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崑崙之柏
-
2 # 立恆語文
70多歲的老人多次參加高考,在中國的高考史確屬罕見,那麼,如何看待這件事呢?筆者以為,可從三個方面來理解這種行為:
2.如果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那麼,這種行為也是值得尊敬的。因為, 這種行為體現了人類勇於拼搏的勇氣和力量。這種行為從這個角度來理解,其實同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卻一直要攀登珠峰的登山運動員的行為沒有什麼不同。永攀珠峰的運動員們值得我們尊敬,那麼,用於證明自己能力老人為什麼就不值得我們尊敬呢?
3.如果僅僅是出於好奇,出於製造一些奇聞異事,則這種行為明顯是不值得提倡的,沒有必要肯定的。因為這種行為除了給一些無所事事的人提供一點笑料,別無任何意義。
“你如何看待70多歲的老人多次參加高考?”愛學習的精神可嘉,但參加高考不值得提倡。70歲已經進入老年了,不應該佔據考試資源,任何一種行為都應該有個目標,你這麼個年齡參加高考又是什麼目標呢?大學學習得四年了,大學畢業以後又能怎麼樣呢?孔子說:“吾15志於學,30而立,40而不或,50知天命,60耳順,70從心所欲。”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他跟地裡的莊稼大體差不多。春種、夏鋤、秋收、冬藏。讀書如同春天抪種一樣,應該是青春青年的事情,人的一生也有四個階段即:20歲以前春天,40歲以前夏天,60歲以前秋天,60歲以後冬天。冬天就是收藏的季節,人到70歲屬於古稀之年,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當然有一些科學家70、80、90歲仍然在搞科研的大有人在,那是不可能比的,因為他一生是從事這項工作,他的身體好,他有一個慣性的功能和作用,你70去參加只有青年人才能夠勝任的高考,那不僅僅是難度的問題,而是你的思想有偏值的問題。什麼年齡幹什麼事是自然規律和生存的原則的限定的問題。所以不要免為其難了,即使考上了也意義不大。
因此,我認為70的年齡參加多次高考是做的不值當的事情,也是做的得不償失的事情。因為,高考主要是考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的問題,這都是老年人難以企及和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