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3579651943569131
-
2 # 德系之最
杯弓蛇影,刻舟求劍,自相矛盾,葉公好龍
-
3 # 使用者3630460086166
像守株待兔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比如有葉公好龍這個寓言故事,還有掩耳盜鈴這個寓言故事。還有《農夫和蛇》這個寓言故事。他們都是一些教育人的故事。這些故事讀了之後,可以讓人發自肺腑的改正自己的錯誤。所以說同學們沒事的時候,要經常看一看。
-
4 # 使用者3547034850765
亡羊補牢,掩耳盜鈴,猴子撈月,猴子掰玉米
-
5 # 赤耳717
除了守株待兔以外的寓言故事:
1、掩耳盜鈴。有一人,看別人門口上掛的一鈴鐺很漂亮,害怕偷的時候被別人聽見,就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
2、買櫝還珠。買下木匣,退還了珍珠。比喻沒有眼力,取捨不當。
3、邯鄲學步。比喻生搬硬套,機械地模仿別人,不但學不到別人的長處,反而會把自己的優點和本領也丟掉。
4、塞翁失馬。比喻一時雖然受到損失,也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處,反之,得到一時的利益,或許會遭遇禍。也指壞事在一定條件下可變為好事。
5、鄭人買履。用來諷刺只信教條,不懂變通,死板恪守的人。
6、刻舟求劍。在舟上,一人的劍掉到水裡,他就拿刀在舟上刻下劍掉的位置,然後想下次再來按照刻的位置來撈劍。
7、夸父逐日。相傳在黃帝王朝的時代,夸父族其中一個首領想要把太陽摘下,放到人們的心裡面,於是就開始逐日。他口渴的時候喝乾了黃河、渭水,準備往北邊的大湖去喝水,奔於大澤路途中被渴死。他的手杖化作桃林,成為桃花園;而他的身軀化作了夸父山。
8、亡羊補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後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受損失。
9、望梅止渴。意思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會流口水,因而止渴,後比喻願望無法實現,用空想安慰自己。
10、葉公好龍。比喻口頭上說愛好某事物,實際上並不真愛好。
-
6 # yan敏敏姐
像守株待兔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哪些?狼子野心 · 芒刺在背 · 買櫝還珠 · 門可羅雀 懸樑刺股、望梅止渴、葉公好龍、坐井觀天、· 孟母三遷 · 馬首是瞻 · 毛遂自薦 · 門庭若市 · 木人石心 · 牛鼎烹雞 · 怒髮衝冠 · 鳥盡弓藏 · 南柯一夢 · 弄巧成拙 · 窮兵黷武 ·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 難兄難弟 · 南轅北轍 才高八斗 。
-
7 # 零零落落一個人
亡羊補牢 葉公好龍 唇亡齒寒
-
8 # 花間草721
類似“揠苗助長”“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的成語有;畫蛇添足、掩耳盜鈴、亡羊補牢、精衛填海、守株待兔、夸父追日、 愚公移山、朝三暮四、揠苗助長、庖丁解牛、東施效顰、望洋興嘆、- -鳴驚人、濫竽充數、買櫝還珠、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劍、南轅北轍、鷸蚌相爭、掩耳盜鈴、塞翁失馬、葉公好龍、邯鄲學步、截竿入城、望梅止渴、道邊李苦、鄭人買履
-
9 # 路過好風景
刻舟求劍,濫竽充數,掩耳盜鈴,葉公好龍 ,鷸蚌相爭,漁人得利、以管窺天,鵬程萬里、守株待兔、亡羊補牢、驚弓之鳥、杯弓蛇影、抱薪救火、自相矛盾、濫竽充數、畫龍點睛、畫蛇添足、買櫝還珠、坐井觀天,狐假虎威、杞人憂天 、以蠡測海、一孔之見 、甕天之見、盲人摸象、指鹿為馬、鶴立雞群 、塞翁失馬、兔死狐悲
-
10 # 使用者5074478127603
守株待兔這樣的故事還有掩耳盜鈴。掩耳盜鈴,是一則漢語成語,出自戰國·呂不韋等《呂氏春秋·自知》。該成語原意為捂著自己的耳朵去偷別人家的鈴鐺,後比喻自己欺騙自己,明明是掩蓋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蓋。其結構為連動式,在句子中通常作謂語、定語、狀語。
回覆列表
還有《揠苗助長》、《自相矛盾》、《鄭人買履》、《畫蛇添足》、《刻舟求劍》等。
1、《揠苗助長》
有個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華人,一天下來十分疲勞但很滿足,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可把我累壞了,我幫助禾苗長高了!”
他兒子聽說後急忙到地裡去看苗的情況,然而苗都枯萎了。
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長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以為禾苗長大沒有用處而放棄的人,就像是不給禾苗鋤草的懶漢。妄自幫助它生長的人,就像這個拔苗助長的人,不但沒有好處,反而害了它。
2、《自相矛盾》
有一個楚華人賣矛又賣盾,說他的盾堅固得很,隨便用什麼矛都戳不穿,說他的矛銳利得很,隨便什麼盾都戳的穿。有個圍觀的人問道:“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會怎麼樣”時,此人無以對答。
後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語前後不統一。也指不連貫的性格或心情。後因以喻人的語言行動前後牴觸、不相應合。
3、《鄭人買履》
從前有一個鄭華人,想去買一雙新鞋子,於是事先量了自己的腳的尺碼,然後把量好的尺碼放在自己的座位上。到了集市,卻忘了帶上尺碼。
挑好了鞋子,才發現:“我忘了帶尺碼。”就返回家中拿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散了,他最終沒有買到鞋子。
有人問:“你為什麼不用自己的腳去試試鞋子?”
他回答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
揭示了鄭人拘泥於教條心理,依賴資料的習慣。這則寓言諷刺了那些墨守成規的教條主義者,說明因循守舊,不思變通,終將一事無成。
4、《畫蛇添足》
楚國有個搞祭祀活動的人,祭祀完了以後,拿出一壺酒賞給門人們喝。門客們互相商量說:“這壺酒大家都來喝則不足夠,一個人喝則有剩餘。
我們各自在地上比賽畫蛇,先畫好的人就喝這壺酒。” 有一個人先把蛇畫好了,他拿起酒壺正要喝,卻左手拿著酒壺,右手繼續畫蛇,說:“我能夠給它畫腳。”
沒等他畫完,另一個人已把蛇畫成了,把壺搶過去說:“蛇本來是沒有腳的,你怎麼能給它畫腳呢!”然後他便把壺中的酒喝了下去。為蛇畫腳的人,最終失去了酒。
這個故事諷刺了那些做事多此一舉,反而得不償失的人。後以“畫蛇添足”比喻做多餘的事有害無益。也比喻虛構事實,無中生有。
5、《刻舟求劍》
楚國有個渡江的人,他的劍從船裡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邊上刻了個記號,說:“這兒是我的劍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了,這個楚華人從他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 船已經前進了,但是劍不會隨船前進,像這樣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比喻人的眼光未與客觀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步,不懂得根據實際情況處理問題。也比喻辦事刻板,拘泥而不知變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