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求品自高

    當年知青下放有多種形式,這裡介紹幾種主要的。1.插隊落戶,2.集體農林場,3.投親靠友,4.回祖籍老家。

    1)插隊落戶

    我們是當地第一批集體組織,統一聯絡接收地(區級行政),整批下放的知青好像是200多人)。這個區有7個公社,礦山知青辦負責人,按照父母工作單位把我們分別安插在各個公社,然後再由公社安排到大隊,生產隊。(社員來公社接我們的)

    這是我們知青戰友的照片,很遺憾我本人沒有一張知青照片。

    2)集體農林場

    第二年知青中出現了《人世間》那個戴主任一樣的情況,個別女知青遭到非遇,引起上面高度重視。為了避免類似事件再次發生,將插隊落戶下放改為在當地建集體農場,統一安排下放知青。我們公社就在離生產大隊不遠的一個大隊,建起了知青農場,接收了比我們晚兩年下放的本地縣城知青。還有一部分就安排在林場當林業工人,因為我們下放的地方就有林場。後來知青全部返城政策出臺時,已經嫁給農民或者娶妻是農村的,都可以轉去農林場當工人,拿工資。

    3)投親靠友

    有些知青父母,老家還有直屬親戚,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姑姑舅舅,這些人家裡不放心他們獨立生活,或者有些親戚家條件相對比知青點要好。就可以選擇去投親靠友,這樣的知青雖然為數不多,但他們比起插隊落戶的就好多了。起碼他們有人護著,當地人不敢欺負,收入也會比其他知青好點。

    4)回祖籍老家

    這個一般都是全家下放的。有些父母也屬於下放物件(開除公職了),子女隨父母一起回祖籍。如果父母祖籍不是農村的,可以由組織安排去哪裡,或者自己可以聯絡投親靠友安排接收。(當年我們家就差點被全家下放回祖籍了)

    所以你提問周蓉可以選擇下鄉點,這是真實的,可能提問者家裡沒有當知青的父母,親戚,不瞭解那個時候的具體情況。

    5)

    那我就多普及一下知青的故事。個人觀點,最艱苦的還是插隊落戶的知青。當年下放第一年,知青有安置費,糧食,生活費(具體數字我忘記了,因為我從不管錢糧,姐姐管)。買米買油(還有煤油,照明用)買鹽的錢,省著點也基本夠了。

    第二年知青被“斷奶”不再有安置生活費,要靠掙工分養活自己了。男知青每人8-9分/天,女知青5分/天,分值很低。蔬菜自己種,燒柴自己上山砍,冬天一個月5斤穀子,再加紅薯為主糧。平均一天吃不上一頓飯,大多數時間都是吃紅薯。早上煮著吃,中午燜著吃,晚上不吃,即使吃也就是在火塘裡煨熟了吃。

    我父母給我們姊妹三人每月每人5元生活費,用著買鹽,煤油,一點調味品炒菜用。斷奶後的知青,生活上應該比當地人更艱難。他們還能找點別的營生乾乾,或者家裡還有點底子。

    我只有兩年的知青生活,體會還不是太深。那些下放7-8年的,還有與當地人結婚生子的,會有更多體會。

    對個人來講,知青經歷豐富了我的人生,更加體驗生活不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資料工資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