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盒故事記

    作為一個曾經也在寄宿與非寄宿之間掙扎的一年級學生家長,我認為最好還是不要把小學階段的孩子放到寄宿制學校。

    因為很多原因我們選擇到私立學校上學,這個學校可以寄宿,也可以走讀,我們當時也是在這之間做了兩難的選擇,因為這所學校離家比較遠,如果走讀,每天接送,不太現實。如果讓孩子寄宿,考慮孩子太小,也覺得不太現實。

    最後我們確定在學校附近租房子,接送孩子走讀。

    自理能力不足

    雖然有很多人說,早早的離開父母的身邊,可以加強孩子的自理能力,但是孩子畢竟是孩子,從一個溫暖的花室裡突然讓他處在一個事事都要自己做主,自己動手的這樣一個環境裡,剛開始肯定是不適應的。雖然有生活老師,但是孩子們大部分還是需要自己完成自己的內務。如果有讓孩子寄宿的準備,那麼就要提前做好準備,比如按時起床,自己完成穿衣吃飯,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具,讓孩子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才不會讓孩子手足無措。

    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

    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人是有著不同的需要的,當一種低階需要得不到滿足的時候,高階的需要就不會得到完善。這一點相信很多家長都會有體會,如果一段時間見不到孩子,孩子回到家以後,會特別聽話,但是把他們送走的那一刻,大人和孩子的內心都是很痛苦的,甚至有的孩子會苦惱不願意上學。尤其是小小的他們。我們家孩子辦理,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無心好好學習。

    雖然學習內容有些變化,但是隻要家長有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孩子共同進步,孩子就會越來越省心。

    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 2 # 愛學的叨叨

    有影響!但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

    第一種情況:家長有一定的輔導教育能力,那孩子留在身邊肯定是最正確的決定。因為孩子是自己的,你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只有自己最清楚,大多數學校只能完成知識教育,人文教育還在於父母的言傳身教,這是送到寄宿學校很難實現的。

    第二種情況:家長個人知識文化水平有限且工作較忙根本沒有時間陪伴孩子,那也許送孩子去寄宿學校依然可算作不錯的選擇。畢竟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如果沒有陪伴,那還不如送到寄宿學校,那裡至少有一群需要陪伴的孩子,不會感到孤單。另外,如果遇到好老師,孩子很有可能受到比一個人在家更好的影響。

    這裡有補充的內容:

    如果父母有教育能力,但工作時間不規律,而協助培養的長輩沒有知識輔導能力,那還是可以考慮送到寄宿學校。因為老人培養的孩子大多太過嬌氣,個人工作辛苦真正下班後還能輔導孩子的家長不多,不要太高估自己。

    如果寄宿學校質量太差甚至有不好的風評,那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要送孩子去寄宿學校。孩子在年幼時,遇到什麼樣的人也許會影響一生,也許你的家庭氛圍很好,但孩子遇到家庭氛圍不好的孩子,性格和價值觀也會大打折扣。這個要切記!

    最後,去不去寄宿學校這件事情主角是孩子,那麼作出決定的決策者也應該是孩子,試著去孩子溝通一下兩者的利弊,讓孩子自己決定去留,當然這是一個過程,要有耐心,平等交流。

    希望有用

  • 3 # 壹父母

    我覺得是會有影響的,所以並不建議父母們在小學階段就讓孩子寄宿。

    這跟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有關。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情感需求遠大於社交需求,本該是積蓄內心能量的年紀,卻過早離開父母,會導致孩子內在“銀行”的能量貨幣、信任貨幣不足。

    這個影響甚至會持續孩子的一生,在很多你想得到或是想不到的地方結果。

    更何況,在孩子三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父母才是最重要的引導者和以身作則的示範者,你真的放心把這件事交給孩子的同學來完成?

    即便是寄宿學校,老師也不可能真正取代父母的作用,更不可能像你想象的那樣與孩子朝夕相伴。在學校裡與孩子相處時間最久的,肯定還是孩子的同學。

    很多父母還認為,讓孩子寄宿,既能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又能讓孩子接受老師的嚴格監督,還能解放自己,當然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他們考慮的卻是周全,卻唯獨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孩子自己又是怎麼想的?在做決策的時候,有沒有問過孩子的意見?

    在小學階段就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等於你親手扔掉了絕大部分陪伴孩子成長、理解他、與他溝通交流的時間和機會。

    等到突然有一天,你才驚覺,孩子已經關上了跟你交流的那扇大門,而你還在門外一臉愕然,完全不知道為什麼。

    另外,關於自理能力這個問題,不是說把孩子扔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就能鍛煉出來,我也見過很多寄宿的孩子,自理能力還不如不寄宿的孩子。

    對於孩子來說,一個溫暖穩定的家庭環境和充分的安全感,才是他發展其他各種能力最重要的前提。

  • 4 # 神奇麻麻木小暖

    我是很反對小學就將孩子送到寄宿學校的,有的家長認為從小學就送到寄宿學校,進行統一的管理,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更有助於孩子的規矩性,學校統一管理對孩子的學習也是有幫助的。這樣真的好嗎?

    上小學正是需要父母陪伴的年紀,而且也是父母在身邊幫助立規矩養成好習慣的重要階段。而在學校,那麼多的孩子,老師根本管不過來,最多也就是重點管管比較調皮的孩子,如果孩子本身是比較老實的,老師更不會太在意。孩子缺少和父母在一起的時光,缺少和父母的交流。

    雖然孩子去上學的時候,父母在家輕鬆自在,但是等孩子長大後,你回頭看這一段時光,一定會後悔,這段時間孩子的情感需求得不到父母的滿足,缺乏父母的陪伴,很容易和父母疏遠距離。

    不管怎樣,我們首先要考慮的是孩子的身心是否能夠得到真正的陪伴和健康的發展,而不要圖省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喜歡bigb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