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圓滾滾的鮑小胖
-
2 # 慕容曉春
有點矯枉過正了
關於京劇作為中國文化的代表,在小學教育中有所體現是對的,但是進校園,就有點過了。
作為中國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京劇,確實應該從小讓孩子瞭解,熟悉,體會,介入。不過它應該作為國學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單一的京劇進校園有點不合適。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除去現在的京劇還有很多,包括詩書禮樂等,都是,要是單一讓京劇進入校園,那這些東西怎麼辦?
還有,傳統文化還有一個與時俱進的問題,傳統文化與時俱進很大程度才能保持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如果一味的填鴨式的教育,恐怕事與願違
-
3 # 世界文化介紹人趙莉萍
我十分歡喜。同時十分震驚。為何中國的國粹進校園會引起如此大的風波。
在當今的大城市裡,許多孩子都被父母逼著學習鋼琴,小提琴,芭蕾舞等西方的藝術。現在好像是個人就會一樣西方樂器。可提到我們國家自己的藝術方式,一方面自豪地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而另一方面卻看不起被外國藝術家視為絕技的京劇。有些地方劇已經快滅絕了。例如評劇,山東的徐劇。黃梅戲最近也幾乎聽不到了。
我女兒在國外長大。有一年放寒假的時候,我帶她和我的日本朋友一家人去北京的湖北會館看了《霸王別姬》。她們都很喜歡。我女兒說,媽媽,我下次還想看。但後來就漲價了。(因為我看的時候是會館修復工程以前。)就沒有後來了。並不是她不想看,而是因為現在票友太多了。不好買票了。也太貴了。
在荷蘭的學校裡,有自己國家的藝術家的必修課程。從學前班(4歲)開始,每年都必須去一個博物館。如,國立博物館、梵高美術館、毛利茨王立美術館、倫勃朗故居等。館中有專門的講解員分別為小學生和中學高中生講解。都是免費的。
所以,我建議,不僅是京劇,國畫也應該放到教學大綱裡來。也許有些家長反對。但這是培養孩子教養和修養的重要組成部分。當你的孩子成功時,這些東西是非常有用的。因為,他所在的人群之中,有許多人不僅僅知道唐詩宋詞,他們還知道許多你不知道的精神維他命。自學是堅持不下來的。大家一起學,孩子就會感興趣了。
-
4 # m踏月而來
對於京劇進校園,本人採取支援態度,孩子從小應瞭解些京劇方面的知識。
透過劇情可以瞭解中國的歷史文化;
透過形體訓練可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透過演唱可瞭解唱詞中的文化內涵和演唱的發音方法;
特別是;京劇唱、念發音中,有很多“尖、團”字,“上口”字,十三轍等知識,是在其他書本上學不到的。
回覆列表
對於京劇進中小學校園,讓我們的京劇國粹和孩子們拉進距離,我持贊同意見,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舉動。京劇,是我們國家的國粹,是是中國五大戲曲劇種之一,京劇自清代乾隆時期興起不斷延續至今,京劇走遍世界各地,成為介紹、傳播中國傳統藝術文化的重要媒介。分佈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全過各地。
現在的中小學生從小接觸到的就是動畫片,遊戲,電視劇之類的東西,認為京劇不好聽,聽了也聽不懂,談起中國國粹,可謂是一竅不通,如果任由下去,中國的國粹只會逐漸消亡,所以讓京劇進入中小學校園這一舉動,無疑是好的舉動,可以讓更多的中小學生從小了解中國國粹,形成保護並延續發展國粹的意識。另外在讓學生們學習國粹的同時,可以選擇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學習方法,這樣學生們會更容易接受並喜愛上這個東西。
記得小時候父母總會在星期日的晚上看梨園春節目,我看不到自己喜歡的節目,也就只能和他們一起看,那時候的自己什麼都不懂,覺得老沒意思了,就覺得這都唱的是什麼東西啊,我什麼都聽不懂,後來在每次看完節目後,父母都會給我講每段戲劇其中的典故,慢慢的我喜歡上了戲劇,覺得戲劇這個東西真的很有意思。
所以如果沒有人去給學生們講京劇,就不會有人去了解它,知曉它背後的故事,被它背後的故事所吸引。中華之國粹,應由新一代的我們繼續將它傳播下去。所以讓京劇走進校園,讓學生們瞭解京劇這一舉動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這樣,學生們才會慢慢了解京劇,並逐漸喜歡上京劇,這樣才能將它傳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