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吊子學歷史

    五代十國是繼唐朝滅亡後出現的割據政權,是藩鎮割據的後果。如果明太祖朱元璋不殺功臣,中國也不會再次進入五代十國割據時期了。

    首先,明朝事情這些開國功臣很少能夠領兵割據一方,在地方領兵的將領朱元璋都讓諸子封王后節制;

    第二,此時明朝剛建國,而五代十國出現在一個王朝沒落的後期,唐朝末年社會矛盾尖銳,社會動亂不堪,明朝初期社會初步安定,百姓得到修養生息;

    第三,五代十國藩鎮割據時期,節度使完全掌握著地方的政治、軍事、經濟,能夠完全獨立於中央政府;

    第四,經過幾百年來中央集權制度的完善,明朝開國功臣只有領兵之權,無調兵之權,在將領任命、後勤補給等各個方面都到中央節制;

    第五,五代十國時期,中央政府已經無力控制地方政府,明朝對地方的控制得到加強。

    綜上,明朝即使朱元璋不殺功臣,也不會出現諸侯割據的情況。

  • 2 # 資深優秀磚家

    首先朱元璋殺功臣一事就疑點重重

    都說他濫殺功臣,其實大多沒有史料記載,都是些民間傳說或者野史。

    根據正史記載,魏國公徐達,洪武十八年卒,追封中山王,諡武寧;鄂國公常遇春,洪武二年卒,追封開平王,諡忠武;曹國公李文忠,洪武十七年卒,追封岐陽王,諡武靖;衛國公鄧愈,洪武十年卒,追封寧河王,諡武順;信國公湯和,洪武二十八年卒,追封東甌王,諡襄武。凡是用卒字的,都是正常死亡,不存在被殺!

    民間傳說以徐達最為荒謬,老百姓們都知道不能吃蒸鵝,朱元璋會不知道?真想殺大可隨便扣個帽子殺了,何必找個這樣拙劣的藉口!還弄的天下皆知,傻嗎?

    到朱元璋死前,開國功臣已幾乎凋零殆盡,沒幾個優秀的將領了。個別被殺的,也是因為建國後迅速腐敗!

    至於藍玉,胡惟庸都是自己作死,算不得老朱濫殺!

    退一萬步說,就算真有臣子想謀反,也要考慮實際情況,但凡國家動亂,都是因為百姓民不聊生,才會揭竿而起,或者中央權利外落,士大夫階層強勢!自上或者自下兩種形式導致國家分裂!

    而大明朝建國之初,這兩種情況都是不存在的。政治清明,老朱對百姓們愛護有加, 百姓剛經歷完戰亂,人心思定。

    將領都是跟著朱元璋打天下的泥腿子,並沒有深厚的家族影響力,所有的權利和榮耀都是老朱授予的,實在是沒有任何理由和實力反叛!就算朱元璋死了,也會安分守己的過自己的小日子!

    也許經過幾代人發展,家族勢力發展壯大了,有能力和朝廷爭一爭高下了,沒準會有哪個不肖子孫反叛,但是老朱同時代的文臣武將肯定不會!更不會出現國家分裂的情況!

  • 3 # 於左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層面來看。

    首先看看五代十國紛亂局面形成的根源,在於安史之亂摧毀了唐朝中央政權,各地節度使演變為割據一方的軍閥。唐朝滅亡之後,他們的遺毒餘酷粉墨登場,各逞其能,五十多年間,“夷夏相蹂,兵連亂結”,直到北宋建立。

    再看明朝,元末天下大亂,朱元璋在群雄當中脫穎而出,君臨天下。經過三十多年的強力經營,嚴刑峻法,澄清吏治,宮闈清肅,武定禍亂,文致太平。雖然也有殘元勢力盤踞北方,西南和東南的形勢也不太穩定,但中央政權本身足夠穩定和強大,有力量應對任何挑戰者。朱元璋死後出現的燕王朱棣的問題,從本質上來說,是統治核心內部的權力爭奪。所以,這個時期,不存在五代十國那種紛亂的現實條件。

    其次,再看看朱元璋誅殺功臣的問題。

    朱元璋利用各種大案誅殺功臣,可以確定的一些,比如涼國公藍玉、潁國公傅友德、宋國公馮勝、吉安侯陸仲亨、延安侯唐勝宗、平涼侯費聚、南雄侯趙庸、滎陽侯鄭遇春、宜春侯黃彬、河南侯陸聚、定遠侯王弼、鶴慶侯張翼、普定侯陳桓、景川侯曹震、舳艫侯硃壽、會寧侯張溫、東莞伯何榮、江夏侯周德興、靖寧侯葉升等人。

    而徐達、常遇春、鄧愈、湯和等功臣死在朱元璋之前,但鄧愈的兒子鄧鎮被殺,湯和的兒子也沒有襲爵。所以,功臣的後代真正能夠襲爵的人非常少。

    造成這樣的局面,有些功臣是罪有應得,但冤枉的人也不在少數。朱元璋誅殺這些功臣,有政治的考慮,也有經濟的考慮。國家的資源有限,朱元璋又有一大幫兒孫要封國,兒子們不斷成熟,完全可以取代公侯們的職能。從記載來看,朱元璋晚年時,許多時候是直接由親王掛帥出征,取代了公侯。

    誅殺這些功臣,並不是害怕他們搞事情。朱元璋和劉基設計的軍制,把軍隊和高階軍將分離開,公侯沒有自己的子弟兵,就算他們有異心,而且沒被朱元璋殺掉,也很難搞出大事。

    所以,即便朱元璋不殺功臣,在他死後也不會進入另一個五代十國。

  • 4 # 林子說歷史

    五代十國是歷史上,少有的大亂世之一。朱元璋是明朝開國之君,人稱明太祖。

    朱元璋以一介布衣最後榮登帝位,是有真本事的。他手下的文臣武將,也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然他在一統天下後,曾大肆誅殺功臣。假如他不曾殺功臣,我認為中國依然,不會進入另一個五代十國。有三種因素在起作用:

    ①藩王勢大

    ②建文文弱

    一、藩王勢大

    在建文帝削藩之前,藩王勢力強大。假設朱元璋生前沒殺功臣,在朱元璋去世後。在作亂方面最有號招力、也有現成的勢力、也最容易成功的,只有潘王。

    功臣雖然也能力高超,但當時的藩王也是多被誇為善戰的。可見當時的藩王,都是比較有能力的。

    所以朱元璋不殺功臣,中國也不會進入又一個五代十國。

    二、建文文弱

    朱元璋去世後,建文帝繼位。建文帝是個文弱書生,並不是明君。這點在他上位後,施行的政策、武略、用人上,就可看出。

    若朱元璋真沒殺功臣,在建文朝有可能在削藩時,很容易削藩成功。畢竟這些文武大臣,能輔佐朱元璋開國,能力是一等一的。

    只需把這些人往那一擺,藩王勢大,也不敢輕易找建文帝的麻煩。就算藩王如正史一般,最後真起兵了。建立帝雖然文弱,但憑這些人的能力加當時國力,拍死起兵的藩王也很容易。

    所以朱元璋不殺功臣,中國也不會進入另一個五代十國。

    三、有朱棣這根保險絲

    現代人都知道,朱棣後來起兵了。成功之後做了很多事兒,如遷都、爭蒙古、修書、下西洋等,可謂是當之無愧的明君。

    想來唐太宗也不過如此吧。歷史上假設朱元璋沒殺功臣。建文帝把大明朝玩兒脫了,有朱棣這根有號召力的皇家保險絲,那些功臣也反不了天去。

    功臣雖然能力強,但畢竟不是朱元璋的後代。大明朝威加海內幾十年,根基己成,又有朱棣這樣的人。所以也到不了另一個五代十國。

    綜上所述朱元璋如果不殺功臣,因為有藩王勢大、建文文弱、有朱棣這根保險絲,這些因素的存在。中國依然不會進入,另一個五代十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執業藥師考試成績出來時候需要資格複審,沒弄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