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方如月
-
2 # 進取五月老師
孩子的教育,離不開學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要做好家校溝通、幫助孩子共同成長的關鍵是教師。
教師是班級的組織者和管理者,做好家校溝通,有利於班級管理,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搭建家校溝通平臺,管理平臺內容,方便家校溝通。
充分利用微信或釘釘等工具溝通。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網路通訊工具十分便捷,家校溝通的方式和過去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現在大家普遍都建立了班級微信群QQ群釘釘群等等。為了避免班級群變成只是方便老師釋出各種通知,給家長提出各種要求的地方。建議老師們把校園裡發生的訊息及時地發到群裡,(最好是班級圈或QQ空間,便於儲存資料),讓家長隨時瞭解學校的情況;節假日釋出自己精心編寫的節日祝福,讓家長感受到班級的溫暖。老師把收集到的與孩子相關的各種資料,歸納整理再用其他方式釋出。比如,我的班上,我會拍攝學生晨讀照片、課前三分鐘說話影片、學生各種優秀作品等隔一段時間做成影片或美篇給家長欣賞,既讓家長了解了孩子的學習情況,你還能收穫到家長的一片讚美之聲。給家長寫信,架起一座家校相通的橋樑。
現在有個別老師與家長關係緊張,這其實就是溝通不暢造成的。我們的老師是學過教育學心理學的專業人員,在教育孩子方面比一般家長更專業。所以,我們要放下所謂師道尊嚴的架子,要主動與家長溝通。當娃娃表現優異,老師告訴家長一起分享喜閱;當娃娃出現問題,與家長一起耐心解決問題。沒有一個家長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要我們真誠地與家長溝通,也會換來家長真心以待。當老師對班級教育教學方面有什麼決策時,建議用給家長寫公開信的方式闡述自己的想法,獲得家長的支援。教師在與家長交流時,要以平等的姿態對待家長,要有親和力。避免高高在上,以免給家長造成壓迫感。不管是傳統的家長會上,還是與家長個別交流,我們談到孩子,千萬不能厚此薄彼。越是習慣差、成績差的孩子,他們的家長其實心裡很難受,我們更應該本著從為了孩子的角度出發,不要一味地指責孩子和家長,而是交流如何改變孩子,真誠地提出自己中肯的切實可行的措施。當然,遇到不負責任的家長, 老師也要敢於提醒他,必須對自己的孩子負責。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雖然需要溝通需要交流,但是不要太過頻繁,別有事無事都去找對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家長們已經透過班級平臺,能瞭解到孩子的情況,就不需要隔三差五地找老師。同樣,老師也千萬別屁大點事就去找家長,無論是誰也會反感的。孩子的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與家庭還有社會形成合力。我們老師作為專業技術人員,更應該不負育人使命,和家長一起,為孩子的成長保駕護航。
-
3 # 國民二班王易卓
老師最好不要一個勁的找家長告狀,說孩子的缺點,這樣的話家長也不愛聽,還是要稍微委婉點。這些話術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說法如下:
1上課喜歡說話【上課比較活潑積極】
2字作業做的差【交作業積極但正確率不高】
3下課愛打鬧【性格活潑好動,很有活力】
4愛搞破壞【動手能力強,有自己的想法】
5字寫的差【書寫上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6管不住自己【可以適當提高自制力】
了成績題不上去【注意學習方法】
8進步的慢【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9喜歡打人【要注意同學之間的相處】
平時的成績還可以用易查分來發布,家校溝通也能更順暢
大家好,我是綵鳳知音,一個用心在寫教育敘事的老師。
這個問題我用自己在工作中的實際案例來解答,沒有說教,沒有高深的理論,只有切實可行並且受益良深的分享:
《老師和家長溝通,反映問題是方式,不是目的。》
說實話,貝貝(化名)確實是個讓人抓急的孩子,有很多壞習慣,幾乎把她的優點掩蓋地嚴嚴實實的。
今天放學,貝貝的媽媽來學校接她回家。班上的其他同學幾乎都被家長接走了,我們便在教室裡做了一次交談。
“她以前在那個學校的時候啊,我真是怕去學校。她的老師一見到我就指著我說:‘你們家貝貝又這樣了,又那樣了……’我真是怕去學校啊!”貝貝媽媽一邊講,一邊學著以前老師的樣子,右手食指像點兵點將般在眼前比劃著。
我有些詫異,自從站在講臺以來,從來沒有看到過這樣的事,也是第一次親自聽說這樣的事。之前說聽說過老師指責家長的,但是都是道聽途說,今天是聽到了被老師指責的家長“現身說法”。
“你還好,雖然會跟我說她的不好,我卻願意聽,不像以前的老師我一看到就怕,不敢去學校。”貝貝媽媽對我說。
“哎,這孩子確實是不爭氣,太讓人操心了,而且屢教不改,想必老師也是氣得不行了才會那樣。不過我是這樣想,父母都不容易,為了子女日夜奔波,沒有父母會害自己的子女,也沒有父母會不為自己的子女著想。所以,即使孩子各種表現讓人著急,我還是會跟家長好好說,實在是不能去指責家長的。”
貝貝媽媽的話匣子便也打開了,向對朋友一樣傾述起來:
我讓她來這裡讀書,每年花那麼多錢,親戚就說你有錢有本事,供女兒讀書花那麼多錢幹什麼,女兒都是別人家的,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我為了這個事和親戚扯皮啊,吵啊,不都是為了她嗎?不是為了她以後能夠有好日子,好生活,不會受人欺負。
我總想著她是個姑娘,把好的都給她,她的衣服鞋子都是新的,弟弟都是撿別人的舊衣服穿,我自己也是捨不得買一件好衣服。都是為了讓她能多讀點書,哪怕她有一點點進步我也高興啊。
為了她讀書,跟親戚吵架,生氣,我心裡難受啊!
可是她不爭氣啊,我真是拿她沒辦法了。我知道孩子不能打多了,可是她真的把我氣得不打她不解恨,我真是沒法啊……
小西媽媽一邊說,一邊哭,抬起手擦拭著委屈、難受、無助、自責的淚水。
這是貝貝媽媽第二次哭了,上一次是她打了貝貝以後跟我說起打她的經歷,也是一邊說一邊哭。
眼前這位為了孩子不惜省吃儉用,不惜虧待小兒子,不惜與親戚爭吵的媽媽,是多麼地無助。她為了女兒,竭盡所能了,可是女兒卻讓她一再地失望,失望,直到憤怒不已,聲淚俱下。
貝貝在一旁也留下了淚水,我俯下身子對她說:“你現在知道了嗎?媽媽為了你,連弟弟都沒有新衣服穿,連她自己都捨不得吃穿。為了你,還要跟親戚吵架,不管別人怎麼說都堅持要送你上學。就是希望你能有一點點的進步啊,你可要知道媽媽的苦心和不容易啊。”
……
因為學校還安排了其他的工作,我不得不在時間點上結束我們的談話。
看著母女倆走出教室的背影,我真希望貝貝能夠有所改變,能夠成為媽媽的小棉襖,暖一暖媽媽的心,讓媽媽為她高興、為她驕傲、為她挺直腰桿。
所以,無論學生多麼讓老師生氣,也請老師們不要對孩子的家長指責教訓,也許家長背後有難言的苦衷。孩子不好,最難受的是家長,但最愛孩子的還是家長。
哪怕家長知道自己的孩子不好,但他們在聽到關於對孩子的各種指責時心裡都是不舒服的、難受的。自己辛苦養大的孩子,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是美好的,如何能接受他人總是說她不好呢?就是嘴裡不說,臉上不表現出來,心裡總是不好受的。
當然,我並不是說老師不能向家長說孩子的不足,恰恰相反,老師和家長要多溝通,發現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更要及時溝通。
但溝通的時候,不能帶情緒,更不能得理不饒人。
我們就好好地說,客觀地反映問題。
因為反映問題只是方式,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目的是為了孩子能夠改正不足,能夠養成好的習慣。如果與家長的溝通出了問題,讓家長覺得畏懼、不想面對,那能達到反映問題的目的嗎?自然是不能的,而且會加深家校之間的鴻溝,讓老師和家長之間更加不能協作,那不是對孩子的成長更不利。
我是親身經歷過的,知道一念之間便是兩個世界,兩種結果。
以前有個學生樂樂(化名),在某段時間經常“出口成髒”,罵人罵得很沒下限,甚至用惡俗的話侮辱同學的家長。
我調查清楚情況以後很生氣,把樂樂也狠狠地說教了一頓。
我拿起手機,給樂樂家長打電話,正在氣頭上的我在電話接通的嘟嘟嘟聲中連第一句話都想好了:“這孩子太過分了,竟然用惡俗的話侮辱同學的家長……”
可是,那短短的數秒,我卻突然地意識到不能帶著情緒工作,更不能劈頭蓋臉地向家長“討伐”,我的目的不是要告訴家長孩子有多可惡,而是要取得家長的協助,一起教育孩子。
在電話接通的那一刻,我調整了自己的狀態,心平氣和地與孩子家長溝通,平淡地敘述孩子身上發生的事情,並向家長提出需要他們的幫助,才能讓孩子不再惡語傷人。
這件事解決地很順利,我的工作也取得了家長的認可,直到孩子從班裡畢業我們就像朋友一樣,不但聊孩子的學習,還會時不時地聊聊家裡的事情。
若是我當時把怒氣傾瀉在電話裡,想來一定不是這樣的局面。
所以,無論孩子如何,我都知道與家長溝通的目的是教育好孩子,幫助孩子摒棄陋習,所以我都堅持著與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不指責、不嫌棄、不怒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