴性增強,創造力減弱,長此下去,不要說是做馬牛,就是做機器人,也不能填子孫慾望的萬丈深淵。

  • 6 # 平安喜樂1998

    咱們細心討論一下,這句話真對嗎?老話養兒置下千畝地,養女種下萬年桑,這話的意思是有兒作有兒的計劃,有女作有女的準備!前人種樹後人承涼,天下父母反是有責任心的,沒有不為兒女子孫盡心盡力的,沒有不為兒女作牛馬的!父母就是蠟燭,就是蜜蜂。說兒孫之有兒孫福,不為兒孫空勞忙的話是不服責任的!是自私自利的表現,這句話社會上說了多少輩子了,有幾個真這麼做的?特別是現在的年輕父母,對兒女更盡心!比老一代關注兒女勝百倍。這才是人道,中華民旅千百年來也是這麼做的。接法律說兒女養到十八歲完成任務!往後任其自便,行嗎?十八歲?嘛也不會,父母撒的了手嗎?扶上馬送一程,父母是上馬石,是牽馬人!

  • 7 # 1143160127吳世金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是《增廣賢文》摘錄二十四通俗演義中第四回《堯讓舜舜讓禹總為斯民》的開篇詩:“百歲光陰似水流,道高德重把名留。兒孫自有兒孫福,莫與兒孫作遠憂”。在摘錄時,作者作了改編。

    在《增廣賢文》,由《昔時賢文》,《古今賢文》演變而來。盛傳於明朝,在流傳過程中,不斷地改編,增補,到了清朝同治年間,儒生周希陶做過重新修訂,成為正式的版本。

    古代的二十四史通俗演義,只是在文人之間傳播,影響面有限。在明朝萬曆年間,喜劇發展,流行廣,從關漢卿的《牡丹亭》裡的唱詞:“兒孫自有兒孫福,莫於兒孫爭財產”,改編成“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遠憂”。

    《增廣賢文》,作為道家兒童的啟蒙教育書籍,對經典語錄,流傳甚廣,遠遠超過了戲劇傳播。

    《增廣賢文》,摘錄的是改編後的經典語錄,歷史典故,生活哲理等內容。因為它是道家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書籍,文字通俗易懂,適合兒童誦讀,背誦。在明朝,清朝,民國初年,不僅流傳廣,而且深入人心,影響深遠。

    《增廣賢文》,不僅讀起來琅琅上口,易於記憶,而且,是人生經驗的總結。是民間創作的結晶。

    《增廣賢文》,雖然無從考察作者是誰,但是,對作者的傳說,卻是廣為流傳。

    據說作者是一個文人,被判了死刑。在處決他以前,官員惦記他是一個學識淵博的文人,產生了憐憫之心,滿足他把自己未了的心願寫下來。

    他悲憤交集,一氣呵成,寫下了《昔時賢文》。因為這本書,官員把它交給了皇上,被皇上特赦了。

    為什麼要扯這麼遠呢?是因為,我們只有瞭解了這句話的來龍去脈,才能夠把它從流行的,時髦的語言區分開來。我們才能夠從這句話的演變,深入淺出地理解這句話的的意義。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為什麼會流傳下來,成為經典,是因為它經得起歷史的檢驗。能夠起到古為今用的作用。

    對於悠久的古代文化,外國文化,我們如何去吸收呢?魯迅先生周樹人,在《拿來主義》中,給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經驗:拿過來,然後去其糟粕,吸其精華。

    “兒孫自有兒孫福”,揭示了“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的歷史發展規律。告訴人們:老一輩人,必須明白是兒孫比自己有作為,他們能夠自己去創造幸福生活。

    現實生活中,一些人存在“兒孫不如我”的意識,強迫兒孫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做,束縛了兒孫們的獨立生活能力,創造幸福的能力。出現了生活不能夠獨立的巨嬰。因為溺愛子女,不放心子女,形成了啃老一族的中年人。

    “莫為兒孫做馬牛”,理解這句話,就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啦。根據這句話演變的歷史,不同階層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做法,得到不同的結局。

    “莫為兒孫做馬牛”,這句話的含義深刻,意味深長。作為普通的老百姓,所能夠做的,一般是“像馬牛一樣,累死累活地積累財富,而自己吃的是草,擠的是奶”。另一方面,是自己人到暮年,不能夠頤養天年,而是像馬牛一樣供兒孫驅趕。就像《伏爾加河上的前夫》,驀然地望著遠方,不知道何時才有盡頭?

    “兒孫自有兒孫福”,隨著孩子們成家立業,孩子們的生活超過父母。事實勝於雄辯,潛移默化地改變了父母對子女的杞人憂天。

    “莫為兒孫做馬牛”,人們就難以做到了。俗話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唸的經。“那個人前不說人,洞口桃花也笑人”。流行的《抖音》,在自拍和拍攝的傳播過程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因此,不是這句話對與不對的問題。而是這句話之所以成為經典,是經得起歷史檢驗的。

    不管你信與不信,都在自覺或者不自覺地重複著歷史。不管你是繼承的糟粕,還是發揚光大的精華,都是歷史的延續。

    從人們住房的變遷,就不容置疑地證明了“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其中就有父母的付出,積累的財富,是微不足道的,或者是適得其反的。因為他們的做法,毀掉了兒孫的創造天賦和能力。

  • 8 # 老田ybz

    1、不能過分的操勞,過分的透支。

    作為父母有責任和義務把孩子養大成人。但不能以做牛做馬的方式去付出。子孫自有他們的福分,父母不必過分操勞﹑擔憂。有的人一生省吃儉用,總想多留點財富給自己的子孫,總怕自己的兒孫將來會生活艱難。這種沒有絲毫保留的付出,看似是愛,其實是對自己的殘忍。愛是不能過分透支的,過分的透支會使自己揹負太多,身體受不了,而且孩子未必一定能理解。因此作為父母要學會愛自己,只有自己過得好,才能有能力和精力給孩子更多的愛,才能教育出更優秀的孩子。

    2、不能過分的嬌縱,過分的溺愛,

    俗話說,慈母多敗兒,慣子如殺子。父母希望孩子好天經地義,尤其是母親對孩子往往都是無條件的寵愛甚至溺愛,沒有底線,為孩子付出所有。其實,真正愛孩子是教育他內心強大、善良。如果一味地嬌縱和弱愛,不僅孩子的生存能力逐漸被削弱,使孩子沒有能力面對困難;而且還會增加孩子的惰性,使孩子養成各種不良惡習,對孩子來說是一種極大的傷害。

    3、不能過分的掌控,過分的嚴厲。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生活方式。父母不要越俎代庖,掌控孩子的一生,讓孩子長成你所希望的模式,活成你認為的好生活。因此父母在孩子的成長中,不能過分嚴厲,這樣會讓孩子變得怯懦自卑,對孩子的身心健康有著極不好的影響。因此,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讓孩子有被關心、愛護的感受,並對孩子的想法表示尊重與理解。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4、不能過分的放手,過分的自私。

    不能以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為藉口,放棄自己應有的責任。作為一個稱職的父母不僅關心孩子的成長結果,更應關心孩子的成長過程;不能只把孩子養大,而應該在孩子迷茫時候給予指引;不僅要扶上馬,而且還要送上一程。

  • 9 # 0老三兩0

    不對!

    這句話用在唐代行,用在當代不行。

    古代人成熟早,壽命短,長子為父、長嫂為母,大帶小,小帶再小,沒成家就會當家了,老人還來不及為兒女做牛做馬,說不定就下去了。

    當代人就不行了,特別是八零後九零後的獨生子女,多是掌上明珠少爺型號的,從小到大都是過著衣來伸手、 飯來張口的“育嬰箱”生活,父母不為他們做牛做馬,難道讓他們自己做牛做馬?他們會嗎?現學也來不及啊!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牛馬”,這句話,擱古代、擱未來的時代都行,就是擱生在新中國、長在紅旗下的50後60後年代人身上不行。因為,計劃生育的國策,古代沒搞過,未來的時代也不會再搞,恰恰讓我們這代人趕上了。

    只生一個好!重擔落在我們這代人身上了,這是我們為國分憂的榮耀,也是我們的自豪。跟為國奉獻的老前輩比,我們為兒孫做牛做馬,其實,只要想通了,也沒啥大不了。

  • 10 # 我是威虎山九爺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此話是出自《增廣賢文》,是中國文化的一支脈傳。流傳至今,可算是悠久文化了。

    這句話究竟對不對,我想遠古的祖先都已經給了我們的答案,我們處在今天的時代你還有什麼理由去否認和反對呢。

    不說遠古,就我們現在,我的觀點非常明確認可這2句話是對的。不要認為同意這2句話,就說明你是個吝嗇的人,孤寒的人,不為兒孫考慮的人,非也。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已完全今非昔比,就以每個家庭近五代人為例,祖父、父親、本人、兒子、孫子。每個人從祖父輩到孫輩,看看是不是每代人的所有條件一代人比一代人都進步了,好了。然而,你再覺得做爺爺的,做父親的還要為兒孫們去做馬牛嗎?

    我以我家為例,我祖父母在解放前,生活過得如何,相信不言自明。父母是前二十年在解放前,後大半輩子在解放後,他們雖然大部分為子孫操勞,但總體比祖父母過得好。輪到自己,比祖父母、父母過得好。早期天經地義要為小孩負責,但是後來,又兒子比我們過得好,難道你還要去操他們的心嗎?你怎麼操?操得了嗎?孫子更是無任何壓力,就是一心只讀聖賢書,難道做爺爺的又還要去操孫子讀書的心?

    我們在老家有老房新房,兒子在城裡有車有房,孫子在大學唸書,過著幸福生活。

    所以,我們沒必要再為兒孫做馬牛了。真的,兒孫自有兒孫福。毛主席說過: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現在我們是該做好自己的事,在你的條件允許下,該如何考慮享受生活。六十歲後是有一天過好每一天,多過一天就是賺了一天。且行且珍惜,讓天下人都幸福。

  • 11 # 小小寶外公

    這一句割斷親情關係的,被某些有目的的人(商家、炒手)洗腦的一句話,是斷裂中華傳統美德的一句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無良無德無修養的行為顯露,有中華美德的人是會反對這一說法的。

  • 12 # 閒雲野鶴87277

    生育兒女不是娛樂,而是對社會和種族的責任,這個世界上所有動物都會養育新生兒,直到能自立生活。養育下一代最關鍵的目的是確保下一代能自立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同樣利用自己的優勢為下代籌備了鉅款財富,也不可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最大的水暖批發市場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