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擴充套件資料:
教數之年:指兒童九歲。 外傅之年:指兒童十歲。 舞勺之年:指兒童十三歲。 以上皆《記》。
破瓜之年:指十六歲女子。
這是舊時文人將“瓜”字拆為二八字以紀年。《通俗編·婦女》:“宋謝幼 詞:‘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破瓜之年”亦謂六十四歲。《通俗編》又云:“若呂岩贈張泊詩:‘功成當在破瓜年’,則八八六十四歲”。有室之年,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結婚之年。語出《禮·曲禮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歲。 杖鄉之年:指六十歲。 杖國之年:指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以上稱謂,皆出於《王制》。
下壽:六十歲。 中壽:八十歲。 上壽:一百歲。 以上稱謂,出於《莊子》。
花甲重開:一百二十歲。 古稀雙慶:一百四十歲。
此外,還有把六十歲以上的人統稱為“耆老”,八十歲以上的人稱為“大耋”。亦有泛稱老人為“龍鍾”、“潦倒之年”的。《廣韻》:“龍鍾,竹也,老者如竹枝搖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顛倒阻滯,如人之遭際 ,故云。”
不滿週歲——襁褓; 2~3歲——孩提; 女孩7歲——髫年; 男孩8歲——齠年;幼年泛稱—總角; 10歲以下——黃口; 13~15歲——舞勺之年; 15~20歲——舞象之年;20歲(男)——弱冠; 30歲(男)——而立之年;
40歲(男)——不惑之年、強壯之年; 50歲——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60歲——花甲、平頭甲子、耳順之年、杖鄉之年; 70歲——古稀、杖國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 80歲——杖朝之年; 80~90歲——耄耋之年;90歲鮐背之年; 100歲——期頤。
擴充套件資料:
教數之年:指兒童九歲。 外傅之年:指兒童十歲。 舞勺之年:指兒童十三歲。 以上皆《記》。
破瓜之年:指十六歲女子。
這是舊時文人將“瓜”字拆為二八字以紀年。《通俗編·婦女》:“宋謝幼 詞:‘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八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破瓜之年”亦謂六十四歲。《通俗編》又云:“若呂岩贈張泊詩:‘功成當在破瓜年’,則八八六十四歲”。有室之年,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故“有室之年”就是結婚之年。語出《禮·曲禮上》。
杖家之年:指五十歲。 杖鄉之年:指六十歲。 杖國之年:指七十歲。 杖朝之年:八十歲。 以上稱謂,皆出於《王制》。
下壽:六十歲。 中壽:八十歲。 上壽:一百歲。 以上稱謂,出於《莊子》。
花甲重開:一百二十歲。 古稀雙慶:一百四十歲。
此外,還有把六十歲以上的人統稱為“耆老”,八十歲以上的人稱為“大耋”。亦有泛稱老人為“龍鍾”、“潦倒之年”的。《廣韻》:“龍鍾,竹也,老者如竹枝搖曳,不治禁持。潦者,路之流水也,其顛倒阻滯,如人之遭際 ,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