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邵可易

    中國傳統文化有易經、道家、儒家、佛家、國家五大文化思想體系。

    道家代表天,從天道觀念出發,言天道恆常。

    儒家代表人,從人道觀念出發,言人道消長,認為萬物都循著生長、壯大到消滅的發展過程,只有透過生育繁殖,傳宗續代,才能生生不息。

    佛家代表地,從地道觀念出發,言六道輪迴。

    國家代表民族國家,從國道觀念出發。言國道盛衰的原理,認為海水潮汐漲落,生物有生老病死,一個人一個家族一個團體乃至一個國家,皆存在盛衰的過程,看似身強力壯的大漢,突然因一場災病奪去生命,貌似強大的鐵桶江山,轉瞬間四分五裂,支離破碎。因此,治理國家才能使國運長盛不衰。

    易經學言整體,從宇宙觀念出發,言宇宙萬物變易的原理,它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將天地人國家統一起來研究和表述。

  • 2 # 木燚焱

    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很多呀,但並不是只有儒家與道家,它只是主要以儒、釋、道三家為主流文化,還有衍生出其他很多文化呢。

    比如文字,比如書法,音樂、武術、圍棋象棋、戲劇、建築、詩詞詩歌、國畫、中醫……還有許多工藝,象刺繡、剪紙、手工……這些都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啊,這些是需要身體力行,是行為層面的文化。

    儒家、釋家、道家這三家主流文化是道德傳承,是思想、精神觀念形態層面的認知,提供我們立身處世的行為規範和精神歸宿,是精神層面的文化。

    我自己理解呢,儒家更偏重於倫理人常,強調個人素養,是提供解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社會是由眾多的人組成的,儒家有很多人與社會之間的行為規範、行為準則。

    而釋家呢,它好象是站在宇宙中看宇宙世界,它強調原本也沒有這麼一個人一個物質的存在,更看重的是心,確切的說是精神,是形而上的。

    而道家就實在多了,它強調的是天人合一。它好像是站在地球上看世界,解釋的是人與自然的關係,人怎麼樣順應自然從而與自然和諧相處,從而符合天道,因為自然規律並不隨人的意志而轉移,人只能服從自然。

    我覺得吧,瞭解的多了就會發現,其實這三家的終極目標都是一致的,都是使人超脫,使人達到一個無法想象的目前我們已有的認知裡不存在的境界,或者說是世界。但是三家的切入點不同,提供的方法不同,就是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只是選擇的路不同,歸根結底都是要達到羅馬。

    我個人覺得儒家為成聖提供的方法框架,行為上多,精神指導不是那麼明晰,精神層面不夠時行為準則挺束縛人的,比較痛苦。釋家提供的目標很明確,提供的方法就比較模糊,需要很強大的精神去領悟,琢磨不透就不會明白。道家就比較直觀,理論和方法都貼近生活,更容理解。

  • 3 # 7546311944232

    複雜的問題精簡辦,簡單的問題公正不阿地辦,以當今現象講~已達到所謂道德雲社。遠古文明於久舊往事說來話長,儒家,道家,你家,我家~家家都有難唸的經。為什麼要這樣講,因為時代需要你的是現實排在所有人的根前時,只有你的信仰能夠克服主觀意識,客觀順應主流大社會當前核心價值觀並積極為國家為人民不段創造新進展新的文明,你就是專家。這於傳統文化與古文明哪裡來的影響個性成就不大,當今社會的理念是“法制“與舊文明教說為人“念情顧義”無論是官~商艱難成就一方……

  • 4 # 圓明肖軍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釋道三教為主,九流為輔社會各個階層也包括百家學說!儒家從孔子立教對世俗統治教化民風來說,歷代統治階層是排在主流的,對世俗影響大。釋家是外來文化是經過改造後,適應中國民風的佛學與教派多以出家修行,對世俗統治就是邊緣文化,而另一個從上古傳承而來的道家思想及道派多以超出世俗,對民風影響深遠。從歷朝統治者多以儒家教化民眾,以道佛為輔來開創多元文化,也是中華民族包融性很強的呈現,也是農耕封建時代的必然!近代從民國西化走上工業時代到現今的資訊智慧科技時代,傳統文化反而被自然科學取代,儒釋道多以哲學思想研究,而失去了古人實修實證!總之中華文化總綱來說就是養生文化,食色性也,對個體來說傳統文化是祖先留下的精神財富,也是華夏子孫傳承立於世界的獨家根源文化!

  • 5 # 一個盲人窮遊中國

    中國傳統文化,以先秦文化為主。先秦文化以諸子百家為先。諸子百家以儒家為首。儒家以四書五經為要。四書五經以易經為最。所以說中國文化最重要的是易經,最高的學問也是易經。易經就是中國文化的根本。所以它稱為百經之首大道之源。諸子百家皆源於易經。有了諸子百家,才有中國傳統文化。明白了嗎?

  • 6 # 一字出品

    還有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對於我們來講,心學是適合我們研究和學習的,既能修身養性,也能處事為人,現在媒體的發展特別廣泛,對於我們接受各種知識也是起了很大幫助,從各種文化裡找出適合自己的,進行專研和推廣,任何的文化基本就是修心,而王陽明先生的心學就是達到了這一地步。道家作為我們中國幾千年來的主流文化,一直都是中國文人的生活學習的榜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國白酒哪種香型的釀造工藝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