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朗月明軒
-
2 # 屈可伸先生
人性從理論上說無善惡之分,本質上是中性的,是自然性和社會性的統一體,但從現實上看卻表現出善惡之分,因為受到社會環境和主觀情緒的影響,所以要防止與減少錯誤的思想和行為發生,必須不斷提高認識與學會調控情緒。由此看來,唐太宗釋放死囚回家探親,就是喚醒與滋養人的本性並矯正與導向善性,體現了皇帝的高深認識、寬容大度和卓越遠見,從而大大的超越了時代和階級的侷限。
白居易《新樂府》也曾提到過“怨女三千出後宮,死囚四百來歸獄”,兩件事都是為唐太宗歌功頌德的,但這兩件事歷來有爭議,令人懷疑事件的真實性,尤其後者,歐陽修在他的《縱囚論》說得很透了,清代大儒王夫之分析得也很到位。
本人也比較傾向於這二位名仕大儒的觀點:1.死囚如果不回來也是死路一條,而且很可能會落個滿門抄斬,太不划算。所謂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地方官員也有監視死囚與家人的責任,戶籍與連坐制度很完善了,弄不好還會株連九族。2.死囚無路可走,如果回來受死反而有機會被赦免,這也許是提前達成的協議,橫豎是一死,回來或許還有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