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隨意日常
-
2 # 使用者59400845568
《皮繩上的魂》的票房,不如它的姊妹作《岡仁波齊》,估計導演也會意外,因為後者相對是一部低成本的“偽紀錄”片。但後者的敘事簡樸反而突出了精神深義,前者高難度的敘述手法與後設小說影子,倒是反襯出“故事”本身的空乏。觀眾選擇《岡仁波齊》,不全是都因為期待一碗藏族的心靈雞湯,而且理解虔誠比理解復仇的確輕易得多。
張揚在今天改編扎西達娃的小說,表面上是嘗試型別片與實驗電影的結合,並向萊昂內(Sergio Leone)致敬,但實際上是在向1980年代致敬,試圖接續那個時代我們信仰過又失落了的神秘。
但是1980年代扎西達娃他們叫我們吃驚的東西,今天已經麻木,無論是文藝上的魔幻現實,還是現實上更變本加厲的魔幻現實。《皮繩上的魂》裡最具象徵意義的失語的小流浪兒“普”,不是象徵著傳統西藏,而是象徵八十年代漢人藝術家想像的那個西藏,像作家馬原丶畫家艾軒丶溫普林那一代的西藏。
《皮繩上的魂》像是唱給那個被虛構的西藏的安魂曲,嗚咽吞吐,並不如逃亡者塔貝遇見的那個藏舞團唱的迎生歌那麼流暢,甚至不乏荒腔走板之處。龐大的傳統,無論是宿命還是復仇還是輪迴還是涅槃,都不是好消化的。
扎西達娃的小說能取得成功,除了因為他先天流著那個民族的血,也因為他負載了1980年代中國知識群體的才華井噴。然而,時光又過去三十多年,張揚再去講述那個西藏故事,經歷的何止一兩重的錯位,《皮繩上的魂》費了很大勁,僅僅合格,也很難得了。
兩部片子都看了。第一部全程無尿點,心被緊緊抓著,感覺自己是其中之一。她的美樸素大方,靈魂盪滌透徹。
第二部想努力看,但無奈打瞌睡。個人覺得片子雖然冠以很美的名字,以為會牽動心靈,但實際節奏拖沓,俗不可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