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呵呵1221751580
-
2 # 頭疼腦殼不暈
立法?立法能解決問題嗎?都說順豐 京東服務好,可以送貨上門,你知道別人的派費多少麼?三通一達的送一百件貨不如別人送的一半拿的多。想送貨上門,可以的,加錢唄,推出一個專人派送,到時候一些人又該覺著貴了,這個事你怎麼說的清呢!
-
3 # 阿輝64852027
說明一個問題,法律脫離了實際,還不是一點用處沒有,反而降低了法律的權威!出臺法律的時候,能不能不要脫離現實?
-
4 # 一個普通快遞員
很正常啊!也很尷尬。任何事情都一樣,當雙方都有約束時,就能得到良性發展,當雙方沒有了約束,或者只約束一方時,任何事情出現任何奇葩的結果,都不奇怪。從事一線快遞員,快八年了,在同一家公司的同一個區域,可謂是見證了快遞業的高速發展。送貨上門,為什麼在以前?是理所當然的。可是現在,卻成為奢望了。條例也好,法規也罷。一切都是空談。正所謂,殺頭的生意有人做,虧本的生意沒人做,一樣的道理。最後一公里,最難操作的,是住宅地址。正常情況下,家中有老人的,基本是有人在家。家中只有家庭主婦的,沒有老人的,那是不確定時間在家。夫妻雙方都是上班族的,基本沒人在家。都說服務行業,你開店的,那是定時定點,等人上門。額,快遞業呢?定時,不定點上門,這中間差別大了去了。別說上門了,送貨前電話聯絡呀,對於我們快遞員來說,都幾乎是奢望啊!從監管部門,菜鳥,快遞平臺,消費者,對於快遞員來說,都有約束。可現如今,快遞員,只是一個任人宰割的豬肉,對於任何一方几乎都是沒有約束的,出現這種情況,也就不奇怪了,為什麼呢?為了迎合某些消費者,各種條例,那就是隻能損害到一部分消費者,而且是一部分有素質的消費者,搞笑吧!可這就是現實。前段時間有一個收件人說起這個話題,還是個公務員,說他的快遞,從來就沒接到過電話,都是直接投快遞櫃的。我笑了笑,哥啊!我剛來這裡送快遞時,咱們是經常見,現在呢?那是偶爾見的。難道你就不網購了?你看,現在幾乎除了你這辦公的用品,檔案。我一年到頭送過你幾個私人件。你都發回家裡了嗎?都為什麼以前你不發呢?不就是因為你家裡沒人嗎?幹嘛現在要往家裡發呢?難道你現在家裡就有人了?啞口無言。這就是現實,現在種人多了去。所以啊!當條例法規,各方各有約束時,情況就有大不同了。服務,是需要雙方遵守,才能良性發展。行業缺什麼。難道是缺條例嗎?在我看來,缺一個真真正正,有快遞員自己當家做主的工會,可以各方抗衡的工會。企業就不敢過多的剝削,消費者也不敢隨意妄為,監管部門才能真正的聽到行業一線的聲音,而不是有一些腦殘的專家,所制定的規則。行業才能良性的發展。最後跟各位說一說一個快遞員需要遵守的必要的東西,每家公司會有不同,但大部分還是大同小異的。早班件,七點左右到達站點,九點鐘必須掃描分發完畢,十點半妥託率必須達到30%,兩點鐘簽收率必須達到100%,妥投率在95%。中班件,三點半之前必須掃描,分發完畢,八點鐘妥託率在85%,十點半簽收率在100%,妥投率達到98%。發件,小件9:20分停止掃描,大件在9:40停止掃描,網路車,11點半之前必須到達中轉站打卡。。。再說一說各方的需求,消費者,需要什麼樣的服務呢?只有一個詞彙可以準確表達,那就是隨心所欲。而商家呢,要求的是價效比,他才不管你什麼服務呢?只要便宜。菜鳥呢?就是妥託率(也就是正常簽收率)的始作俑者。快遞公司呢,倒是沒什麼,他只是要時效而已,可當時效跟妥投率交叉在一起時,快遞員那就得拼命了,監管部門呢?自從出了個紅黑榜,也就是快遞服務滿意度,快遞公司就開始對於投訴無差別罰款了,什麼是快遞服務滿意度呢?也就說什麼樣的服務才能讓消費者滿意呢?你看,又回到了隨心所欲。唉,一個讓我又愛又恨的奇葩的行業。
-
5 # 大忽悠中的小聰明
有的人老是說順豐送上門,但是人家價格夠,四通一達便宜,但是你們發件的時候倒是說,就送到地點附近託站,不送貨上門,你們明確的寫出來,還有人要求你麼,發件的時候要求寫具體地址,送貨的時候無盡的苦悶,埋怨。承諾自己的價格低,服務好,然後送貨的時候罵客戶要求高,這隻能說明你們經營上出現問題,具體是哪個環節造成了這個結果你們自身應當找找原因,如果快遞不需收件人簽收,因為費用低,你們可以讓你們的領導加價格。如果不需要收件人簽收就在發件的時候告訴宣告。
-
6 # 趙宏民
後快遞時代:送裝一體化成為新的競爭藍海
前幾天和朋友聊天,聽到他的購物經歷,因為他搬新家,在網上買了好幾件大件傢俱,比如沙發、床等。我立馬想起自己當初買這些傢俱的悲慘經歷,正準備和他同病相憐地談談這悲催的經歷,沒想到他卻顯得很輕鬆。
當時他買的傢俱商家是透過德邦快遞發貨的,快遞發出後,居然有安裝師傅和他對接上門安裝的事宜。本來我朋友確定買這幾款家居後,也不知道哪裡找人安裝,他是準備自己鼓搗安裝的,相關的工具都準備好了,但是他說自己鼓搗也有風險,一個小零件弄壞了,可能整個傢俱就崩潰了,所以他更傾向於找專業的安裝服務。朋友還特別說了德邦快遞安裝小哥的行為舉止,安裝小哥不僅帶鞋套,還鋪設工作墊保護地板,大概1個多小時,幾件傢俱就安裝好了,還把沙發和床分別搬到對應的位置,整個過程我朋友就玩手機,當天就睡了新床。
中國快遞業的格局
這段交談引發了我對快遞行業一些新的思考,這個思考要從中國網路零售(電商)行業的格局談起。目前來看國內的電商格局呈現的是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蘇寧這樣一個格局,線上的競爭對於這些本身就是網際網路公司而言已經相對飽和,唯獨線下的競爭,最近幾年一直是各大公司需要緊急“補課”的環節。
阿里持有45.59%的申通股份,為申通的第一大股東;持股11.0%成為圓通的第二大股東;持股7.3%成為中通的第三大股東;持股26.8%成為百世匯通的第一大股東,最近有傳聞稱阿里正在入股韻達快遞。阿里巴巴打造了一個以菜鳥為核心的四通一達物流快遞體系,佔據中國快遞業70%的市場份額。
第二大是順豐集團,2019年收入為1122億元,同比增長23%,順豐全部員工為11.48萬人。
京東物流是整個京東引以為傲的核心業務,也是區別於阿里的主要部分,2019年京東物流整個“新業務”收入為239億元。業內都斷言,未來國內快遞業務基本就是這三大派:阿里系(菜鳥網路+四通一達),順豐快遞、京東物流。而且他們的競爭已經非常白熱化,競爭的焦點無一例外都是配送的速度,從3日內達,到次日到,再到如今的當日達。的確,這樣的配送速度令世界矚目。
但是面對佔全球規模40%中國快遞業,我時常有一種淡淡憂傷,不為別的,就是因為我目光所及,看到快遞員的工作太辛苦了。動輒就談萬物互聯、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未來技術的科技網際網路,他落地到線下服務環節最後1公里,用的還是小拖車、電動腳踏車、手拿肩扛等,人類最原始的搬運技能,所以我把快遞稱為《中國網際網路4大遺憾之一》。
快遞不只是送貨的,而是關鍵服務環節
目前快遞行業有很多創新,無人機送貨、無人送貨車,但多是一個概念產品。快遞業發展至此肯定要繼續創新,但是創新的突破口在哪裡呢?我認為,快遞業的創新關鍵不只是科技裝置的更新迭代,更關鍵的是行業對快遞業務的定位,應該把“送貨的”轉換為“走進使用者家裡,提供關鍵環節的服務。”
這就回到文章開始,朋友使用德邦快遞的經歷引發我的思考,德邦快遞“自建團隊,傢俱送裝一站式服務”,這是一個了不起嘗試和突破。而且據瞭解,在德邦快遞,所有安裝技工需要透過送裝操作標準及規範培訓後,才能上崗工作。自此,快遞公司服務內涵升級:不僅提供傳統的送貨到家服務,還將服務延伸到安裝上。
其實,使用者網購的多數產品,都是陌生的、不會操作或者無法直接使用的,比如大家電傢俱、專業裝置等。龐大的網路零售業和快遞業只顧著收錢、把商品送出去,並沒有想著如何解決使用者面對一個陌生商品的認知空白。
舉例來看,2019年國內市場家電零售額規模8032億元,線上市場零售額規模3108億元,市場份額達到38.7%,且佔比正逐年擴大;線下4924億元,市場份額61.3%。我們以最常見的電視機為例,中國有2億多臺電視機,有多少使用者懂得電視後面密密麻麻的插口如何連線的,什麼是HDMI插口,機頂盒和電視如何連線,如何切換訊號源,甚至如何手機投屏到電視上。我曾經被這些問題反覆的蹂躪過,直到今天,也不敢保證能成功安裝一臺全新電視機。
一言蔽之,使用者購買產品環節可能只是幾天,但是使用週期卻是幾年時間,如何能保證一開始使用體驗就很順暢,是一個很有價值但也很細膩工作。德邦快遞在配送大件快遞方面已經有23年經驗,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在各家快遞公司都想著把快遞放進快遞櫃的大環境下,德邦快遞專門有個叫“大件快遞3.60”的服務,就是說“上至60公斤,免費送貨上樓。”
2016年,德邦快遞整合多家專業服務商資源,搭建了一張覆蓋全國的末端送裝網路,開始在全國範圍推行送裝一站式服務。
2019年德邦快遞已實現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天津、蘇州、寧波、成都、南京等10個城市自建專業送裝團隊。
2020年,德邦快遞加快了在家裝領域的自建佈局,上半年計劃擴大到20多個城市,未來1-2年實現全國的家居幹、支、裝一體化全鏈路自營。”
回覆列表
看看京東和順豐為什麼送到家門口的就知道了,錢給的多服務就好,花多少錢買多少服務,不要說京東包郵,快遞費都在買的東西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