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老師高考課堂
-
2 # 海思XlP
2022年高考即將結束,而對高考如何選撥合適的優秀人才,又令人深思!反思當前疫情、華為晶片事件、俄烏戰爭國防需要的高科技,中國更需要高階科技人才,更需辦好未來的教育。高考是選撥人才的重要舉措,任何放棄理科的物理、化學的高考方案都是不可取的,都是阻礙中國未來高階科技人才的培養,阻礙未來高階科技的發展。
如何在高考方面選撥更好的高科技人才苗子?可基於當前“3+1+2”高考方案,再作些調整,便是更完善。其改進方案是:
一、必選“歷史”方向的仍保持“3+1+2”不變。
二、而改革重點在於:必選“物理”方向的,改為必選“物理+化學”,即將其改為“3+理化+1”,簡稱為“3+2+1”。
日本於1952年頒佈《理科教育振興法》,高度重視學校理科教育,進一步明確以科技立國,有力推動日本高科技的快速發展!
現代高階科學技術,是跨學科的,也就是其人才需數、理、化等有足夠的綜合理科知識儲備。知識單一是很難達到現代高科技要求的高度,這樣的人才是缺乏競爭力的。
美國為何高科技強悍,其實不少教育專家都認為美國的基礎教育並不一定比中國強,而是其憑其強大的國力,在人才培養終端(高等教育階段)割世界“人才韭菜”。而中國沒有這樣方實力去割世界“人才韭菜”,只能靠自己培養更多、綜合理科基礎更紮實的高科技人才!
為了中國未來高科技的發展,建議儘快實施“3+1+2”(歷史方向)和“3+2+1”(理化方向)並存的高考方案!這樣既體現對高科技人才紮實綜合理科基礎培養的需要,也體現學生個性的選擇。
要讓高考挑選出適合國家急需培養的高科技青年才子!這也是一個在重點高中從事高考備考工作多年、經歷過多種高考方案的愛國老教育工作者的心中吶喊!
黑龍江省新高考改革自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生開始實行。在2021年將採用高考、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和綜合素質評價共同構成的多元錄取機制。
考試科目的改變。保持分值不變,由以往的文理模式變成不分文理,考試科目變成語文、數學、外語加上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中選擇任意三科,即“3+3”模式。其中語文、數學、外語個為150分,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的成績按照等級賦分的要求,每門100分。
高中綜合素質評價體系的建立。對涉及的主要領域、實施主體、檔案建立、評價使用都進行可規定。尤其在對學業水平考試科目、考試型別、成績呈現做出了規範。綜合素質評價將作為招生錄取、因材施教的必要參考。
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包括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兩類。語文、數學、外語加上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共計9門設全省統一合格性考試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共計6門課程,並設等級性考試。自選三門計入高考總成績。等級性考試按照A、B、C、D、E五個等級呈現。各等級人數所佔比例一次為:15%、30%、30%、25%,其中E等級具體比例根據基本教學質量要求,命題情況個答題情況來確定,不超過5%。
考試時間。合格性考試語文、數學、外語各為120分鐘,歷史、政治、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個為90分鐘。等級考試每科為90分鐘。各科和個性考試分散在高中三年中,原則上在相應課程結束後進行,隨教隨考隨清。等級考試在高三下半年進行。外語在條件成熟時,實行機考,含口語、聽力考試。
開全開足課程,落實走班。學校要加強學分管理,加強學生生涯規劃指導,調整教學組織方式,落實走班教學,創新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