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伍散人2018

    1、“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有時候孩子丟三落四不是故意的,而是確實不記得了,自己也很後悔。家長可以做一個“提示本”或者“提示板”,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這樣有利於孩子出門前快速的檢查自己所要帶的物品。這樣的“提示板”最好抬頭就可以看到,提醒孩子一些注意事項,比如帶雨傘、紅領巾、練習簿等。不少家長反映這個方法很見效,如果孩子做到了有相應的物質獎勵就更好。漸漸地,出門及回家前查對應攜帶的物品會成為孩子的必修課。

    2、讓孩子自己承擔丟三落四所帶來的後果 比如,孩子已出門走到半路想起將什麼東西忘在家裡了,家長不要替他去取,讓孩子自己回去取,即使是遲到,都要讓孩子記住這個教訓。到學校了孩子發現東西忘記讓父母送過來,一次兩次可以,次數多了,父母要“狠下心”不去送,否則孩子有恃無恐,是不會真正重視這個問題的。還有不要當孩子丟掉一件東西后立即給他買一件新的,可以要求孩子幫助家裡幹家務活掙零花錢,積攢起來去買這件東西,或是出一部分錢。讓他們體驗到東西來之不易,他下次就會變得小心了。

    3、培養孩子的責任心 許多家長往往起早貪黑,接送孩子,照顧孩子生活。結果孩子作業本沒帶,責怪媽媽忘了放進書包;作業沒完成埋怨爸爸沒輔導,卻從來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過度的照顧不僅耗費了家長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剝奪了孩子獨立動手、動腦的機會,阻礙了孩子迅速成長,試想沒有什麼需要孩子負責的事情,又如何讓他們養成責任感呢?沒有責任感又如何會去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呢?其實,這就是依賴心理,治療依賴心理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使其無處可依。如果孩子知道沒有人會替他想著那些瑣碎的事,那他就不會去指望別人,而是自己去記著每一次件,以免給自己帶來太多的麻煩。所以,在人的素質中,“責任心”是極其重要的。家長要引導孩子從小就形成自理意識,養成對自己負責的習慣。家長不要幫助孩子收拾書包,應要求孩子在前一天晚上就將書包整理好,這樣第二天就不會慌亂和丟三落四了。孩子做得好了要及時鼓勵表揚。久而久之,孩子的責任感就容易培養出來。

    4、讓孩子懂得愛惜物品 家長要引導孩子懂得珍惜,知道花費另外的錢來買原有而丟失的東西是一種浪費。父母的錢來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也要養成孩子節約的習慣,這樣孩子就會更加愛惜物品,不隨便丟東西了。一件東西丟了也不要隨便就買新的,先找找、看看,確實找不到了再做打算。

    5、營造一個整潔的家庭環境 家裡的東西要放置得有條理。很多家長由於工作繁忙,家裡亂七八糟,找東西的時候總要浪費很多時間。這樣的家庭環境造就的孩子也多半是隨手亂放、隨地亂扔東西的人。只有家長做好榜樣,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才有利於孩子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可以指導孩子如何放置個人物品,並在空間上將孩子與其他人的東西分開,要求孩子用完東西要放回原處,讓他產生自我管理意識。 家長要知道,“小馬虎”並非不可救藥,只要家長多放手,培養起孩子的責任心,並採取有效的提醒措施,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有一天你就會發現,“小馬虎”長大了,您也輕鬆多了。

  • 2 # 時間煮字

    首先你給孩子打了一個標籤“和他爸爸一樣”,這是一個致命錯誤,讓孩子覺得自己的錯誤有所出處,系遺傳,不關他的事,自己可以不擔這個責任。這樣也不利於他父親權威的樹立,在孩子跟前,要樹立父母二人的威信與優點,可以找到某個優點進行互相誇讚,讓孩子感覺自己擁有優秀的父母,他必然也會走向優秀。

    二,5歲的孩子,自律意識還沒有完全形式,很多孩子在這個年齡階段都會有這個現象,這不是你兒子的個別現象,而是一個普遍現象,如果所有的孩子在5歲時就按部就班地講規矩、守紀律,我們將會失去多少成長的精彩啊!他正是因為現在的丟三落四,才體現了一個孩子應有的本性,才會讓我們父母有發展空間去和他一起去克服這些毛病,一起來體驗成長的樂趣!孩子與家長共同走向優秀與完善是一件多好的事情!

    三,自律意識要慢慢來。世上沒有一種速成的辦法讓孩子變得理性而聽話,並且做到每天記住自己需要做的事。我們大人有時候還出現忘拿鑰匙手機等現象,何必要求孩子做得完美呢?5歲正是一個良好習慣的養成期,可以透過記錄本、定鬧鐘、留言板等形式,與孩子一起嘗試進步的快樂,互相監督。讓孩子幫大家想著某件事,如交給孩子一個任務,每天出門前幫助爸爸媽媽想著帶鑰匙,如果孩子能記得,你就誇獎孩子:寶貝多虧你幫我記著,否則我就忘了!讓孩子覺得自己的作用很大,體驗到這種樂趣,以此類推,採用多個例子,讓孩子樹立起能夠自律的信心。

    孩子成長之路,充滿一切可預料和不可預料,只要父母與孩子同心,共同經歷成長、克服困難,孩子會與大人一起優秀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代企業制度,工廠夜班制度該不該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