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Fandy

    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既不對也對。

    鳳凰衛視採訪這位校長的時候,現場的嘉賓一片責罵聲。而深度瞭解這位校長,他幾十年如一日,愛護師生盡職盡責,是一位毫無爭議的好校長。

    之所以在地震的時候,第一時間去救老母親,是因為他覺得師生有自救的能力,而母親腿腳不便不能自救。幾十年來,他的心思一直放在工作上,對母親盡孝不夠。在生死的關頭,他遵從自己的內心,去救母親,放棄大義。

    現場的嘉賓開始理解這位校長,責罵,也變成了支援。但仔細想一想,不管他多麼善,他內心的“私”,一直存在。這算不算惡呢?

    另外,虎毒尚不食子,天大的惡人臨終也有善言。這算不算善呢?

    其實對於一個人來說,善惡同體。不管是人之初,還是人之終,善和惡一直存在。好人或者壞人,就看你是一念思善還是思惡了。

    說它對,是因為我們要倡導善行善舉。

    正因為善惡並存於我們心中,就像Sunny和黑暗並存於地球。我們才要脫離黑暗,追求光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禪宗有一則公案,一位帶兵的武將問禪師,何為“黑風飄墮羅剎國土”。禪師不屑地看他一眼,說:憑你,也配問這一句話?武將位高權重,哪受得這般氣。一怒之下,拔出佩刀。禪師這時告訴他:“這就是黑風飄墮羅剎國土”。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善與惡,也就在一念之間。

    正因為惡比善更容易出現,壞習氣容易沾染,好習慣難以養成。所以我們要大力的倡導善,用Sunny照遍黑暗。

    總結一句話: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是一種智慧,更需要我們身體力行,一生堅持。

  • 2 # 欽差達人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已經根深蒂固的教育了無數代人。這句話本身就很實際,人在生下來是一張白紙,沒有善惡之念,沒有慾望,沒有對錯。是後天的環境和經歷,讓人產生的變化。

    做為感情動物,人都有兩面性,關鍵是要自控能力。常言道:善惡一念之間,自我約束能力強,就不會被左右。給自己定下底線,是每個人的人生定位。

    所處的位置不同,造成了看問題的高度不同,對待問題的理解也不同。儘管這樣,只要心存善念,心繫蒼生,即便做一個平凡的人,也一樣會流芳百世,讓後人敬仰。

  • 3 # 瓏思格物

    人之初性本善,出自中國古典兒童蒙學名著《三字經》。

    中華文明、自古以來,名著如浩瀚的海洋,但是稱得上“經典”的卻寥若晨星。而諸多的蒙學名著中,也只有三字經,稱“經”。

    《三字經》初著傳說為宋朝王應麟,明、清代人(如清代康熙年間王相與近代大學問家章太炎)多認定作者是王應麟。其次,從文風看,王應麟的其他著作也多三字句,幾年前,在鄞州還出土了王應麟用“三字經”句式作結尾撰寫的廟記。

    宋朝是中國歷史上社會生活(包括教育)高度發達的時代、其人文領域在彼時的全世界也是首屈一指的。如果沒有資格稱經的著作,不會以經典的名稱傳世。所以請相信,《三字經》是經過歷史考驗的名副其實的蒙學經典。

    再來說經典第一句。華人熟悉的經典,如《論語》,“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直奔“教育家”身份的孔聖人的主要身份和業務,利益無數學子。將學與習同一寸寸的光陰相融合,學如初出之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鼓勵了歷代的學子含辛茹苦,不輟進步。論語首句可謂是平時有力,彷彿孔聖師殷殷期盼的眼神,暖暖的關照著莘莘學子。

    再如經典《老子》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亦有作: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當真玄之又玄!竟也是十分的深刻和切題。令人對無名的大道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再看三字經首句,人之初性本善,這句話可以單獨拿出來說嗎?

    其實,完整的首句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故而不能分拆單獨去說。

    翻譯一下就是,人之初始,本性善良,本性相近,差異的只是習慣習氣;引申的解釋就是,人與人的差異、差距是後天環境、以及養成的習慣造成的;包括人們身份的尊卑貴賤,見識的多寡,待人接物的習慣,喜怒哀樂的傾向...等。由於這些差異,造成了人們之間的不平等,矛盾由此產生。即使這樣,並非是說有一方的本性就是惡的,善良的人性從未改變。如何才能縮小人們之間的差距呢?才能減少人們的矛盾呢?才能將人的善良本質發揮出來呢?

    ——這就引出了《三字經》的第一段主旨:苟不教、性乃遷。只有透過教育,才能實現以上。

    所以、第一段實際是寫給教育者聽的,讓為人師表的老師,要堅信教育的力量,要堅信學習中的孩子的善良的本質;對於受教育者的差異和偶爾的不良、不要想到放棄;同時也是鞭策,如果一個孩子最後卻是性情表現為惡,教育者難逃其咎!因為性乃遷是因苟不教造成的,當然,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學校教育,還有社會的教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並非易事!

    專指學校教育的話,如何教呢?——教之道、貴以專...後面則是舉例……

    此係後話、關於本題回答完畢。

  • 4 # 自在熊貓lD

    人之初,真的性本善嗎?

    這句話我只偏面地說明一點點理由,在三字經裡面他有他的真實道理,任何人顛覆不了的。我的觀點是素不相識的人初始見面也是叫人之初,在一日至半月或一年至半年的時間內是性本善。只能說人一出生是性本善,從生到生活中有善惡之分。

  • 5 # 張臨青

    謝邀請,人出生的人侯什麼都不懂只吃奶,吃飽了尿,拉,自已什麼都不知道,但是越長大思想越複雜,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的教育,家庭環境的影響,所交往的同學,朋友,的生活習慣及言行,決定這個人的個性,在不斷成長的過程中,所接觸的人和事,及文化差異,不斷改變人的修養和素質,比如遇到的老師同學,平時言談舉至,所表現出一個是否大度,寬容,做事是否公正等影響,比如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什麼挫折後,老師是怎樣教育的,父母是如果誘導的,周圍要好的同學,朋友是如何幫助的,自已有沒有能力處理所遇到的這件事,這就是說,平時交往的人有修養,有素質,父母親慈祥和善,說話講道理,一生勤勞,誠懇,講信譽,講文明,這個孩子就是一個規規距距,有誠信的人,相反如果孩子父母是不講理,不文明,自私自利,同時來往的同學,朋友不學好,那麼這個孩子也好不到哪裡去,所以說人本是善良的,但隨著社會環境而改變。

  • 6 # 子夏故壇

    《三字經》開篇便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學術界由此產生了人之初是性善還是性惡的爭論,並一度曾把孟子作為性善論的提出者,把荀子作為性惡論的提出者,實際這全是誤解。誤解的緣由就是不能正確理解“善”的本義及其引申特指義。更為嚴重的是,古代經典一旦一開始理解錯了,後面的理解就跟著錯了,於是就開始牽強附會,以訛傳訛,以謬駁誤,各種爭辯由此而起,有的訛誤也就在一些專家的主導下固化。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wù),故幾於道。”意思是說,世上最自然的屬性莫若水,水是生命之源,有利於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而是順其自然地流向眾人皆所厭惡的下處,(這種現象或屬性)是最自然的,故接近於道。一句話簡而言之,水往低處流,這就是上善,上善幾於道,是自然規律。《道德經》上講“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水往低處流就是自然規律最顯著的表現,故為上善,這裡的善就是指自然屬性。

    筆者曾在題為《“善”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說“上善若水”?》的文章中專門論述“善”的本義,現摘抄過來贅述一下:

    “善”的本義就是指事物的自然屬性而並無美醜、好壞之分。“上善若水”和“人之初,性本善”中的“善”都是這個本義。人初生時,由於還沒有受到社會和教育的薰染,所以其本性具有天然的特點,即自然屬性。所謂“性”,就是指事物在特定階段所具有的內在特點,包括先天具有的和後天形成的特點,而“善”則是指事物先天具有的、自然而然的特點,即先天的自然屬性。從造字角度講,“善”字從羊從言,意思就是言乎羊者為之“善”。那麼為什麼羊能代表事物的自然屬性呢?我們知道,無論是人類,也無論是牛羊雞狗,還是狼蟲虎豹,在剛出生時都具有共同的自然屬性,除都很可愛之外,他們都是餓了就會張口哭(叫),飽了就很快樂,其本性基本都差不多,也就是“性相近”也,但無所謂惡與不惡。但當他們長大後,其後天之性大多會發生極大改變,只有羊長大後變化不大,仍基本保持初生時的自然屬性,故以羊象徵先天的自然屬性。自然屬性言乎羊者,故造字為“善”。由於羊天生溫良,故“善”又引申特指美好的品性,與“惡”相對。注意:善的本義指自然屬性,自然屬性本身就包含善與惡的成分,自然而然無好壞之分,是中性詞;善惡的善是引申特指義,而不是本義。

    漢字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就是本義是中性的,並無褒貶意義,引申而特指或褒或貶的意義,所以在具體應用中要特別注意區分。“善”本義是指事物的自然屬性,無褒貶意味,但又引申特指美好的屬性。“臭”的本義指鼻子的功能所產生的嗅覺,即氣味,無所謂香味與惡味,但又引申特指惡味。如“朱門酒肉臭”中的“臭”就是用本義,僅指氣味,不特指惡味,因為朱門人家是不會讓酒肉產生惡味的。再如“祥”字,其本義就是指事物的徵兆,並無吉凶之分,引申則特指吉兆。《三國演義》裡董卓被刺前,正行間,忽然狂風驟起,昏霧蔽天,於是卓問肅曰:“此何祥也?”這裡的“祥”就是指徵兆,很明顯不是吉兆。

    知道了“善”的本義及其引申特指義,《三字經》的開篇之句就好理解了。“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的意思就是人初生下來時,其人性皆為天然屬性,自然而然(無所謂善也無所謂惡)。人的自然屬性都差不多,很相近,但隨著後天的道德修養即社會實踐(習)不同,人的屬性就會產生差異,而且這種差異會越來越大,最終就相去甚遠。這樣一解釋,“你認為是人之初,性本善嗎?”這樣的問題就不成其為問題了。因為“人之初,性本善”這是一個客觀事實,是對客觀事實的客觀描述,不存在什麼疑問。人們疑問的是善惡的“善”,而不是本善的“善”,本善的“善”僅指自然屬性,無所謂善惡,而善惡只存在於後天的道德修養中。本善的“善”和善惡的“善”是不同的兩個概念。

    孟子和荀子所論及的人之初性,其本質恰是無所謂善惡的“本始材樸”的自然之性。在這自然之性中,既有善的基因,也有惡的成分,但都還無所謂善惡,只是一種天性。但隨著後天的發展,這種天性既有轉化為惡的可能,也有發展為善的機會。只是孟子特別強調人性中的善,而荀子則比較強調人性中惡的一面。

    孟子說:“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告子上》)意思就是仁義禮智信是從人的先天基因中善的一面發展出來的的屬性,成為人之美善的品性。孟子強調仁義禮智信這些美善品性源自先天,目的是鼓勵人們守其本性,不要丟棄,實際上人的先天本性中有善的基因,也有惡的成分。荀子就認為人性有惡,但其目的是要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注重道德修養的自覺性。他說:“好榮惡辱,好利惡害,是君子小人之所同也。人之生固小人,無師無法則唯利之見耳。堯禹者,非生而具者也,夫起於變故,成乎修為,待盡而後備者也。”孟子和荀子的觀點看似相反,實際是角度不同,其目的是一致的,都是希望人心向善。

    總之,人之初,其性天然,無所謂美善,也無所謂醜惡,善惡之根皆存,唯後天培養和抑制成其德。揚善抑惡則美善之德成,揚惡抑善則醜惡之德現。

  • 7 # 上弦月A
    先上福利,大家提提神。

    源善丨即人性本源為善,一種理想靜態點。

    人之初,未受任何教化和蠱惑,性本然。理論上並無善惡之分,但並非是生命的虛無。道家“無為”和“守中”亦是善。人不知是非,而在是非前保持虛靜,也為善(知是非而沉默則不為善)。

    一粒種子播下,首先我們認為它會發芽,這是種子屬性,善亦如此。人們主張人性源點為善,惻隱之心與生俱來。善心出善念,善念出善行。善是人類最平凡,也是最光輝的人性。

    向善丨即人性發展趨勢,這屬於動態變化。

    人類終究向更高文明發展,潛在規則決定。人類慾望和社會規律,都導致了人自誕生那刻就向善發展的趨勢。教化,不過是發展人性之善,而去惡。“善”應是高度文明的屬性。

    一定要明白丨“人不能太善良”和“人們不希望世界是善”是完全不同概念。恰恰是人們認為世界該是善良,卻未達到預期而發出的感慨。這本身就說明人們認為“人性本當為善”。

    “源善”和“向善”之間既有零界點,又無隙相連。自出生的點時間,人類就有顆“善”的種子,而“種子”一個屬性即為發芽。所以人性本善,並向善發展。這是生存發展規則。

    簡單理解丨

    性本善是人類屬性;向善發展是人類模式。播種、發芽、開花、結果,是每個種子屬性和模式。無論“善”或“種子”,不一定都能經歷從播種到結果的完美,但不影響這樣的發展程式。

    性本善的相對性

    實際上,初生嬰兒並非完全人性“守中”,因為有遺傳。“性本善”強調生命本質,而非遺傳學。反過來,人類趨勢向善,善念也或遺傳。這是一種理想模式,所以“人之初性本善”依然成立。

    人們定義了善,就分出了惡。善的發展中不但會犯錯,也有相對性。岳飛鎮壓楊麼起義是對還是錯?婆婆和岳母這倆身份貌似都很不受待見,但母親偉大天下共識。很矛盾吧?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萬物生靈,無論本身善惡,抑或他人好惡,天地一視同仁,最終都塵歸塵,土歸土。很公平,這算不算天地對萬物生命之仁善?

    茫茫天地間,你我皆芻狗。上天尚有好生之德,人類當更懷惻隱之心。“

  • 8 # MCXS太陽公公

    人之初,性本私。為了生命的生存權而出於自然。

    非以善惡而論也,善惡乃隨性隨意,擇利 (己)而為也。

    善和惡只是理解,觀念上的不同。站在不同的角度,善或者就是惡,惡或者就是善。

    我信奉,講良心,取正義,公道為善。 這已是人為的取捨,而不是本性也。

  • 9 # 錢修才732

    人之初性本善,非也。其性乃真也。若人本固善,何為自古教人修身學善哉。我等任其自然皆善也?既人人自在逍遙且善良和融,天下無憂豈不美哉。何苦枉費心思世世代代諄諄教誨。老祖宗之曰亦有缺憾也,而後世莫迷追古訓,後世者誠以溫古而知新,逐世完善之,此乃我後輩所責,亦祖宗冀後代矣,否則祖宗千古不冥目焉!此愚人之淺見,望諸賢寬宥。

  • 10 # 隱農詩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孔子認為後天行為習慣的養成非常重要,並不是所有的壞習性都是從一生下來就有的;孔子還說“苟不教,性乃遷”,同樣是在強調後天教育引導的重要作用。所以我認為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親子游中會碰到哪些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