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今古齊觀
-
2 # 聽從內心召喚
九宮、八卦是“五行說”的數理依據。九宮、八卦️的“五”,既代表自然數5、也代表00000、即個十百萬千萬這5個數位,也代表五宮。1、2、3、4、5、6、7、8、9這九斤自然數與五同理,此外10、11、12論宮,分屬一、二、三宮,代表的數位是11、12、13個,代表的0位是19、11、12個。古人的一、二,代表陰陽、奇偶,也代表某種運算規則(這點與現在的用法完全不同),例如30、60,也可以當做一二之用,而三十、六十(離卦、節卦)因都含5和6(5*6=30,12*5=10*6=60),因此也是五與六“互動在中”(互相制約互動在30離卦、60節卦中)的互為一二。凡執行都得靠陰陽、即奇偶才能成行。奇數為陽為動、偶數為月子為成了為顯。如果拿五當一,那麼10就是二。拿六當一,那麼12就是二。拿12方點陣圖說(見我前文),每位為1,那麼從子到亥位就是1、2、、、12,每位也可當做六,那麼子6、醜12(6x2)、寅18(6x3)、、、72(6x12)。每位當5,那麼到巳位為30、亥位為60。古人把亥位叫天門,天門的第一行是12、第二行24、三行36、四行48、五行60、六行72、七行84、八行96,九行108。72-60=12,即六(行)-5(行)=1行、七-五行=2行,八➖五行=三行、9-5=4。這個就是“五行(行動)五行(音杭)節日光”的數理意義,也是1、6,2、7,3、8,4、9,同宮的數理依據。其物理意義在於:“氣數”來源於曰的圓周運動,而一週是360度,在天門30行,紀入九的4宮,而九的4宮基數是9x4=36,把36當一、36x2=72、九的8宮當二,那麼36x10=360仍是九的4宮,總之3600、36000都是九的4宮。天地人的一切來源於日的周行,而360度正好是一個週期,即一個寒暑燥溼風的五運迴圈,也是春夏秋冬四個質變點的來歷。其數理依據就是360=60x6=90x4。所以60的節卦做用就是把再大的數都節入到一個360變迴圈中去。所以,10進位、即日10的按方數進位,即是天地人一切的來源,是成數,把十當二、那麼一就是五了,這是五行五運的來歷,而60又涵10個六,這是六氣的來歷。五運六氣實乃一氣,即日。
-
3 # 河間金棟
金棟按: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已成一般常識。自先秦《尚書·洪範》始至今成為哲學概念後,可謂是引得無數賢哲盡折腰。然世人或多疑惑,即為何是五行,而不是四行、六行等?
據藏明、孫開泰《鄒衍自然觀》考述,五行起源有六說,即起源於①原始居民的日常生活,②先民的圖騰崇拜、占卜、祭天,③先民的農業生產,④商代四方五方的觀念,⑤天上的星宿及⑥殷代的“改火”等共六種說法。並從“五行”的原始字形甲骨文、金文和《說文》中,認為“交錯、縱橫可能是‘五’的最初含義。……前行、行進可能是‘行’的最初含義。而‘五’和‘行’如果結合到一起,則有了通達四方的含義。”(《鄒衍自然觀》)
目前學界多認同胡厚宜殷墟甲骨文考證(1941年發表的論文)有“四方”“四方風”之記載,並進一步推斷商代已有“五方”(殷商乃四方之中心)觀念。但這個說法“理由勉強”(趙洪鈞《內經時代》),因為“沒有可靠的證據證明西周及以前已有五行觀念……五行觀念產生的時代亦十分難以確定,我們還是可以說,五行觀念的發生,當早於戰國中、末期以前”(謝松齡《天人象:陰陽五行學說史導論》)。但張其成《中醫五行新探》據《逸周書》五行說,“推測西周前期可能已有了‘五行’觀念”。
而卓廉士《中醫感應、術數理論鉤沉》認為,“人手上的五指,是人類認識‘五’的原始起點。……郭沫若也認為五的概念起於手指……人的手掌一掌五指,雙手則‘合五成十’……‘五’作為術數比象於五行。”
據上可知,一人有一人的五行起源,各家有各家的數字臆斷。
愚見,五行之“五”數,源於史前天文曆法十月太陽曆,即天有五行說。十月太陽曆,亦名陰陽五行歷,見於彝族十月太陽曆(陳久金《中國少數民族天文學史》、馮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劉明武《換個方法讀內經》等相關書籍有說)及中原傳世典籍如《夏小正》《管子·五行》《春秋繁露·治水(順)五行》《淮南子·天文訓》等相關典籍。
陰陽五行歷是純陽曆,即天有五行說,用木、火、土、金、水五行將一年分五季,每季七十二天分陰陽兩個月,每月三十六天,一年十個月共三百六十天,外加五至六天為過年日。一年十個月,用十天干(甲乙配木,丙丁配火,戊己配土,庚辛配金,壬癸配水)表示,其中五個陽月,用甲、丙、戊、庚、壬表示;五個陰月,用乙、丁、己、辛、癸表示。奇數為陽月,《天文訓》謂之剛月(“凡日,甲剛乙柔,丙剛丁柔,以至於癸”),彝族十月太陽曆謂之公月;偶數為陰月,《天文訓》謂之柔月,彝族十月太陽曆謂之母月。而上半年是陽年(苗族曆法謂之陽旦),下半年是陰年(苗族曆法謂之陰旦),梁代陶弘景《輔行訣》記載伊尹《湯液經》有大、小、陰、陽旦湯之方名,與此有關。
五行之“五”,即五季、五時之“五”。五行之“行”,即五季之“季”、五時之“時”,季節氣候執行變化之謂也!
-
4 # 健康科普魯大夫
五行學說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古人智慧的結晶,中醫認為,要想不得病,就要先健康,這和時下以“疾病為中心”轉為“以健康為中心”是一樣的,
中醫認為,人適應了自然不得身體上的疾病,這就是身體健康,人適應了社會,不得身體上的疾病,這就是心理健康,所以要想身心健康,就不能只是研究人體,還要研究自然,研究社會;自然包括天和地,所以中醫不止要研究人體,還要研究天,研究地,這就是我們常常聽到的“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的根源,這本是為了身心健康的需要。
在仰觀天文的時候,人們發現了太陽和月亮,太陽出來就是陽,月亮出來就是陰,而陰陽週而復始,形成完美無缺的閉環,這是陰陽理論的源頭。我們現在人知道地球自轉形成了白天和晚上,地球公轉形成了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春夏屬於陽,秋冬屬於陰。
同時發現,地球的穩定性,總是在一定的軌道上執行,不會偏離,好像有一隻大手把它固定在這個軌道上執行,古人不信邪,透過觀察發現,在圍繞太陽公轉的時候,不只有我們生存的地球,還有其他星球也時時刻刻和地球一樣,在圍繞太陽公轉,對地球產生了影響,這個影響就是有的星球想把地球吸走,有的星球想把地球排斥開,而這吸引力和排斥力形成了一個平衡,這個平衡就是維持地球繞著太陽公轉形成固定軌道的那個冥冥之力!古代人把星球不叫星球,叫星宿,所以我們才能看到那些“二十八星宿圖”等。
古人在仰觀天文的時候,發現和地球一樣繞著太陽公轉的還有其他星球,這些星球就是我們所說的八大行星,或者以前說的九大行星(把冥王星剔除了),在這八大行星當中,每個星球和每個星球之間會產生萬有引力,而萬有引力的大小和星球的質量以及星球之間的距離有關,
而對地球產生影響最大的就是離它距離最近的五顆星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而天王星和海王星以及冥王星等等對地球產生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對地球產生萬有引力影響最大的就是五顆星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五大行星,簡稱“五行”。我們現在來看一張太陽系的圖片,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等等
(還需要我們繼續探索宇宙的奧秘),因為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站在土地上腳踏實地,所以把地球的位置換成“土”的話,就會發現這個相生相剋的原因,從木星開始向離太陽近的方向走,這幾顆星球的關係,挨著的就是相生關係,就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間隔的兩個星球的關係就是相剋的關係(把中間的星球分別拉向自己的懷抱),所以說相生相剋其實最終的目的就是維持地球軌道執行的平衡。
古人的智慧是無限的,是最本源的智慧,大道至簡,從觀察而來,從實踐而來。這也是“五行學說”為什麼是“五”的原因。
-
5 # 黟靈
五行就像是生命的密碼,少一個不行,多一個無用,五個就行。
我們得以安身立命之所就是我們腳下的這方土地,無“土”我們就失去了安放肉體的依託。“土”也是孕育生命的寶囊。
水乃生命之源,無水命休矣!人無水不活,種無水不發。“水”者,生命之源泉。
靠天靠地靠自己,憑雙手豐衣足食。再好的土壤,再豐富的水源,人不動,一切歸零。開山擴土,“金”不可缺。“金”者,工具,利器也。其實也是一種精神。
人非冷血,這世界需要溫度。“火”怎能沒有?“火”者,日接地氣,萬物飽滿。
金木水火土,生命缺一不可;金木水火土,已足矣,多一無用,五行就行。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物極必反,凡事適可而止。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五行相生相剋,萬物和諧共生。
-
6 # 田恆金542
應該是古為今用的,萬年曆史,金,木,水,火,土,都是生薦地球環節,同時人類生薦生活不可缺少的五行,而五行又另外的行道,行業,行禮,行會,行政,根據材料成型機構結構合體,人的身體也形成為,五官,五臟,糧食作物為,五穀,花色為五色,所一切概念根據而來定位準確代理組合數目。
-
7 # Accord居士閒逸雅居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五行來於生活知識。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在太陽系與地球有關聯的星球,金星,木星,土星,水星,火星,看起來這些星球與五行有關係,事實上一點都沒有關係,為什麼呢?太陽系不只有這幾個星球,當然五行選中了的這幾個星球,這些星球名字是我們華人按的,也是為了配合陰陽八卦和五行推演。
中醫認為人的身體結構,是由陰陽五行組成的,每一個器官是相生相剋的,所以這個理論看起來也有道理,但人的身體並非只有個器官組成的。
人的器官的主要幾大功能,心臟,是人體的動力分配中心,肺,是人體的森林,肝臟,是人體的汙染處理廠,胃,是人體能源提練中心,這就是人體的內部功能。
人體還有外部功能,和中央處理器,人眼是視野感測器,人耳是聽覺聲音感測器,人體還有很的多功能器官,皮孔除了是味覺感測器,還是空氣轉換器,將人體內部髒森林的廢氣排出,將新鮮的空氣輸入進去。
人嘴,既可執行中央處理器大腦發出人的指令說話,還是人體胃加工廠原料的輸送工具,還兼與肺森林組成的人體生態空氣迴圈,雙系統功能,以保人體需要的足夠空氣雙迴圈,在人睡覺吋在嘴閉合下,就可依靠皮孔來轉換空氣呼吸,以保人體在休眠時,為肺森林提供空氣,為胃加工廠提供動力,保證心臟大腦才有能源動力,以保人體各器官24小吋都能工作。
當然人體還有多功能的處理器,比如生殖器官,既可排汙,又可繁殖後代。而屁股,既可排殘渣,又可排處胃加工廠故障吋,產生超大的壓力,放屁以保胃加工廠的機器裝置安全。
-
8 # 一老沈一
“五行說”之所以是“五行”,而非“一二三四行”或者“六七八九行”,這是由中國上古先民總結出的“陰陽轉圜”哲學決定的。
這種“陰陽轉圜”哲學,是無數代先民、歷經數千年的天文觀測,或曰“觀象授時”逐漸歸納而成的。
“五行說”,蘊含著極珍貴的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思想。
《史記.天官書》雲:“太史公曰:自初生民以來,世主曷嘗不歷日月星辰?及至五家、三代,紹而明之,內冠帶,外夷狄,分中國為十有二州,仰則觀象於天,俯則法類於地。天則有日月,地則有陰陽。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則有列宿,地則有州域。三光者,陰陽之精氣本在地,而聖人統理之。”
這一段譯成白話是——太史公說:自有人類以來,世間君主哪個不觀測日月星辰執行來制定曆法?到了五帝和夏商周三代,天體執行規律和觀象授時的重要性,就更被重視和發揚光大——冠帶為內,夷狄為外,使內外有別;把中原劃分為十二州;仰則對天上的星象進行觀察,俯則對地上的事物予以效法。所以,天上有日月,地上有陰陽;天上有五星,地上有五行;天上有列宿,地上有州郡。天上的日、月、星三光,是陰陽二氣精華凝聚而成;三光之氣以地為本,聖人依次而統一天地實行治理。
這說得夠清楚了。
簡單地說,地上的“五行”,是對天上“土、木、火、金、水”五個行星的“效法”,為“陰陽二氣精華”之“凝聚”。
天上的“五星”之“星”,指星宿。地上的“五行”之“行”,何意?
顏師古《漢書.五行志》注云:“謂之行者,言順天行氣。”
“五行”,就是順應“天道”而“執行”之“氣”。
這就是上古先民的“宇宙觀”和“哲學觀”——天為陽地為陰;陰陽轉圜易變,產生“二氣”;陽氣和陰氣,是萬物形成的根本,在天為“三光”在地為“五行”。
“土、木、火、金、水” 之“五行”,是古人心目中,構成世界的最基本“元素”。
《尚書.洪範》曰:“初一,曰五行”。“初”,即“最初”“開始”。
據說,《洪範》是箕子向周武王傳授的“統治大法”。其中講到了“九疇”——九個必須遵循的“法則”,排在“初始”第一位的,就是“五行”。
《洪範》又曰:“一,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
譯作白話是——第一疇,是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之特性向下溼潤,火之特性向上燃燒,木之特性可曲可直,金之特性可以鑄出各種模樣,土之特效能夠種植並收穫莊稼。向下溼潤致滷使味道為鹹,向上燃燒致焦使味道為苦,可曲可直之木其味為酸,可鑄塑的金屬傷膚就使感到苦辛,土地裡生長出來的莊稼味道則是甜美。
插上一句,戰國時期,人們講到“五行”,先後順序是“土、木、金、火、水”;漢代變成了“木、火、土、金、水”。《洪範》所講,與此皆不同,當為古人更早的認知,在春秋之前。
更早的古人,即把“五行”,看作是世界的基本元素,並且將其與“五味”聯絡在一起。
不僅如此,很早的古人,已經把“五行”,與“五色”“五聲”“五穀”“五臟”“五嗅”“五帝”“五神”“五祀”“五事”“五常”“五刑”“五畜”“五蟲”等等相聯絡了。
(凌家灘遺址出土玉版洛書)
何以如此?
這就不得不追尋到古人透過觀象授時,對“四方五位”時空統一觀的認知。
距今一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末期,發生了人類由狩獵採集向農耕種植的轉變,這就是對人類具有重大意義的“農業革命”。
中國,是世界上三個農業革命的發源地之一。
農耕,對於時令氣候有著須臾不可分離的依賴。這讓當時古人,必然轉向對觀象授時的持續高度重視。
人們晝觀日升日落,夜測月望月朔,斗轉星移,寒來暑往,特別是透過立表測影,以“二繩”之法,確定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即“四方”。
“四方”,是空間概念,但又是時間概念,即東為春,南為夏,西為秋,北為冬。
(雙墩遺址出土器物上的“八方九宮”圖)
“四方”,相對於“立表”之“中”而言,由“中”而定,於是形成了“東西南北中”的“五位”。
在古人心目中,“五位”就是“天下”,就是相對於“天圓”的“地方”。
在此基礎上,古人進一步探索,細緻到將“四方”的四個“夾角”,古稱“四維”或“四鉤”,也作為方位確定下來,也就是“東北、東南、西南、西北”,因此,加上“中央”,形成了“八方九宮”概念。
距今7000年的蚌埠雙墩遺址出土的器物,證明那個時期,古人已對“四方五位”和“八方九宮”有了嫻熟的掌握。
而距今5300年的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版洛書”,表明當時的古人,已對“八方九宮”有了“術數”化表達趨勢。
這應該是後來各類“河圖”“洛書”的淵藪。
古人以“術數”表示“四方五位”和“八方九宮”,亦與更早形成的“陰陽轉圜”哲學相配合,形成了“天數”和“地數”的觀念。
“天數”為陽,即“一三五七九”;“地數”為陰,即“二四六八十”。
《周易.繫辭上》雲:“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繫辭》說,五個天數和五個地數,在“五位”上相配,可以得出一萬一千五百二十個變化,“當萬物之數也”。
這就是古人“陰陽轉圜”哲學的基本認知和思路,也是“五行”之為“五”的初始原因——以觀象授時所確定的“四方五位”,聯絡時空季節轉換的規律,由世界上五種最基本的“物質”為代表,然後術數化,透過不同的五個陰陽之數的“相得各有合”,得出了世界上萬物的不同變化“規律”。
中央之土的君主稱黃帝,亦由此而來。這是另外的話題了。
有人說,“五行說”是戰國中期的鄒衍“發明”的,這個說法不靠譜。
“五行說”的形成,是一個漫長過程,其起源一定在新石器時期,很可能距今7000年以上。
湖北荊門戰國中期楚墓竹書《太一生水》,記載了天地陰陽宇宙觀的生成,其中已有明確的“術數”表述。
《漢書.律曆志》雲:“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勝相乘,以生小周,以乘乾坤之策,而成大周。”把《太一生水》的“術數”思想,表達得更明確而已——“五行”相生相剋,化為萬物。
-
9 # 木火雨山
混沌分太極,太極分陰陽,陰陽分四象。古人發現了前後左右四個方向,然後發現加上自己,即為5數,後來演變出五行,所以人屬土,早上醒來最先了解到的是樹木,因為小鳥會在樹上鳴叫,到了中午發現太陽太熱了,傍晚出去打獵的人都回來了,要準備吃飯了,到了晚上太冷了,連石頭上都有了水珠,即為,木,火,金,水,土。
-
10 # 閒看秋風999
我來告訴你這個"秘密"!
中華文化的秘密就藏在普普通通的數字當中;換言之,如果能夠解開這個數字密碼,那麼也就拿到了瞭解中華文化的"金鑰匙"。
五;在傳統文化中屬於"陽數",而且還正好排列在"一、三、五、七、九"中間;《易經》是這樣說的: "陰陽相交之為午"(古代的"午""五"相通) 古代的皇帝有一個別號,叫做"九五之尊"。為什麼不是九六或者九四呢"
如果你去過北京,到過天安門廣場,一定會注意到"天安門城樓"有幾個"門";正好是五個,不多不少;
如果你伸出手來,可以看到五個手指,也是不多不少! 醫院看病,有個"五官科";到了秋收季節,人們盼望著"五穀豐登";
現在的人們喜歡"六"、"八";其實古人不是這樣;六和八都是"陰",相比之下,古人更加喜歡陽;而"五"自然也就成了古人運最愛!
因此,在中華文化中慢慢就出現了"五行之說"——自然界由五種元素組成;天人感應下的人就應該是"五臟俱全"。
五,處於陽數之中位;不偏不倚又對應了"中庸",最後成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五這個字,看上去稀鬆平常,但是它包含著文化元素卻令人驚歎不已。
-
11 # 單純柳葉Jp
遠古一年分五季,兩月一季,人的居住地有五處,隨季節而移動,居住處中間的十字路叫行,四周是營房,即呂字,五行源此。
回覆列表
關於“五行”,黃帝內經裡有“五執行大論”。
從現代科學角度看,是指的勢能的趨勢。
動態勢能都會有一個盛衰過程,比如向上拋擲一個物體,會有一個↖啟動,衝擊↗,滯留→,下降↘,返回↙,五個行程節段。
這就是“五行”的含義。
現在解說五行的大多數都是,金啊、木啊、水啊、火啊、土啊,從物質方面來說。
豈不知這些都是“象”,“陰陽應象大論”也是在“象”的層面上,以象取意來闡述的。
就是“五執行大論”也沒有說出這個“五”的依據是什麼,所以被人們誤認為是唯心主義的。
經過探索發現其實不僅是五行,就是五運六氣,也還真的有數字依據,而且與勢能規律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