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凌煙閣論史
-
2 # 孟子厚
中國是一個善於制度創新的國家。
封建制度從夏王朝或者更早開始,延續了幾千年。到秦始皇結束。建立了郡縣制國家。
郡縣制延續了兩千多年,一直到今天。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或許依然採取郡縣制的方式。
郡縣制其實就是省市分級管理的制度。
那麼沒有創新嗎?有的。大的框架沒有改變,但是政治改革每天都在進行。歷朝歷代都如此。
而歐美的政治制度,二戰以後沒有創新,幾十年沒有改革。這才是故步自封的制度。
-
3 # 茶小寳
根本的原因,是因為中國有一塊非常適合皇權政治和農耕經濟的土壤。而皇權政治和農耕經濟,恰好是封建制度最重要的標誌。
中國這一塊土地很大,又相對封閉。這樣的地形特點。使得中國不容易被外來的民族給摧毀,因而能保持穩定。
另外,中國內部複雜的地形條件,更加使得中國古代只能實行皇權政治,才能夠保持相對的平穩。如果皇權政治不強大,中國就會陷入四分五裂之中,征戰不斷。當然了,這樣的征戰也不會延續太長的時間。因為征戰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再一次統一,是為了建立更加強大的皇權政治。
有了皇權政治的保證,中國古代因此能夠保持一種比較平穩的狀態。
中國絕大部分地域處在亞熱帶地區,氣候時宜,土地肥沃。這樣的地域,讓中國非常適合農耕經濟的發展。
農耕經濟是一種自給自足的經濟,它可以不與外界交流。自己的生產,能滿足自己的需要。只要國家平穩,不發生戰爭;只要風調雨順,不遇到各種自然災害,老百姓就能夠在這塊土地上安居樂業。
就算遇到了戰爭和自然災害,在透過內部的調整以後,農耕經濟又會恢復起來。總之,在這塊土地上,沒有外力的影響,絕對不會出現農耕經濟崩潰的情況。
中國近代史上,如果不是遇到外國列強的入侵。那麼,中國的封建社會,還會繼續延續下去。這樣的情況,還不知道要再延續多少年。
只不過,因為列強的入侵,再加上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國才被迫結束封建時代,走向了另一種新的社會形態。
回覆列表
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社會生產力沒有重大進步,因此,作為生產關係的社會制度也就一直能維持。
鐵器和牛耕在春秋戰國時期逐漸普及,逐漸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最後漢朝把儒家制度定於一尊,形成大一統格局。之後的中國,在大一統和分裂之間來回搖擺,基本上統分各半。
但無論中國是大一統格局,還是列國林立的格局,他們執行的制度都是差不多的,大同小異,只有細節的豐富、程度的調節、新情況的適應,而絕沒有對封建制度的顛覆。“百代皆行秦政法”,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究其原因,根本還在於:生產力沒有發生重大進步,因此適合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係---即社會制度---也就沒有改變。這就是中國封建制度能維持幾千年的最根本原因。
像鐵器與牛耕這種生產方式,在中國社會持續存在了2000多年,一直持續到上個世紀80年代。這兩千多年裡,生產力停滯,只有週期性的社會危機,最終改朝換代而已,制度不需要變。
其他的原因,諸如文化、習俗、統治者馭民有方、統治者給人民洗腦、農耕的生活方式,等等,全部都是生產力沒有進步這個因素的派生因素。是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了文化、習俗、生活方式等等,而不是其他因素。
生產力大發展之後,人們才有各種進步與提高的手段;今天即使是美國那樣的國家,也無法透過洗腦而把一套方式植入人民的頭腦中,人人都會有自己的判斷。
因此,中國生產力水平2000多年沒有大的發展,這讓封建制度能一直維持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