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知豆教育老師

    學好數學需要做到“三個要”。  

    一、上課前要預習即將學習的新知。課前預習可以使我們由被動接受學習變為主動參與學習,幫助你成功地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現在大多數學生學習是被動接受式學習,即課前不翻課本,不瞭解新知點滴,憑課上有限的時間聽老師講解來達到完全理解和掌握新數學知識,其效果不可能十分理想。這樣做不僅其知識內涵難以切入到一定的深度,而且其知識外延也難以拓展到應有的廣度。所以我們最好都要在課前進行必要的新知預習。  

    預習新知時,可先通讀課堂主題全部,再仔細研究內容例題,爭取達到弄懂例題反映的知識型別、知識型別需要的基礎知識,例題體現的概念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解題規律;如果搞不懂,就要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記錄下來。有條件的話,請教他人把問題解決;或帶著這些問題走進課堂,在積極參與老師教學引導的課堂學習、理解活動中使問題得以解決。而對於在預習中已經明白的內容可透過聽講來比較一下自己理解與教師講解之間的差距、切入問題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看誰的切入更巧妙、理解更到位,以便在以後的預習中進行適當的調節。  

    二、上課時要主動、靈活的思考問題。主動思考不僅可以加深知識的透徹理解,而且能夠溝通新知與舊知的聯絡,也能為繼續深入的學習創立良好的基礎。主動思考就是在明確條件問題的前提下不僅思考主要問題,也思考與之相關聯的相鄰問題。靈活思考就是在解決一個問題時,不是隻想到一種方法;而是積極地尋求另外的方法,甚至把能解決這個問題的所有方法都想到,然後從中選取最為簡捷的方法解決問題。經過長期這樣的鍛鍊,你就形成了敏捷的思考速度和較強的思維組織應變能力,你也就具備了“舉一反三”的能力。

    三是課後要反思總結。課後反思總結實際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複習。透過課後反思總結,不僅回顧了前面所學過的知識,而且能夠將學過的知識“縱成串、橫成線,織成網路連一片”。  

    怎樣反思總結呢?一個章節的新知學過之後,我們可以合上課本,用自己的思路把學過的內容在腦子裡按順序細細地“過濾”一遍:本章有幾節?每節是什麼內容?每個內容分哪幾部分?每一部分的知識重點有幾個?概念有哪些?規律要點是什麼?哪個地方易出錯、什麼地方出過錯?出錯原因是啥?答題時需要注意什麼?每一方面都分析整理出來,並且看是否都理解清楚。也可以把學過的數學知識按照:章節主題(樹幹)、內容重點(枝條)、概念要點、方法規律(樹葉)、容易出錯需要注意的問題(花、果)的層次整理成形象的“知識樹”,貼到你經常可以看到的牆上。一有時間就從樹根複習到樹葉。如果做到了這樣的反思總結,並且學完一個章節也能及時地再複習前面整理複習過的每一個章節,可以說你已經系統的掌握了學過的數學知識。既然你已經系統的掌握了學過的所有數學知識,又挖掘了知識的內涵、拓展了知識的外延,還養成了主動、靈活思考問題的能力,你也就能夠有把握地預測你未來的理想數學成績啦。  

    看了以上文章,你對學好數學有信心了嗎?相信自己吧,做到了“三個要”,你的數學成績一定會越來越好。

  • 2 # 悠悠見南山

    數學在小學學段的各部分內容都是縱深發展的,從一年裡開始分別學習幾大類的內容,然後不斷的加深,擴散和融合。要想學好數學必須基礎要打牢,現在很多孩子一二年級成績非常好,但是到了高年級成績直線下降,這其中好多孩子就是憑著一股子聰明勁,勉強能做出題,但是怎麼做出來的一點概念沒有,我的建議是:

    1.基礎概念牢記,任何數學題目都是從基礎概念出發,或按照概念出,或反著概念用,或者從其中拿出一個重點考察,但萬變不離其宗!!

    2.方法很重要,再簡單的數學題目都有方法,沒有任何一道題老師在講授的時候直接訂正答案,孩子們要學的就是老師做題用到的方法,正如干什麼活用什麼工具,做什麼題用什麼方法,用好了事半功倍!!

    3.多重題型挑著做,會做的一帶而過,不熟不會的的要反覆琢磨研究,直到完全掌握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知道夏季用車的注意事項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