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裡花開娜姐

    大家好,看了你們的答案,基本正確。我再補充一點。日中一食是佛陀在世時,定下的戒律之一。僧人為什麼接受信眾的供養?一、戒殺。因為自耕自足,要殺很多生命,地裡面有很多蟲子,.慈悲為懷,是他們的天職,行住坐臥,都要注意不能傷害到任何微小的生命。二、為了給信眾培養福報的機會。三、因早餐是天道食,中食是人道食,晚食是餓鬼食。餓鬼的食官很細,肚子很大,又非常飢餓,所以要吃飽肚子很難,看人吃飯容易,易生嗔心。所以,眾生平等,就去除了貪慾和分別。日中一食,戒除人的貪慾,使人能清心寡慾,安心樂道。其實,人在沒有慾望的時候,體能消耗量是很少的,更何況僧人,天天打坐修行,接受來自宇宙的能量,日中一食完全可行。再者,晚飯是不少疾病和肥胖的因子。但作為世間的人,操心勞作,這樣是不提倡的,但晚飯可少吃,尤其葷食,不易消化。我身體特別不好,到了什麼程度,天天躺床上,站半小時都費勁,因沒錢治療,無奈之下,經人引導,皈依佛門。我不是為了修行曰中一食,是貧窮到連飯都吃不上,所以,曰中一食,十五年之久,近期才剛剛成了兩餐,我的心肌炎,腎、肝、脾、膽、胃、還有鼻炎、咽炎,沒吃一點藥,不是完全好了,至少每天出去,在外人眼裡,你不說,別人看不出症狀。有病一定要吃藥治療,我是情況特殊。所以對信仰我是堅定不移。

  • 2 # 二姐燕燕

    過午不食,其實是佛陀時代,佛陀對於出家人的要求。在律部中,這個名詞準確說是“不非時食”。不非時食,包含了從當天正午之後,到次日天明之前,不吃任何東西。

    僧人過午不食另一方面則是佛陀教導的三學:戒定慧 ,也稱為三無漏學,即以下三項訓練: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有些經典也將戒定慧三學分為八個部分,稱為“八支聖道”: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其中,正見和正思惟屬於慧學,正語、正業和正命屬於戒學,正精進、正念與正定屬於定學。也就是說:修習八支聖道即是在培育戒定慧。戒定慧三學是循序漸進的關係,出家人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戒掉對物質的慾念,食慾少,能減低男女愛慾之心,能得身心輕安,讓腸胃得到適當休息;

    慾望少了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易入禪定(梵語dhyana),入神定方有更充裕的時間修行悟道,培育智慧。

    過午不食對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現代人講過午不食,主要是為減肥,特別是女孩子,這個我信,如果早餐午餐都不吃的話,瘦得更快!

    也有說過午不食,飢餓療法,包治百病,也有人說過午不食,小心胃穿孔,這樣說法太極端,不認同。

    我們已經明白了什麼是過午不食了,對於僧人為什麼要“過午不食”也有了瞭解和認識。過午不食對身體會有何影響相信大家也已經清楚了,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一定要做到營養搭配,對於女孩子來說,如果想減肥的話,一定要減的安全,這樣才可以讓自己身體健康.

  • 3 # 使用者78597166942

    【闡解說明:1、“兒女們忘記了佛前常拜”:不是嫌棄我們不去廟裡給神像燒香磕頭,是說沒下凡之前經常到無極宮拜見無生老母。

            2、“你下世領天命不能反悔”:(1)每個人都有各自的“天命”,愛好神祕文化的“修行人”,都是投明師傳承“明心見性的不二正法”的“天命”。(2)沒學到“明心見性的不二正法”(無為法、牟尼寶珠),不知道什麼是“無為法與有為法”,沒有用“明心見性的不二正法”度人,就沒有履行“天命”,就是因為不能戰勝“所知障與貪慾”而反悔、忤逆了“天命”,只有下地獄了。

           3、“娘勸兒你向前為娘開船”:(1)成為皈依中天教主彌勒佛的中天教弟子,弘揚“儒釋道三教合一、佛道儒耶回五教一家的白陽佛法”,才是“為娘開船”。捐助、發放《白陽大藏經》系列書,就是“為娘開船”。(2)不能戰勝自己,在老教派死守愚忠,不認可歷史上沒有的“白陽佛法”,就沒有“向前為娘開船”。

           4、“下紅塵都貪戀不肯拉船”:(1)第一個原因是,沒有看破紅塵假相,沒有實現明心見性永不輪迴的思想境界;是因為中天教有門檻(3600學費),都妄想不想拿一毛錢就入教學到“十步修行”,這是“都貪戀、不肯拉船”的主要原因。(2)第二個原因是《中天教弟子規》很是嚴酷,讓妄想熾盛的人畏而卻步。(3)第三個原因是中天教是個沒有寺院的“家庭作坊”,無財無名,不是“名牌、知名品牌”,沒有一個名人弟子,也不是國家認可的“合法宗教”。

           5、“娘保你一家人都得超生”:(1)前提是你必須“捨身辦道”,與中天教“白陽佛法”榮辱與共,絕不半途而廢,做到善始善終。否則,你自己都不能得道迴天,也不可能讓“你一家人都得超生”。(2)你自己沒有用“唯傳見性法,出世破邪宗”的言行弘揚“明心見性的不二正法”,都沒有實現“自度”,也不能“保你一家人都得超生”。

           6、“前面站是開道後面收補”:2017年“金雞叫”之前入教拜師的,是前面站的開道功臣。2017年“金雞叫”之後入教拜師的,是收補的殘靈。

           7、“尋訪著金船來燕趙寶地”:(1)2015年8月6日之後,16開480頁的《龍華真經》與16開的《無生老母》系列書陸續發行到了“燕南趙北”,就是“金船來燕趙寶地”的標誌。(2)《白陽大藏經》系列書發行到的地方,就是有了“牟尼寶珠”的“寶地”。沒有《白陽大藏經》的地方,都不是“寶地”,因為沒有“牟尼寶珠”,都是用各種各樣的“有為法”抹殺“牟尼寶珠”的魔法灰塵。】 

  • 4 # 輝大少39885331

    據佛經說,早晨是天人吃飯的時間;中午是佛、人道吃飯的時間,晚上是餓鬼吃飯的時間。據說如此,早餐與天人同食,午餐與人同食。

    《金剛經》是最平實的經典,一開始就說到佛出去化緣,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佛不依靠人家,他自己把衣服、袈裟疊好;打水把缽子和腳洗乾淨,可見他老人家出去化緣,還是踩在泥巴地上,並沒有踏在蓮花上走路。洗足已,敷座而坐,自己把位置擺好打坐。釋迦牟尼佛的規矩,飯後打坐入定,坐到申時,大約下午三、四點。所以,所有佛經的對話都是下午三點以後的紀錄。研究佛的戒律要仔細研究“觀佛三昧海經”,佛的生活,佛的教化,平常得很,不像我們後世把他塑造得頭頂上放光,腳底下踩蓮花,一天到晚放光,戴個電燈泡一樣,多難受呢!

    為什麼要“過午不食”呢?有沒有道理呢?有絕對的道理。中中國人有很多毛病都是吃出來的。中中國人最注重吃,尤其鄉下,我小時候與父母回老家作客,親戚們都生怕你餓著,端著飯碗給你添飯,他們怕你不好意思站起來添飯,眼睛盯著你的碗,你剛一吃完,立刻又給你扣上一碗。主人家就是勸你多吃飯,中中國人是講究吃的。飯都捨不得給吃,那還叫請客啊?所以,要命啊!主人注意你,這一碗飯,你剩下了沒有禮貌,硬塞進去,腸胃不舒服。後來搞得我飯一吃完,就趕緊把碗往桌底下塞,連忙說謝了謝了,實在吃不下。逢年過節更不得了,現在成年人都怕過年了。

    中中國人以農立國,講究吃飯。其實一個人身體真正需要做燃料、能量的飯量只有半碗,如果吃三碗,其餘兩碗半都浪費了。有許多消化不良的渣子,變成大便排洩出來,還有許多是供給了身體內的蛔蟲、細菌等。

    中中國人喜歡吃,腸胃都吃壞了,而很多病都是腸胃堵塞,中氣不足所引發的,要少病就得使腸胃健康。修行的僧人們受持戒律,過午不食,是為了不落昏沉,頭腦清明,乃能勤修佛法乃至證得菩提。但是戒律也不是一概而論,像以前禪宗一些寺廟裡幹力氣活的僧人是不受此戒的,不吃東西沒有力氣嘛。因而寺廟有些戒律亦是可通達運用的,佛法無邊,八萬四千法門亦都是方便法門,但學佛也是需要有好身體的。

    我們一般的普通人,我認為要腸胃健康,當然平時不可暴飲暴食,一星期斷食一兩天,對身體是有極大益處的。

  • 5 # 大象愛養生

    佛教有八戒,一戒殺生,二戒偷盜,三戒淫邪,四戒妄語,五戒飲酒,六戒著香華,七戒坐臥高廣大床,八戒非時食。這裡的第八戒就是非時食,即過午不食。

    早起諸天食,日中三世佛食,日西畜生食,日暮鬼神食。佛教認為過了午時再進食那就是畜生食和鬼神食。所以有過午不食的說法。

    在我們普通人的生活習慣中,也有說法叫早餐吃好,午餐吃飽,晚餐吃少。所以晚餐在我們的生活習慣中,存在的價值是比較少的。人們每天所需營養,在早午餐時已可基礎滿足,而晚餐就像闌尾一樣,可有可無。其實這跟佛教中的說法是不謀而合的。

    人的貪慾最開始是從貪食開始,溫飽思淫慾,一旦人過於飽腹,容易造成慾望的迅速疊加,對精神領域和事業追求上都會減緩或者停滯,而會更多的貪圖享樂色情淫邪等。所以佛教讓僧人保持稍微飢餓的狀態,也會減少不該有的貪念,更利於修行。

    另外適當的飢餓也能減少糧食的損耗,會讓人懂得感恩糧食的賞賜,會讓人更珍惜食物的美好,更尊重世間萬物,更尊重大自然。所以過午不食的習慣非常值得推崇。

    而很多僧人和道士堅持過午不食的習慣,給我們呈現出來的是健康、長壽的精神狀態,體形上也未有我們想象的消瘦和脆弱,所以完全不用擔心對我們身體有不良影響。既然你有這樣的想法,不妨也嘗試一下,看看有什麼不同的體驗吧。

    不過,前提條件是你的身體健康,抵抗力正常,若本身存在氣虛血弱或重疾等問題,還是要先把自身養好再來嘗試吧。

  • 6 # 有書快看

    一、

    過午不食一詞實際上源於佛陀時代,是佛陀為出家比丘所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過午不食正確叫法是“不非時食”,意思是說超過了規定的時間不能吃任何東西,即從當天正午到次日黎明是禁食的。

    過午不食中的“午”並非單指中午12點,而是根據各地經度不同,以當天太陽正午中照為標準,所以各地並沒有統一的準確時間。

    佛教認為:清晨是天食時,即諸天的食時;午時是佛食時,即三世諸佛如來的食時;日暮是畜生食時;昏夜是鬼神食的時候。

    在佛教經典《增一阿含經》裡曾有記載:有一位名叫迦留陀夷的長老,曾在落日後著衣持缽,入城乞食。行至一位長者家,家中孕婦聽聞是出家的修道者乞食,便善良虔誠地拿出飯食想要惠施予他。卻不想這時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夫人出門看見長老極黑的面板,嚇了一跳大呼看見了鬼。經此一遭,動了胎氣,腹中的胎兒竟夭折了。

    《摩訶僧祇律》裡也有世人譏笑出家比丘吃夜飯,尋常人家尚且不吃夜飯,這是僧人壞了沙門的戒規。由這些因緣,佛門便立下了過午不食的規矩。

    二、

    不僅這樣,佛門講究禁慾,食而知足知量也是減少個人欲求的一種修行。

    在如本法師所著的《佛學問答》裡明確了過午不食的六點好處,更印證了對禁慾持唸的認定:一則食慾少,能減低男女愛慾之心;二則身心輕安,讓腸胃得到適當休息;三來易入禪定;四來有更充裕的時間可修行悟道;並且食慾淨欲於解脫;最後還因三世諸佛皆依過午不食,故而佛陀定製之。

    不非時食也叫做齋,持齋即為受持齋法不違越,是佛門弟子的重要修持。對於出家弟子而言,是相信正道的聖人不會違背佛陀教誨,破壞佛制的。而過午食則是破戒,助長貪念,會墜入輪迴,久受大苦,所以僧人都會嚴格執行。

    不過在現代醫學看來,過午不食還是存在潛在的健康風險的。過了中午不吃任何事物,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進食,兩餐相隔時間過長,胃內缺少食物中和胃酸,多餘的胃酸會損傷自身,還易形成低血糖,導致應激激素濃度的升高、大腦供應不足等等。影響免疫功能不說,還會增加心臟疾病的患病風險,影響腦力工作者的工作效率,嚴重者引起胃炎、胃潰瘍等病症。

    人體內消化酶的分泌有早、午、晚的規律性,一餐所攝入的食物消化時長在4-6個小時,一日三餐剛好符合人體消化規律。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現代人夜晚也會正常工作和娛樂,甚至許多人還會熬夜,並且現代人與古人所處環境不同,工作、學習壓力,腦力、體力的消耗要求人們合理吃飯,所以過午不食並不能支撐大多數現代人的生活。

    三、

    實際上古代僧人也並沒有完全過午不食,為了誦經打坐不打瞌睡,他們經常會飲茶。寺院裡供應的茶多是茶羹,是將蔥、姜、棗、橘皮、茱萸和薄荷等物放在一起煮好後才會飲用,大大增加飽腹感。

    在漢地寺院,還一直延用勞作的傳統,禪宗有“一日不勞作,一日不得食”的話印證。過去的年代裡,寺廟要開墾附近荒地以維持日常生活,墾荒、種地、收割都要靠院內僧人,多數會在晚上供應一頓“藥食”,彌補因為勞動量太大而損失的體力,不過這不算用餐,而是防止患病的藥飲。

    許多人想要通過節制進食達到減肥或是調理健康的目的,但一定不可盲目效仿不非時食的做法,按時且有節制的用餐才是最健康的。刻意節食不僅不會瘦身,反而會因為長時間的飢餓觸發人體內的調控功能,加強對早餐和午餐的吸收,降低代謝率,將能量轉化為脂肪,反而收穫了與預期相反的效果。

    從養生角度看,減少熱量的攝入是有利於人體健康的。晚餐吃的過多,胃部始終處於飽脹感,刺激大腦神經,不單影響睡眠質量,往往還多伴隨失眠、多夢的發生。無法立即控制食量,可以嘗試逐日遞減,以形成少食的習慣。

    飢餓時過分吃,不餓時強行吃都是不正確的。至於過午不食更是要因人而異,不要勉強,量力而為哦。

  • 7 # 九命白妖

    僧人過午不食應該是以訛傳訛的誤傳。唐朝的和尚,晚上唸經餓了,會以茶點充飢。中國的茶道傳入日本,其實是和尚們傳過去的。也曾看過民國某和尚寫的回憶錄,祠廟晚上備用煮熟的紅薯類方便食品食品,和尚們餓了都可以去吃。年老體弱以及生病的和尚,晚上也會吃些稀飯類易消化的食品。不過和尚們管晚飯不叫晚飯,叫藥石。意思他吃的並不是飯,而是吃的藥。

  • 8 # 了不迪

    佛教把食分好幾種 , 一種叫段食 , 分段吃 , 早餐、午餐、晚餐, 分三餐吃,叫段食。這是符合生理需求的。

    第二種叫觸食,眼能看見顏色,也可以說接觸顏色,那麼就說眼以色為食物。按照這個邏輯可以說,耳朵以聲音為食。

    第三種叫識食,這個就很玄乎了。上面的段食對應的是肉體,物質生活;觸食針對的是六根,也就是佛教說的第六識、第七識。而識食針對的是第八識,說的是人死的時候還有一口氣,那口氣一出人還沒有死,那口氣就叫命根氣,人在這個時候產生的想法就叫識食。

    佛教又把食的時間分了四種。

    天食時,就是清晨,諸天吃飯的時候。法食時,也就是中午, 諸佛吃飯的時間。畜生食,就是太陽落山的時間,畜生吃飯的時間 。鬼神食時,也就是半夜, ,鬼吃飯的時間。

    佛教說過了中午就不吃飯了,叫齋。齋是一個法門最初的齋法 , 是一日不食。 後來釋迎牟尼把過午不食規定下來,叫齋法。 現在很多人認為吃素不吃葷就是吃齋。其實吃素不吃葷 ,叫素食, 不是齋食。

    齋食就是過午不食。因為學佛的人要禪定, 要由戒生定。禪定需要身體執行, 不吃食,餓了, 身體就會虛弱 ,心也難定。吃多了的話 , 又會使人貪睡 。而且,佛家認為營養過剩會勾起性慾這都不利於修行。所有才有了過午不食的說法。說白了,這個說法,為的就是好好修行。

  • 9 # 有書課堂

    過午不食叫做齋,持齋就是受持齋法而不違越。

    是佛陀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

    在律部中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

    也就是說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這個時間就是在正中午以後到次日黎明之前,這段時間是不允許吃東西的。

    佛教認為:

    清晨是天食時,即諸天的食時;午時是佛食時,即三世諸佛如來的食時;日暮是畜生食時;昏夜是鬼神食的時候。

    所以僧人過午不食。

    僧人過午不食另一方面則是佛陀教導的三學:戒定慧 ,也稱為三無漏學,即以下三項訓練:

    1. 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2. 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3. 修慧--培育智慧。

    戒定慧三學是循序漸進的關係,出家人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戒掉對物質的慾念,食慾少,能減低男女愛慾之心,能得身心輕安,讓腸胃得到適當休息;

    慾望少了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易入禪定(梵語dhyana),入神定方有更充裕的時間修行悟道,培育智慧。

    所以三世諸佛皆依過午不食。

    過午不食對身體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現代人講過午不食,主要是為減肥,特別是女孩子,這個我信,如果早餐午餐都不吃的話,瘦得更快!

    也有說過午不食,飢餓療法,包治百病,也有人說過午不食,小心胃穿孔,這樣說法太極端,不認同。

    這些年只要一說到減肥和健康,總有一杆人趨之若鶩,例如辟穀,還有斷食療法,辟穀我不曾參與過,也不太瞭解,沒有發言權,但我曾親歷斷食療法。

    七日斷食療法,也不是七日完全不吃東西,而是在教練的帶領指導下,循序漸進,從第三天晚上開始完全斷食。

    直到七日結束,期間可以喝紅糖水,一開始心理上確實有點恐懼覺得會承受不了,剛開始全斷時也確實有些難受,到了第五天開始已經沒多少餓的感覺了。

    第八天開始從喝米湯開始慢慢恢復正常飲食。

    七天斷食下來確實讓我瘦了幾斤,除此之外在以後很長的時間我都沒感覺到宣傳中的其它神奇效果,反而讓我忍受了將近一個月的脹氣之苦。

    斷食完全破壞了胃腸的規律,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用了遠比七天多得多的時間去調整,調整好後,體重又上去了。

    過午不食比較適合古人,因為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好比我現在夜裡十一點多了還在碼字,晚上六點半吃的晚餐,早已經覺得餓了,這段時間天氣寒冷早上我大約九點才起,如果過午不食的話那是要餓20個小時。

    胃在餓和飽兩個極端環境下,怎麼可能會好,如果真的有胃病,胃穿孔也不是危言聳聽。

    身體機能正常運轉熱量來自食物,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晚上只要沒有睡覺一樣要消耗熱量,也要維持體溫和免疫功能,大腦活動也還在活躍,即便睡著了,總還要呼吸和心跳,只是熱量消耗少了很多。

    兩餐之間時間太長也不利於血糖穩定,低血糖會導致應激激素濃度升高,多次反覆出現低血糖可能導致患者腦組織細胞受損,嚴重者還會導致腎、心臟等重要臟器造成損害。

    可見,飢餓療法不是包治百病,可能還會餓出病來。

    不可否認有些疾病確實是吃出來的,如三高。

    從防治的的角度來說也不是過午不食,而是減少熱量攝入,才是正確的。不是有這樣一個比喻嗎,早上皇帝餐,中午平民餐,晚上乞丐餐嘛。

    營養學家範志紅也批評過“過午不食”的飲食方式,認為並不具備宣傳中的好處,反而弊端頗多。

    所以該吃就吃吧,我們畢竟是凡夫俗子,合理而有規律的飲食。

    時代發展到今天,吃,早已不是為填飽肚子,還能讓你體驗到溫情、幸福與文化。

  • 10 # 文心無愧108健康達人

    個,後者為1170000個。

    過午不食減肥方法,就是在午飯之後,堅決杜絕任何進食,以及任何含糖飲料。

    渴望減肥的人把“過午不食減肥法”奉為福音,但在“過午不食減肥法危害”的摸索網頁上“過午不食的壞處,別為了減肥毀了自己的健康”、“過午不食減肥法對女性身體都有什麼傷害”這樣的標題字眼又頻頻出現。

    僧人為什麼要“過午不食”?“過午不食”究竟是好還是壞,對身體會有何影響?

    我們把這個問題分為兩個部分來回答:

    (一)、僧人為什麼要“過午不食”?

    (1). 什麼是過午不食?

    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比丘制定的戒律。在律部中正確的說法叫“不非時食”。也就是說不能在規定許可以外的時間吃東西。

    “非時”是指在太陽到正中午後,一直到次日黎明,這段時間不允許吃東西。

    (2).什麼時間是“午”?

    正中午指的不是中午十二點。

    午時,中午11點到13點之間,此時太陽升到正中天(古人用十二時辰表一晝夜)。“過午不食”是指過了每天中午13點後就不吃東西了。

    如果真的發心過午不食的話,需要查詢正午的時間,因為時區不同,每個地方正午的時間也不同。

    (3).為什麼要過午不食?

    “過午不食”是一種"持齋”。

    因佛陀在世的時候,曾因有位弟子傍晚託缽,嚇壞一位孕婦,導致流產;又因一天兩次託缽,佔用了弟子學佛修道的時間,從此戒律規定過午不食。

    這與印度當時的社會背景密切相關。印度的出家僧侶,無論信仰什麼宗教,都是託缽乞食的,並且不論葷素,並大都實行不非時食,佛陀創始的佛教也是入鄉隨俗,以免他人產生反感。

    在迦留陀夷尊者夜晚乞食,引起居士譏嫌後,就制定了佛制比丘不非時食戒。戒律上,於食分時非時,正午以前為正時,以後為非時。時者宜食,非時者不宜食。

    簡而言之,僧人“過午不食”是一種修行,一是戒律規定不非時食,二是為了節省時間,努力修道,而且據相熟的佛教人士心得“腹中空,坐念空,易禪定”。

    (二)、“過午不食”對身體會有何影響?

    僧人的妄念少,很少從事體力勞動,體力消耗少,經年累月打坐修行,心清淨,所以僧人“過午不食”不容易餓(佛教言:餓是因為妄念紛飛,消耗所致)。

    僧人的過午不食是配合有序的修行進行的,修行的好僧人甚至可以辟穀(辟穀是指一定時間內完全不吃五穀雜糧)。

    普通人沒有進行持續有效地修行,你的精神和身體沒有經過修煉,你也效仿高僧過午不食或辟穀,出了問題別人恐怕會說那間寺廟是邪廟,那些僧人是在宣傳邪教,你豈不是汙衊了佛教?

    其實古人的養生之道便是過午不食,其實這是比較適合古人的方法,因為古人早上4、5點起床,太陽下山天黑了晚上6、7點就休息。

    過午不食減肥法有的科學之處,中醫說過午不食能保持頭腦清醒、清心寡慾,身心俱得,輕利明快,但以現代人日夜顛倒作息習慣,過午不食這種飲食不規律的方法導致胃病的例子不勝列舉,而胃本來就不好或生病虛弱的人更是要慎用這種方法。

    總之“過午不食”是有利於僧人修行的一種戒律,對普通人總的來說是弊大於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旅居生活,能否談談大家各自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