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咔咔啊

    1、高適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於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諡號忠。

    2、岑參

    岑參(約715年—約770年),荊州江陵(有爭議)人,唐代詩人,被譽為邊塞派詩人,與高適並稱“高岑”。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

    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及第,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任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後在天寶末年封常清任安西北庭節度使時任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時,曾任嘉州(今四川樂山)刺史,故世稱“岑嘉州”;約大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享年約五十六歲。

    3、王昌齡

    王昌齡 (698—757),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邊塞詩人。

    王昌齡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30歲左右進士及第。初任秘書省校書郎,而後又擔任博學宏辭、汜水尉,因事被貶嶺南。開元末返長安,改授江寧丞。被謗謫龍標尉。安史亂起,被刺史閭丘曉所殺。

    4、盧綸

    盧綸(739年—799年),字允言,河中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唐代詩人,大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寶末年舉進士,遇亂不第;唐代宗朝又應舉, 屢試不第。大曆六年,經宰相元載舉薦,授閿鄉尉;後由宰相王縉薦為集賢學士,秘書省校書郎,升監察御史。

    出為陝州戶曹、河南密縣令。之後元載、王縉獲罪,遭到牽連。唐德宗朝,復為昭應縣令,出任河中元帥渾瑊府判官,官至檢校戶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盧戶部詩集》。

    5、李益

    李益(約750年—約830年),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唐代詩人。大曆四年(769年)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年)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出名,擅長絕句,尤其是七言絕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普50寸4k電視機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