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翻開歷史書

    首先我想說的是:殲-20是標準的四代隱形戰機、是全球最先進的戰機之一。目前世界上能夠把第四代戰機列裝起來的國家只有三個:中、美、俄,戰機型號分別是:美華人的F22、F35、我們的殲-20以及俄羅斯的蘇57。

    殲-20

    其中殲-20從首飛到服役僅僅用了7年時間,比美國的F-22A戰鬥機少1年,比俄羅斯的蘇-57戰鬥機少3年,研發速度更快。不過從目前來看:蘇57並不是一個成熟的產品,也並沒有大量的列裝俄軍。

    殲-20隱形戰鬥機首架技術驗證機是在:2011年1月1進行的首次升空飛行測試。後來經過不斷的改進、完善,最終在2017年—2019年之間正式列裝部隊了。

    目前關於殲-20到底生產列裝了多少架沒有一定的定論,有人說不到100架、有人說已經超過了150架。不過這屬於軍事秘密,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事情。

    從目前官方爆出的資料來看的話,殲-20無疑是非常優秀的,例如:殲-20飛機機身長21.2米,高4.69米,翼展13.01米,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0馬赫。

    殲-20還有著先進的航電系統、完善的電子對抗能力、隱形效能也是非常優秀的等等。根據試飛員們的描述:殲-20是屬於“資訊在眼前,操縱在指尖。”

    殲-20戰機已經突破了傳統飛機的概念,它是一部集資訊交匯、資訊傳輸、資訊處理於一體的智慧化平臺。當然了,這只是我們單方面的描述而已,很多人肯定覺得不太準確或者有水分等等。

    但是我想說的是,我們從二代機、三代機只能靠進口蘇俄的產品來仿製,到現在造出了自己的四代機殲-20。不得不說的是:我們在戰鬥機研發、生產方面取得了質的飛躍,這是一個誰也無法否認的事實。

    那麼為什麼我們殲-20的首飛一直到最終的服役列裝,速度比美華人都還要快呢?這裡面到底有什麼玄機呢?

    前面分析過了:我們殲-20戰機的首飛到列裝軍隊比美華人的F22還快了一年多的時間。很多人肯定有點疑問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我來簡單地分析一下:為什麼我們殲-20列裝速度比美華人快,原因到底在哪裡:

    原因一:後發優勢還是一個巨大的優勢

    關於這個優勢我想大部分人還是能想明白的。凡事首創肯定是難度最大的,然後二次創新、二次改造的難度就會小一點了。

    很多人會說:人家首創了之後肯定會封鎖一切技術引數的,不過我想說的是:封鎖不代表完全沒有訊息出來、不代表就看不到任何一點情報了。

    多的我就不說了,我只想說一句話:彷彿原子彈的研製上面我們也是最快的。

    原因二:中國的技術和經濟實力已經今非昔比了

    遙想當年海灣戰爭的時候,美華人用F117隱形戰機來轟炸伊拉克的防空設施、用各種先進的武器參與戰爭等等。那個時候的我們真的是有點驚慌、有點難看的、甚至是有點無語的。

    大家不要忘了,90年代初期的時候我們家的戰機大部分還是二戰機——殲8系列的產品,三代機根本就沒有大規模的服役。

    可是進入新世紀以後,我們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製造業水平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以及質的飛躍。現在不光大量地列裝了三代機,還能夠迎頭趕上四代機,不得不說——我們的國防軍事的綜合實力提升了。

    我們正是有了經濟上的大量投入、科技上的巨大飛躍才能夠把四代機造出來、用起來、趕上差距。

    原因三:殲-20也許還不夠完美,但是不得不快速列裝——形勢比人強

    美華人研發F22的時候,其實他們最大的競爭對手蘇聯已經基本不存在了。

    這樣一來,當時美華人已經有B2隱形轟炸機、F117隱形戰機以及其他先進的戰機在手,他們是一點都不慌、一點都不緊張的。也許美華人制造和列裝F22的目的是要具備碾壓任何對手的能力而已。

    可是反觀我們面對的形式就完全不一樣了,我們周邊已經大量部署了四代隱形戰機了。另外我們周邊的安全形勢也不容樂觀,美華人以及美國的盟友們在我們周邊那是一刻也不會消停的。

    此時我們迫切需要迎頭趕上,從而讓美華人不具備碾壓我們的強大優勢。於是乎,在極端迫切的形勢之下,殲-20的研製、試飛、列裝當然一定要快了。

    很多人肯定會說殲-20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缺點、很多人還會說:殲-20不一定是F22的對手等等。

    可是我想說的是:有總比沒有強、難道真要用殲-11去對付美華人的F22嗎?

    我還想說,殲-20即使不夠完美、效能沒有大家想象的那麼強悍,但是誰也不能否認——我們已經有了四代隱形戰機了。

    原因四:殲-20還處在不斷地完善之中

    一款戰鬥機能不能快速服役、快速列裝、大規模的生產,往往有一樣東西很重要——發動機。

    發動機往往是一架戰機的核心所在,發動機關係到了作戰半徑、航程、機動性以及空中格鬥能力等等。

    相比於殲-20,美國的F-22A運用了最新的發動機F-119。這是美國當年專為F-22研發,他的推力達到了15.5噸,而在此前美國研發的推力最大的戰鬥機發動機也不過12噸多的推力。

    一款新發動機的研發、實驗、定型、量產那是需要長期的測試的。再者,F-119發動機使用了二維向量技術,這也是美國首次探索戰鬥機推力向量技術等等。

    反觀我們殲-20上面使用的WS-10B發動機和AL-31FN 發動機,都是已經在殲-10、殲-15等戰鬥機上成功應用的型號,屬於成熟產品了。

    當然,這兩款發動機也都不是殲-20的目標發動機,真正適配殲-20的發動機是未來的WS-15發動機,不過該發動機目前還在研發階段,尚未服役。

    不過我們還是一貫堅持“生產一代、列裝一代、研製一代和預研一代”的思路,也許未來的殲-20會有更大、更新的突破。

    最後總結一下:為什麼我們的殲-20能夠快速列裝呢?原因無非是:

    1、我們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已經能夠快速研製四代隱形戰機了。

    2、我們並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看見了別人吃螃蟹以後,我們當然吃得快一點了。

    3、美華人的四代隱形戰機的成功列裝給我們造成了很大的戰略壓力,形勢比人強、不快都不行。

    4、殲-20有些地方還是運用了一些成熟的部件,這樣列裝起來速度就會快很多了,例如發動機。不過我們也是處在一個邊列裝、邊完善的階段的。

    最後的最後我想對某些人說一句話,殲-20也許並不完美,但那是我們自己的殲-20;美華人的F22就算再厲害,可是那是人家的F22。殲-20永遠是用來保衛我們的,F22有可能是來攻擊我們的。

  • 2 # wxy5202008

    1.中國科研人員比外國的更能吃苦,拋小家為國家加班加點的付出,

    2.世界上2個國家的人最聰明,一是華人,二是以色列人。

  • 3 # 歷史觀察哨

    中國保持了韜光養晦,獨立自主,才能厚積薄發!

    很多國家發展都是從輕工業開始,有了技術積累才開始慢慢向重工業發展,但是中國不同,新中國剛成立就面對世界頭號強國,美國的嚴重威脅。新中國剛成立,我們集中精力發展的就是保命的重工業,從鋼鐵冶煉,化工,到飛機和汽車製造,為後來殲20一飛沖天打下堅實基礎。

    菲律賓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承接美國的輕工業轉移時,過的舒舒服服,資本一撤留下一地雞毛,保命的重工業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

    當時赫魯曉夫提出,蘇聯有核武器就行了,蘇聯會保護中國。長波電臺中蘇共同使用,蘇聯幫你造就行了,不用你親自造。當時可能我們會舒服一段時間,但是如果同意蘇聯的做法,那就是徹底摧毀了中國的軍事工業。就不會有現在軍事裝備井噴式發展。

    沒有開國領袖的高瞻遠矚,就沒有今天中國科技大爆發,中國就會落到菲律賓的下場,沒有自己獨立建立的工業框架,外資一撤,立刻坍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菜雞輔助王者玩家要練哪個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