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問相聲界柳活誰第一,基本上沒啥爭議,十個有八個會投給侯寶林,另外兩個候選票給劉文亨或者孫少林。
侯寶林的柳活未必能夠神還原模仿物件,而且未必是戲曲領域最專業的水平,但絕對是最適合相聲表演的學唱。侯大師的嗓音條件極佳,另外他跟顏澤甫學過京劇,有相當好的底子,而且侯大師能夠靠唱出哏,並且有自己獨樹一幟的學唱理論。
學唱,第一句非像不可,不然你學他幹嘛。第二句就可以不像了,因為我們是相聲演員嘛。第三句就不能像了,再像人家聽你幹嘛。
簡單來說,侯大師的境界比學什麼像什麼更高一級,那就是比原唱還更適合相聲表演。這也是獨特天賦+後天努力+極高悟性綜合的結果,是其他同行望塵莫及的,所以才有天下第一柳的美譽。
其他嗓子條件好的劉文亨孫少林,他們基本上停留在學什麼像什麼的階段,而且劉文亨對於學得像非常執著,他曾經說過“我在臺上學馬連良,不能做到十分像,至少也要七八分,否則萬一觀眾沒聽過馬連良,覺得馬先生就這種水平,那會砸了人家招牌”。劉先生這種精神是很難能可貴的,但過於追求唱得好,而不是服務於相聲包袱,所以比侯大師還是要低一檔。
而有獨特韻味的常寶霆魏文亮師勝傑馬志明等,屬於有天賦而且後天下了功夫,學得不太像但也非常驚豔,而且有特色俏皮也耐聽。
再低一等級就是下了功夫而且學得中規中矩,偶爾也能有叫好的衝動,但先天條件限制,所以大部分時候不盡人意,代表人物是侯耀文,當然侯耀文也不算條件特別次,只不過他拿來參照的物件是巔峰檔,所以隔著十幾條街看爸爸,水平就被拉低了。另外李金斗、馬季也屬於這個段位。
還有一種就是他一張嘴你著覺得沒啥毛病,但也完全聽不出好來,于謙就屬於這個水平。
最低等級就是無論學唱什麼,都會被捲入到自己專長的領域,而且唱什麼都靠嗓子硬頂,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韻味美感全不要,就是為了飆高音而飆高音,比如萬唱歸梆的某人,以及學什麼都帶評戲味兒的某人。
以上說的是柳活,而腿子活並不等同於柳活,柳活是要分包趕角,而且要演繹一段戲曲劇情的節目,代表作品是《汾河灣》《黃鶴樓》《竇公訓女》等。
腿子活並不完全看你嗓子多好,學得像不像也並不決定水平高低,重點是看演員的角色塑造能力,以及對劇情的掌控力。舉個簡單的例子,馬三立是出了名的不能唱,但他的腿子活《黃鶴樓》屬於行業巔峰一級,就連侯大師看了馬老的版本之後,也表示這塊活已然演到頭了。
說白了,腿子活比單純的柳活要難得多,單純的柳活類節目,比如《雜學唱》《戲曲與方言》等,只要嗓子夠脆就能演出七八分效果,如果有專業背景的話,那就可以衝擊九分以上。但腿子活需要演員有高度的舞臺技藝,對於角色塑造要有戲劇演員一檔的實力,否則在頻繁的跳出跳入時,就會把觀眾情緒帶跑偏,整場看下來就是個莫名其妙。
當然腿子活的這種要求,也需要觀眾有專業素養,能夠自主評判演員技藝的高低。假如觀眾本來就是血外行,或者就是為了看偶像追星去的,那麼即使演員喝大了上臺,跟瘋子一樣瞎幾把演,邏輯跟劇情全都扔掉,從頭泥到尾,但最後也能被營銷號跟粉絲吹上天,比如某人的醉酒版汾河灣,那就是糟粕界的藝術精品。
侯寶林說的段子“戲曲與方言”,其柳活大跌水準,尤如“雞學鴨叫,母雞學打鳴”比今天的姜昆在今年春晚的表演還要差!老藝人並不一定對藝術認真負責追求完美的。
如果是問相聲界柳活誰第一,基本上沒啥爭議,十個有八個會投給侯寶林,另外兩個候選票給劉文亨或者孫少林。
侯寶林的柳活未必能夠神還原模仿物件,而且未必是戲曲領域最專業的水平,但絕對是最適合相聲表演的學唱。侯大師的嗓音條件極佳,另外他跟顏澤甫學過京劇,有相當好的底子,而且侯大師能夠靠唱出哏,並且有自己獨樹一幟的學唱理論。
學唱,第一句非像不可,不然你學他幹嘛。第二句就可以不像了,因為我們是相聲演員嘛。第三句就不能像了,再像人家聽你幹嘛。
簡單來說,侯大師的境界比學什麼像什麼更高一級,那就是比原唱還更適合相聲表演。這也是獨特天賦+後天努力+極高悟性綜合的結果,是其他同行望塵莫及的,所以才有天下第一柳的美譽。
其他嗓子條件好的劉文亨孫少林,他們基本上停留在學什麼像什麼的階段,而且劉文亨對於學得像非常執著,他曾經說過“我在臺上學馬連良,不能做到十分像,至少也要七八分,否則萬一觀眾沒聽過馬連良,覺得馬先生就這種水平,那會砸了人家招牌”。劉先生這種精神是很難能可貴的,但過於追求唱得好,而不是服務於相聲包袱,所以比侯大師還是要低一檔。
而有獨特韻味的常寶霆魏文亮師勝傑馬志明等,屬於有天賦而且後天下了功夫,學得不太像但也非常驚豔,而且有特色俏皮也耐聽。
再低一等級就是下了功夫而且學得中規中矩,偶爾也能有叫好的衝動,但先天條件限制,所以大部分時候不盡人意,代表人物是侯耀文,當然侯耀文也不算條件特別次,只不過他拿來參照的物件是巔峰檔,所以隔著十幾條街看爸爸,水平就被拉低了。另外李金斗、馬季也屬於這個段位。
還有一種就是他一張嘴你著覺得沒啥毛病,但也完全聽不出好來,于謙就屬於這個水平。
最低等級就是無論學唱什麼,都會被捲入到自己專長的領域,而且唱什麼都靠嗓子硬頂,一點技術含量都沒有,韻味美感全不要,就是為了飆高音而飆高音,比如萬唱歸梆的某人,以及學什麼都帶評戲味兒的某人。
以上說的是柳活,而腿子活並不等同於柳活,柳活是要分包趕角,而且要演繹一段戲曲劇情的節目,代表作品是《汾河灣》《黃鶴樓》《竇公訓女》等。
腿子活並不完全看你嗓子多好,學得像不像也並不決定水平高低,重點是看演員的角色塑造能力,以及對劇情的掌控力。舉個簡單的例子,馬三立是出了名的不能唱,但他的腿子活《黃鶴樓》屬於行業巔峰一級,就連侯大師看了馬老的版本之後,也表示這塊活已然演到頭了。
說白了,腿子活比單純的柳活要難得多,單純的柳活類節目,比如《雜學唱》《戲曲與方言》等,只要嗓子夠脆就能演出七八分效果,如果有專業背景的話,那就可以衝擊九分以上。但腿子活需要演員有高度的舞臺技藝,對於角色塑造要有戲劇演員一檔的實力,否則在頻繁的跳出跳入時,就會把觀眾情緒帶跑偏,整場看下來就是個莫名其妙。
當然腿子活的這種要求,也需要觀眾有專業素養,能夠自主評判演員技藝的高低。假如觀眾本來就是血外行,或者就是為了看偶像追星去的,那麼即使演員喝大了上臺,跟瘋子一樣瞎幾把演,邏輯跟劇情全都扔掉,從頭泥到尾,但最後也能被營銷號跟粉絲吹上天,比如某人的醉酒版汾河灣,那就是糟粕界的藝術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