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奕韓上學去了
-
2 # 一線看教育
人生漫長,可起確定作用的往往就是幾步,在我們國家,特別對於不部分人來說高考及其填報志願無疑是其中關鍵的一步。讀什麼學校什麼專業對以後踏入社會就業是有很大關係的。我覺得要結合自己的興趣以及未來發展前景來填報,那樣才能實現自己的價值。因為只有自己喜歡的才會去專研,從而有所成就。能上985的最起碼基礎是紮實的,能學有所成那樣對自己對社會對國家都是一件幸事。然而沒有目標隨意填報,我個人認為不僅是對自己不負責任,更是對父母,對社會,對國家的不負責任
-
3 # 武老師高考志願規劃
不是所有志願填報,都有專業規劃。我是芝麻志願武智高老師。
首先,高考志願填報時能如此任性的情況,也只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考的特別好,學校、專業任你挑,另外一種則是考的特別差,怎麼報都沒機會,只好放棄。如你問題中所說,成績可以達到大部分985高校的分數線,說明這個考試屬於前一種情況,說句俗話,這就像是富豪一樣,有錢隨便花,任性!當然,這也透露著自信,這裡的“隨意”只是表象,事實是,人家的成績足以撼動大部分985高校的所有專業,因此無論怎麼填都顯得很“隨意”。
第二種,是比較常見的一種情況,就是儘管考生成績好,但對提報志願這件事,真的很不“優秀”,不是TA想隨意填寫,而是TA壓根就不會填寫,這就會給人一種錯覺,認為TA在隨意填寫高考志願。當然這種並非故意的“隨意”填寫可能會耽誤考生一輩子,這時候真的需要有專業的人去幫幫TA了。實際上,我做志願填報十多年來,遇到的這種考生不在少數,儘管在學習方面,在考試方面他們是佼佼者,但在志願填報上,他們真的太幼稚,有很多學生因為不會填報,最後耽誤了自己。
第三種,也是比較常見的情況,就是考生儘管學習好,成績也好,但對未來沒有想過,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也不清楚未來想幹什麼,完全的學習型考生,自己的目標不清晰,自然就造成了他在填報志願時顯得很隨意。
剩下最後一種情形,就是考生非常叛逆,和家長對著幹,家長讓TA學這個l,TA非要報那個,這樣在家長看來,這個孩子填報志願就顯得很“隨意”了,可實際上,這個考試報考的專業恰恰是TA喜歡的,所以這種“隨意”也是不成立的。
-
4 # 一輪明月6966
高考分數達大部分985線,只要志願認真填報,一般都可以進入理想的大學。但是如果抱著自滿的心態,隨意填報的話, 有時候就會弄巧成拙。
細節決定成敗,又有說考得好不如填得好,如果分數高達大部分985線,那你只要認真仔細的研究學校和專業,認真填報,我想肯定會順利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但是如果你隨意填報,萬一不注意,就會前功盡棄。
這方面的例子每年都有,記得2017年的時候,有一位分數很高的同學,他的分數接近浙江大學的報考線,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也沒有好好做功課,就差不多填了幾所學校,有好的,也有一般的,等到通知來的時候,發現是一所普通的學校,再仔細一查,還是一所三本院校,當時整個人都懵了, 真是太可惜了。
總之,無論分數多高,在填報志願的時候,不能有自滿的心態,一定要認真仔細,做足功課,這樣才能進入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大學。
-
5 # 育漁寡歡
高考分數達到大部分985線,志願卻隨意填是什麼心態?
我相信這樣的事情一般不會出現,如果真有,我也很好奇,這是什麼樣的一種心態。
高考志願填報,無異於人生的又一次小“高考”,對考生非常重要,考得好,還要志願填得好,否則白搭。填報好志願,是對自己負責。對自己不負責的人,可以想象對他人、對社會又怎會負責?填報志願是考生的自由,如何填報,無人可以干涉。從這個角度講,什麼樣的心態都不重要。
回覆列表
可惜,但是沒有後悔藥吃。可以給廣大的學弟一個警示吧,考好成績,也要填好報考志願。現在是大資料時代,多瞭解以前的錄取資料,多比較資料,多分析資料,總可以考上自己理想的大學。不要盲目的,一個蘿蔔一個坑,做決定,要心中有數,把你的排名,參考學校專業的錄取高中低分數線3年吃透,用機率算出自己的錄取機率,最小也要90以上(如同德州撲克牌)
心態1(自己感覺好,以自己的成績,沒有問題都能上)
心態2(不懂,不懂,不知道哪個大學是自己想要的隨便)
心態3(沒有自己的目標,沒有自己的理想,家裡安排,已經習慣了)
心態4(叛逆期還沒有過完)
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