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試探人間道

    這個問題一出,恐怕又會有一波噴子開始噴“中國技術落後,沒有能力研發主動防禦系統”、“軍費全被貪汙了,哪有錢裝備”云云。但我要首先強調一點,沒有向公眾展示不代表沒有裝備,沒有裝備也不表示沒有能力研製。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先來解釋一下什麼是“戰車主動防禦系統”。

    主動防護系統分為軟殺傷和硬殺傷兩種。軟殺傷主動防護系統主要是透過光電、紅外對抗等手段來干擾、誘騙來襲導彈,使其不能瞄準或偏離目標。是在電子對抗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根據對抗技術的不同可以分為煙幕遮障式、假目標誘騙式、光電干擾式等幾個種類。要展開來詳細說的話那就長了,因此不再贅述,有興趣可以自己百度。但很明顯這種防護系統對於傳統武器(如火炮)的對抗能力十分有限,成本也較為高昂,因此沒有得到大範圍的列裝。目前佔據主流位置的硬殺傷主動防禦系統使用微波雷達搜尋目標並跟蹤判斷,而後透過發射對抗彈藥摧毀或改變來襲彈藥的的軌道來消除對車輛的威脅。理論上說,只要技術先進,系統足夠可靠,便可以防禦除地下以外的一切打擊。

    1980年代初,蘇軍研製了全球第一種相關係統,代號為“鶇”,可以用於老舊的T-55A坦克。這類早期系統的主要缺點是探測不夠可靠,存在錯判、漏判、反應速度過於緩慢的缺陷。此後研製的“畫眉鳥”系統則透過多普勒雷達定位來襲彈藥,有了顯著的改善。該系統通常在距離坦克7米處完成攔截。目前,美國、俄羅斯、德國都研製了相應的坦克主動防禦系統。它們的工作原理大同小異:坦克上的雷達或光電探測器不間斷的搜尋探測,在發現飛向自己的敵方反坦克彈藥(導彈或火箭彈)時,轉入跟蹤狀態,並在適當時刻發射攔截裝置——通常是一枚帶有炸藥的攔截彈,在敵方彈藥命中自己之前將其炸燬。與更早一些出現的被動防禦系統(例如干擾對方觀瞄裝置的防禦系統)相比,主動防禦系統的效能更佳,可防禦的武器型別更多。有了這類系統,坦克裝甲車的防禦能力大增,甚至可以適當的減少裝甲重量,從而實現整體減重。有代表性的有美國雷神公司的“瞬殺”、俄羅斯“競技場”“窗簾”、德國“阿維斯”、以色列“獎狀”等

    這類防禦系統最大的難點,在於快速準確的定位來襲彈藥。系統的反應速度必須非常快,因為從發現到攔截可能不到一秒的時間。這使得相控陣雷達等最先進的探測技術,登上了坦克這一古老的平臺,因為只有這類技術才可以保證快速探測跟蹤高速目標。而中國在2016年5月11日至13日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國際國防電子展覽會上,曾經展示過類似的主動防禦系統,因此中國“沒有能力研發主動防禦系統”的言論可以就此打住了。至於為什麼沒有批次裝備,可能有以下幾點理由:1. 中國99系列主戰坦克面世時,已經裝備了“軟殺傷”原理的被動防禦系統,能夠直接干擾敵方的觀瞄制導裝置。2.此類系統技術複雜,成本高昂,可靠性存疑3.發射的攔截彈藥會對伴隨坦克行動的步兵產生較大的威脅4.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中國近期發生大規模地面裝甲會戰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並不那麼迫切,畢竟中國軍隊花錢的地方還有很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京東工作到底是什麼樣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