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聲聲啊(限流中)
-
2 # 永恆1399794
今文經和古文經的區別
1、概念不同
今文學派是兩漢間以儒家經書研究而形成的學派,它的出現需溯源至秦始皇的思想政策。今文經,則指漢初由老儒背誦,口耳相傳的經文與解釋,由弟子用當時的隸書(今文)記錄下來的經典。
古文經學,是經學中研究古文經籍的學術流派。與“今文經學”相對。古文經,指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的儒家經書。
2、形成方式不同
今文經指漢初由儒生口傳,並用當時流行的隸書記錄下來的經籍。
古文經指漢代前期從民間徵集或孔子故宅壁間所發現的用先秦古籀文字寫成的經籍。
3、對孔子態度不同
今文經學認為六經皆孔子所作,視孔子為託古改制的“素王”;注重闡發經文的“微言大義”,主張通經致用;以董仲舒、何休等為代表,最重《春秋公羊傳》。
古文經學崇奉周公,視孔子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師;偏重訓詁,與現實政治問題聯絡較弱;以劉歆、賈逵等為代表,最重《周禮》。
4、經典順序不同
今文經學視孔子為教育家、思想家,所以將五經順序定為《詩》、《書》、《禮》、《易》、《春秋》,由淺入深;古文經學視孔子為史學家,將五經順序定為《易》、《書》、《詩》、《禮》、《春秋》,按時間順序排列。錢穆先生認為今古文經學之爭始於利益之爭,當是定論之言。
5、興盛衰落不同
漢武帝所立五經博士皆為今文經學,今文經學長期壟斷漢代官學。後今文經學逐漸陷入了僵化和煩瑣,且又與讖緯結合,流於妄誕,西漢後期見衰。
古文經學卻不斷髮展壯大,王莽當政時一度得立學官,東漢後期逐成壓倒今文經學之勢。
漢末,古文經學家馬融、鄭玄兼採今、古文之說,今、古文之爭遂息。至清代,今、古文經學之爭再起,古文經學的治學路數為乾嘉學派和章太炎等所發揚,今文經學則為常州學派所復興,並最終成為康有為推動變法維新的理論依據
今文經和古文經的特點分別是: 今文經的經典是隸書寫成的,古文經的經典是籀文。
籀文是六國時期的文字。今文經是對漢代從師生口耳相傳,最終以通行字型——隸書寫定的儒家經典的總稱。今文經書有:施氏《易》、孟氏《易》、梁丘氏《易》、大小夏侯氏《書》、歐陽氏《書》、《魯詩》、《齊詩》、《韓詩》、高堂生《士禮》、《春秋公羊傳》、《春秋榖梁傳》、《春秋鄒氏傳》、《春秋夾氏傳》、《齊論語》、《魯論語》、長孫氏《孝經》、江氏《孝經》、後氏《孝經》和翼氏《孝經》。這些經書在傳承關係中有的亡佚了,有的與古文經綜合,有的仍然存世。古文經:漢武帝(公元前156-公元前87年在位)末年,魯王劉餘(又稱恭王,死於前128年)拆除孔子後代住宅,得《尚書》、《禮》、《論語》、《孝經》等凡數十篇,之後又在河間獻王等處,陸續發現許多戰國時遺留下來的儒家經典,這些舊籍都是用先秦古寫籀文(即六國文字)寫成的,篇章內容也與其時流行的已立於學官德隸書今文經不同,故稱“古文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