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半五近三

    (朱熹)

    張載、朱熹、王守仁、曾國藩、李贄。這幾人都能稱得上是大師級思想學術人物,都是開一代之風氣的牛人。

    其中,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人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讀來有一種知識分子對社會的責任感。

    禮的沒落,是因為禮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幾十年前有人稍微懂點網路知識,就可以稱之為網際網路專家,現在就不行了,大部分人都會一點網路知識。

    所以,網際網路專家這一身份,要麼拔高了門檻,要麼就不復存在,於禮亦然。

    秦朝之前,社會關係混亂,是因為國家實在是太多了。現在人們熟知的有秦楚燕韓趙魏齊七國,但是在當時,大小國加起來有一二百個。自然免不了吞併的下場,大魚吃小魚,最後留下來的是戰國七雄。

    那個時候很少有君臣的概念,禮的出現,鞏固了統治階級的統治地位,其提出的君臣有別,君貴臣賤理念,很能滿足統治階級的需要。

    (王陽明)

    秦朝打天下,並不全是法家的功勞。法家重刑法,改世襲為軍功,優化了軍隊結構與人員配置,但是這並不是秦國能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所在。冷兵器時期的戰爭,歸結到底拼的是人,百人國家,再怎麼有制度優勢,也打不過一個萬人國家。秦國能吸引人才,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所以秦國能取得勝利,是在於人+制度的雙重優勢。

    一國的繁榮,是因為各家思想在社會上的各自分工的結果,從來沒有哪一個國家因為一家思想而繁榮。

    國家的繁榮,要有相容幷包,海納百川的姿態,要容許各家思想的合理存在。秦國也不是隻注重法家,可以看看呂不韋組織編撰的《呂覽》。

  • 2 # 老秦來煮歷史百味

    歷史上的中國,從思想學術的層面來說,一般思想爭鳴的年代,都是所謂的亂世或者分而治之之世。而在天下統一的時代或者說治世,則很少會出現思想百家爭鳴的年代。

    和以上觀點驗證的,春秋戰國時代是諸子百家的時代,南北朝將近400年的分裂,則是道家、佛家、清談家得到大大發揚的一個時期。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因為在國家得到統一後,統治者在軍事和政治上穩固了地位之後,則必然要追求思想上的統一,思想上的統一,實際上解決的是這個國家的哲學問題,就是可以解釋了這個國家從哪裡來的,準備到哪裡去,然後怎麼去。

    另外一個層面,之所以出現百家爭鳴,那是因為各個家都找到了其生存的土壤,如此才可以形成長久的爭論局面。如果國家統一了,那麼一些小眾的學說生存的土壤肯定就消失了。

    來看看具體的例子,秦朝以法治天下,用法家的學說來解釋了秦朝的哲學問題,因此天下的百姓自然都明白秦朝是依靠法家得天下的,今後天下通行的道理是法家的道理,自然需要遵守法家的規定。如此一來民間沒有爭論,國家也就安定了。換成漢朝的儒家,也是一樣。

    因此再回到這個問題的話,就可以理解了。因為春秋戰國時代時期,除了佛家,其他家的理論體系都已經有了成熟的基礎,因此後續的統治者不需要再去費力建立一個學說,而是尋找到一種再將其發揚即可。

  • 3 # 東風別業

    這個問題問得好,其實。中原社會曾經是全世界文明發展的資源所在。由於漢字和史官制度,到周朝積累巨大峻德,孔子等學者洞察機遇,克明峻德,自己大豐收,成名。同時也留下經過他們總結提煉過的思想得以傳世。給後人造一個更巨大更好的峻德寶庫。其實,孔子在大學和中庸裡已經預言,他的後世如何才能再次湧現大師。那就是大學!中庸則是勸勉後世學者耐心傳承,繼續觀察記錄,並等待時機!第一次時機在近代出現,但跑到歐洲,大師湧現的機遇被歐洲奪得!東方傳統學術思想被他們吸收改革。

    工業生產方式,大學普及,已經幾百年,歐洲的大師也變成傳統了,那麼,第二次學術大師時代機遇到來了嗎?

    東風看到準大師們都在忙著講古經呢,氣象不對頭。

    歐洲學術,科學是宇宙本體論的,完全可以吸收甚至照搬,但社會學說,反仁義,決定它們的學說沒有韜略,不合中原根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吉他新弦調好了音撥空弦還好,和絃就不準了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