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乒乓雜誌

    題主的問題存在一個隱形前提,即加入日本國籍的乒乓球運動員不應該高調。實際上題主的提問反映了許多華人在觀看體育比賽時折射出的一種常見心態:從民族視角評判現代體育運動以及運動員。這樣的例子屢見不鮮,前中國選手何智麗(後改名為小山智麗)在亞運會上代表日本戰勝鄧亞萍獲得女單冠軍時,發出“呦西呦西”的吶喊聲令華人視其為叛徒;2008年北京奧運會女排半決賽中,當時遠赴美國擔任女排主教練的“鐵榔頭”郎平率領年輕的美國女排戰勝了中國女排之後,也引來了一片罵聲;2008年中國選手李娜在女單半決賽對陣薩芬娜時用英語向現場喧鬧的觀眾喊出“shut up”後,用英文斥責本國觀眾的舉止被大量網友批評;2010年莫斯科世乒賽女團決賽,前北京女乒主教練周樹森率領由前中國選手馮天薇、王越古、李佳薇、孫蓓蓓、於夢雨組成的新加坡女隊戰勝了中國女乒奪得考比倫杯之後招致了大量非議。事實上這些都是在體育語境下強行施加民族意識的做法。

    對於海外兵團率領其他協會取得的成就,華人往往難以釋懷,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在乒乓球行業,“海外兵團”這個群體則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一方面因為乒乓球是中國的國球,另一方面華人才豐富,如張本智和、王銳等人,在國內的運動員和教練員階層中很難取得成功。對於“海外兵團”中的許多成員來說,出國打球或者執教很多時候是在國內競爭激烈的情況的無奈之舉,試想在中國男乒一個不滿14週歲的選手參加世乒賽單打幾乎是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中國隊水平太高,競爭太過激烈。對於海外兵團的態度,我們可以援引正如當年央視《新聞週刊》對馮天薇的評價:“海外兵團”在多年之前,還是讓華人內心很糾結的一個概念,然而現在它已經不是大問題了,其實這是一種進步,從這個角度看,馮天薇們已經比前輩們幸福多了。付出的汗水終於得到了回報,而更多的自信,也將支撐她們更大的夢想。對於這一切,我們除了祝賀,或許並不需要有別的聲音。

    當然對於慣於低調的中國球迷來說,我們可以不忿日本某些運動員賽場上的高調作風,但我們不需要將這些與其加入日本國籍扯上關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日本導演巖井俊二的經典電影《情書》將翻拍中國版,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