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愚不可救

    留下很多影響深遠的制度,僅舉一例,行省制度!開疆拓土,成為很多“自古以來”的依據,實行殘酷的民族壓迫政策,雖奉中華文明卻是漢化程度最低的,但仍不失為中國古代正統王朝,否則明朝也不會予以承認並編修元史。

  • 2 # 大憨子822

    首先,元朝不是外來政權。是生活在中國的蒙古人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跟滿清一樣。其次,元朝雖是遊牧民族所建,但並末中斷華夏文明的香火,漢文化得以延續。

  • 3 # 艾菲爾下的眼淚

    蒙古人一直在東征西討,打下的江山很多但是守住的卻不多,往往是打下一個城池就駐一點軍隊就跑了對於文化的大一統貢獻不大,但是戰爭客觀性促進了文化交流,

  • 4 # 在世悟道

    講元朝一定得從它的主人——蒙古人的發家史說起,這裡不得不提到成吉思汗的名字。一代天驕絕非只識彎弓射大雕,他是人類有史以來屈指可數的集政治家、軍事家、組織專家和精神領袖於一身的英雄人物。他幾乎是赤手空拳在最短的時間裡統一了蒙古草原,建立了歷史上最強大的軍團,如秋風掃落葉一樣橫掃天下。當他在1227年去世時,他為後代留下了豐厚的遺產:天下無敵的軍事力量和活力四射的擴張精神。

    也許是成吉思汗的威名太過顯赫,也許是蒙古西征的洪流太過洶湧,只要是言及大元,人們總是能聯想起那地跨三大洲的輝煌,追思它的短暫。因為那些血與火的壯麗戲幕吸引住他們大多數人的目光,所以後人總是把蒙古最初的擴張史看成了元帝國的全部精華所在,文人們更是不吝惜筆墨肆意描畫蒙元征服史。

    可惜的是,民族壓迫這一致命的癥結從一開始就決定了元帝國的悲慘結局。蒙古統治者沒有順應“漢化”的歷史趨勢,他們太多的精力都浪費在享樂和防止如何被“同化”上面。草原雖然非常遼闊,卻沒有賦予“黃金家族”優秀而又遼闊的政治視野。我們看到成吉思汗帶領大軍摧城拔寨的豪邁;元英宗在“南坡之變”中身死臣亡的悲劇;輝煌大都城在明軍潮水攻勢下無可奈何的崩潰……

  • 5 # 瓦當歷史

    這要看你如何看待歷史,元朝在分裂為四大汗國前領土面積最大時到達了4000萬平方公里,其中東歐由金帳汗國所滅,中東的阿拉伯帝國(就是在恆羅斯之戰中大敗唐軍的國家)為伊爾汗國所滅,另外就是成吉思汗直系後代統治的元,主要控制中國與蒙古高原,最小的是統治中亞的察合臺汗國。四大汗國分裂前幾乎統治了歐亞大陸60%的領土和70%以上的人口。金帳汗國擴張的停止主要是第二次西征時敗於主要由日耳曼人和波蘭人及匈牙利人組成的聯軍之手。伊爾汗國滅掉阿拉伯帝國後北上敗於當時的薩拉丁政權,南下敗於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至此停止了擴張。蒙古政權存在的時間都不久,金帳汗國後被基輔羅斯和莫斯科大公國所滅,伊爾汗國則被當地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突厥人在建立奧斯曼帝國前曾經在兩河流域建立過領土龐大的塞爾柱土耳其帝國)所滅。但我認為元並不能算中國的朝代,應該說是蒙古人第一次讓我們嚐到了做亡國奴的滋味,為什麼呢?在元統治中國的90年間,除忽必烈會說少量漢語外,以後的所有元朝皇帝沒有一個會說漢語,這是蒙古人為了防止被漢民族融合所採取的策略,而且蒙古人根本不把漢人當人看,一個蒙古人殺死一個漢人,所受的刑罰僅僅手挨57個板子,而一個漢人如果殺死蒙古人,所受的刑罰就卻是遺滅九族。一個蒙古人如果看上了漢人女子,可以當街搶回,代價是向官府上稅,上繳多少東西呢?一頭驢,悲哉!元時漢人的地位也非常低下,等同於奴隸,蒙古人之下還有幾等人之分,其中色目人最高,色目人意思就是眼睛不是黑色的人,其次就是西夏党項後裔和金國統治的所有民族,其中包括金國統治下的漢人,最低一等是南宋治下的漢人。世界歷史上對元時蒙古的評價只有一句話,全人類文明公敵,可以說蒙古大軍所過之處,殘垣斷壁隨處可見。中國歷史上疆土最大的朝代廣義上講應該是唐朝,唐極盛時領土面積達到1700萬平方公里,從狹義講應該是清代,正是清代奠定了我過現在的領土,清代極盛時領土南抵海南,東到琉球,西達中亞,北抵貝爾加湖。為什麼說唐時疆域無清大呢?首先唐時,唐朝對這些邊遠地區的控制是程度很低的,且國家並不把這些土地看做是中國之領土,僅僅看做是勢力範圍,而滿清則不同,滿清時對邊疆地區的控制十分嚴密,尤其是康熙眼中的中國移動長城蒙古,控制的更加嚴密,所以才有康熙鄙視秦始皇時的意氣風發。

  • 6 # 鐵人三拳

    喜歡歷史的朋友不妨想想,在整個中國幾千年歷史故事中那一個朝代被提起的最少?我告訴你,是元朝。元朝開朝到消亡歷史約九十八年,但是其歷史影響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上卻留下了很大的影響。元朝的建立,從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們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漢文化正宗(儒家)傳承,從鐵木真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幾位皇帝和大汗統治中,他們曾經嚴酷和殘酷對待我們漢民族,到了忽必烈皇朝才開始考慮“重用”漢人做官來治理漢人這段歷史,短短几十年中,元朝讓我們漢民族第一次飽嘗“亡國”的滋味和“妥協”做漢奸的好處。自戰國以來到歷代皇朝包括唐宋二朝形成的漢民族肝膽俠義和英雄雄風為重要民族主要性格特徵,在元朝統治時期幾乎殆盡。說到底,我們漢民族在元朝短短九十八年統治中,在蒙古族鐵腕政策下生存下的漢人,懂得了自我生存其它方式方法包括投機取巧,阿諛逢迎,奴顏媚骨。假設我們把蒙古遊牧部落作為外邦異族來看待,那麼投降主義帶來的實惠和好處也就從那個時候形成,而“漢奸”罵名歷史由來也是針對元朝統治漢民族這段歷史中產生。這一段事實上真實的歷史背景,被許多現代歷史學家避開不談,或者輕描淡寫一筆帶過!今天我們許多人在批評社會上許多醜惡包括浮躁腐敗等等現象時候,卻從來沒有想到這些“基因和DNA”是從什麼時候形成的,不知道我這樣簡單的介紹是否可以提醒一些朋友去重新認識元朝?儒家思想中的敗絮加上元朝統治者的引誘和逼迫,使得我們漢民族文化中一些優秀的氣質蕩然無存或者說所剩無幾。如果你讀透了元歷史,那麼對今天我們許多社會上存在的問題和思維習慣可能會有新的一層理解和認識。文章因為一些原因關係不宜過長,不足之處請朋友們諒解。

  • 7 # 穿插游擊隊

    這個問題的答案,你可以隨口給很多個。比如成吉思汗特別偉大,蒙古人當時使用的戰術特別有效等等。但是你不覺得嗎?這些答案的說服力都稍稍差一點。

    你想,中國那麼長的歷史,北方的草原上崛起過多少英雄啊?在元朝之前,他們對農耕地區的入侵,頂多也就是打到長江流域。至於有效統治,頂多也就是到淮河流域。徹底能滅亡南方政權的,一個也沒有。五胡亂華那麼長的時間,也沒有跨過這道邊界。所以,元朝統一中國的過程中,一定發生了一些此前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我們從一個特別小的細節說起。

    元朝的創始人,鐵木真,也就是成吉思汗,他的創業起點特別低。在中國的歷代帝王中,可能也就是朱元璋比他起點還低,朱元璋是乞丐和和尚出身嘛。

    9歲的時候,鐵木真的父親就被仇人殺死了。家裡的頂樑柱就沒了。然後,一家人被本部落的人趕出去。所以,鐵木真後來的奮鬥中就沒有本部落的親戚摻和進來了。跟他一起創業的19名部下,除了他弟弟以外,都是草原上其他部落的人。還有一點也很重要,這些人宗教信仰還不一樣。鐵木真信的是薩滿教,其他人,什麼基督徒、穆斯林、佛教徒,都有。

    這說明什麼?這說明,在草原上一個勢力崛起,通常能依靠的力量,就是血緣和宗教,鐵木真一樣也沒有。

    清朝的創始人努爾哈赤的情況也很類似。1583年,他號稱是“十三副遺甲起兵”,只有13副鎧甲,意思就是他起步是很小的一個團隊。清朝後來也是成功地統一全國。

    這是不是偶然的巧合呢?鐵木真和努爾哈赤,這兩個人的這種不依靠血親、部落組建創業團隊的做法,在草原上是非常另類的。在草原上,生活那麼艱苦,家庭成員之間互相扶持,那是生死攸關的。要打天下,不靠血緣靠什麼?

    靠血緣紐帶打天下,好處是初期很容易,能夠很快開啟局面。但弊端是,成事以後,因為大家都是親戚,必然雨露均霑,好處大家分,權力也是大家共享。這樣一來,就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權力中心了。再想擴張戰果,就難了。

    努爾哈赤身上就有一個例子。他的創業團隊裡,就有他一個兄弟,叫舒爾哈齊。剛開始是得力助手,一旦有點成績了,親哥倆,就有點分庭抗禮的意思了。最後,是努爾哈赤採取了斷然手段,先是圈禁,然後殺了這個舒爾哈齊。要不能形成一個單一而且有力的權力核心,後來的事業根本做不大。

    不過話又說回來,努爾哈赤之所以能下決心這麼做,也是因為他起家的時候,沒有依靠家族的力量,殺兄弟的時候才沒有那麼多阻力。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努爾哈赤的隊伍裡有各種各樣的親戚,叔叔嬸嬸表哥堂弟一大堆,大家都對你有過一點小幫助小恩惠,他要殺兄弟的時候,說情的勸架的絡繹不絕,這個刀就舉不起來了。

    另外兩個草原英雄就很典型。遼國的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就是靠部落起家,一生都受到各個部落的族長和家族兄弟的掣肘。金朝的開國皇帝完顏阿骨打,也是靠部落起家。那他一輩子都必須要照顧本部落各個族長的利益。在這樣的力量格局下,你成為一方勢力不難,但是要想團結草原上所有的部落,成為一種橫掃天下的力量就難了;你想兵強馬壯不難,但是你要是想插手別的部落,做組織上的根本改革就難了。

    我們回頭再看鐵木真和努爾哈赤。他們沒有依靠血緣組建團隊,初期奮鬥當然很艱苦,但成事以後,反倒有條件大刀闊斧地改變原有體制,也就是把傳統的血緣社會、部落社會徹底改造成一個極有戰鬥力的軍事組織。

    這就出現了中國歷史上兩個如雷貫耳的詞:蒙古帝國的“千戶制度”和清朝的“八旗制度”。這兩個制度,名字不一樣,細節也不一樣,但是本質上是一回事。就是把草原上鬆散的部落,變成一種全新的組織,既是軍事單位,又是基層社會組織,戰鬥力大大提高。

    所以,元朝為什麼能統一中國?我們從這個角度能得出一個答案:因為草原上第一次出現了擺脫傳統血緣關係的組織樣式。這是此前的草原英雄沒有能做到的。

    那從這個角度,我們也能進一步知道,為什麼元朝和清朝能夠維持那麼大疆域的帝國的統治了。要知道,大疆域帶來的統治困難,不只是大,而是多元。如果陷在任何一種視角里面,不管是農耕本位的視角,還是草原本位的視角,都搞不定這麼複雜的帝國。

    就像鐵木真能夠跳出家族部落本位,才能統一整個草原一樣,蒙古帝國也是因為能跳出單一的文化本位,才能統治那麼大的帝國。

    你發現一個現象沒有?元朝之前,所有的統一朝代的國號,都來自於周朝的某個封國的名字或者某個地名。比如,漢朝的漢,很明顯是因為劉邦曾經被封為漢王,一個地名。後來的魏、晉、隋、唐、宋,都是這樣。這也暗示了,這個朝代是從某個地方勢力起家,然後才發展為全國性的政權的。雖然它是個統一的王朝,但是它的視角還帶有地方性的基因。

    而到了元朝,這個“元”字就不是地名了。是元世祖忽必烈從《易經》中找了一句“大哉乾元”,取了這個“元”字。你看,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它成功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和視角的限制。

    在元朝統治的過程中,這個優勢也是體現出來的。

    對於元朝,以往的歷史評價一直不太高。認為只是個轉瞬即逝的朝代,只有90年嘛,基本什麼也沒留下。其實不然,元朝的歷史作用非常大。你想,它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把草原和中原合二為一的混合政權。統治的地方不僅包括了中原農耕區和草原遊牧區,還包括了女真人起家的東北叢林和有獨特宗教的青藏高原。忽必烈同時擁有多個身份:他既是蒙古大汗,也是中原的君主,同時他還封西藏高僧八斯巴為國師。在元朝,中原和西藏的整合程度大大提高,可以說是為今天中國的版圖打下了最初的底子。

    這套邏輯,雖然元朝後來很快滅亡了,但是在清朝人手裡被髮揚光大,各個地區各種文化之間互相支援、互相牽制、環環相扣、合理巢狀,形成了一個超級穩定的結構。所以,別看元朝時間短,但是它發明的這套玩法,可支援清朝成功統治那麼大疆域將近300年。

    明白了這個邏輯,你就能看懂元朝的很多現象。比如,為什麼歧視儒生?有所謂“八娼九儒十丐”的說法嘛。因為儒生代表的觀念秩序,只適用於很小的一塊農耕地區。不用儒生,不是歧視,也不是壓制漢文化。而是這一套在元帝國的那個大邏輯裡沒有用。

    再比如,為什麼元朝那麼重視“色目人”?不是什麼種族不平等,而是因為來自西亞的色目人特別會做生意。元朝就是透過貿易把那麼大疆域聯絡起來的。

    你看,元朝,不是中國歷史的一個插曲,更不是一個外來政權對中國的奴役,它是中國自己文化基因裡自帶的草原和農耕兩種文明方式融合的新成就、新高度。 從此,中國歷史就完成了一個更高層次的整合啊。

  • 8 # 史前巨炮

    華人把我們國家和偉大的祖先和英雄,征服過他們的鉄木真當做他們的祖先和英雄,把我們對他們的殖民侵略歷史當作他們最強大的歷史。這樣一群擁有白痴一樣的歷史學家和民族又有什麼資格去抗議你們日本的歷史觀呢?又有什麼資格去杭議你們民族的英雄,當年侵略過他們的所謂甲級戰犯呢?我認為他們沒有那個資格"——蒙古國烏蘭巴托大學教授級日德里根在接受日本 NHK 訪問時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查中國移動寬頻的使用者名稱和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