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是趙帥鍋
-
2 # 一個好人
時代變了,殖民地的意義也跟著變了。
開始是農業手工業社會,主要問題是歐洲人多,地少,物產稀薄,所以要跑去搶殖民地,搶土地,找奴隸。
德國崛起的時代,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代,機器,流水線的廣泛使用,使得第一產業重要性大幅度下降,國家的基礎,是鐵和貿易。澳洲,加拿大這樣的殖民地,經濟發達,但那裡的人不好管。非洲緬甸這類的殖民地,人少地窮,提供的原材料工廠用不過來。這裡的人又窮,啥也買不起,那時候人道主義開始出現,佔了他們的地還得注意吃相,確實是意義不大。
後面德國也改主意了,因為英法這些老牌帝國開始耍流氓,關上國門自己玩,不跟德中國人做生意,德國立馬就開始去非洲搶地了。
多說一下,現在還是全球化的時代,政治正確相比百年前更加的突出,強國只看利益,普遍的不愛要土地了,反而是殖民地想再成為殖民地。例如菲律賓,幾個破島,還一億窮光蛋,原來想留在美國,美中國人讓他們趕緊獨立。現在還說過可以併入中國,想的美,老老實實獨立著,提供菲傭就行了,並進來誰給你出建設的錢。國家確認了跟俄羅斯的邊界條約也是此理,東北都因為冷,人少不發達,大家都往外跑了,再來個外東北,誰去那住,誰出錢開發
-
3 # 歷史深度揭祕
其實大多數德中國人對殖民地關切是可以理解的,德國那幾年經濟發展的太好了,而領土畢竟還是很小,他們需要大片的殖民地去採購原料和傾銷產品。就是說那些年德國什麼都不缺了,就缺原料產地和市場,他們當然會對殖民地非常感興趣了。很可惜的是犯了眾怒,一戰被打趴下了。不是德國不需要殖民地,而是來晚了,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殖民地都被瓜分了,德國應該搶殖民地,不過不應該搶英法的,而是搶葡萄牙西班牙的殖民地,這兩顆牙加起來也遠不是德國的對手,以後實力越來越強的時候再和英法死磕。
首先德國統一的時候 ,殖民地基本上瓜分完畢 ,剩下的都是開發成本比較大的了。 打下的殖民地不僅沒有收益 ,還得往裡投入 。其次俾斯麥的想法是德國推法國,去海外擴張 ,這樣使得法國必然要組建強大的海軍 ,使得英法矛盾激化 ,這樣德國就可以在英法之間左右逢源。德國沒撈到多少殖民地,而這些殖民地又沒有多大油水。比如西太平洋龐大島群,經營起來對德國這個大陸國家來說是太費勁。不如把精力花在就近擴張上。所以一戰前德國的疆域在西歐是最大的。
什麼不要殖民地,就是秦國丞相範睢的遠交近攻,佔領身邊的土地,而不是太遠的。事實發展正是如此:英法的遠洋殖民地最後紛紛獨立,俄美就近擴張的領土都保住了,德國看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身邊擴張。俾斯麥是莊園容克,他不理解新興工業資本對原材料來源和商品傾銷市場的渴望,所以德意志的統一是不可避免的,對外擴張戰爭也是不開避免的,因為世界市場已經被英法美等先發工業國家給排他性壟斷了。
相反我更覺得德國在海軍上的投入還不夠,海軍就是這樣,先期是無底洞,比拼的是國力,看誰先熬不住。只不過英國對德國的國力差距並沒有向現在的美國那樣一國超強,所以兩次大戰和軍備競賽也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盡,把霸權拱手相讓美國。英國在近代史中最早崛起,率先搶佔了好的殖民地(如礦產豐富地區、交通要道等),然後才是法國他們去撿漏。西班牙儘管崛起得更早,但他主要是掠奪金銀,對近現代工業發展沒有任何好處。就像門面房一樣,英國佔的都是市口最好的,法國只能佔次一點的,西班牙儘管來得早,但他開網咖,前期生意很好,但隨著未成年禁止上網和家庭網路資費降價,沒人去網咖了,生意自然差勁。
英國經濟學家亞當斯密18世紀中就提養殖民地,比從殖民地獲得的利潤多。所以美國獨立才那麼容易。高曉鬆說過美國獨立戰爭根本不算什麼戰爭。規模至小,就跟鬧著玩一樣。所以英國殖民地只要想獨立,就基本可以獨立。看看印度的甘地,坐著就可以獨立了。英國只是要維持海上貿易就行,獨立隨便。卑斯麥只是受亞當斯密影響而已。
如果普魯士德國按照俾斯麥的思路走下去,多煉內功,少使外力,等待時機,德國是有大翻身機會的。19世紀末,英法兩國為了爭奪非洲,雙方也曾劍拔弩張,而沙皇俄國的老大帝國之態,也在20世紀之初顯露出來。只要不招惹英國,德國是有機會修理法、俄的。只是貪婪愚蠢威廉二世的搞砸了這一切。
-
4 # 夏目歷史君
而鐵血宰相俾斯麥卻提出了不同的觀點,他覺得殖民地是個累贅。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俾斯麥的話是對民眾說的,他是在為德國拒絕搶奪殖民地找理由。德國的真實理由當然是懼怕與英法開戰,但這種事不能告訴民眾,否則會出現未戰先怯的情況。俾斯麥提出的這套理論的核心目的,就是為德國的做法提供一套解釋。
雖然俾斯麥提出理論的目的有些不單純,但如果我們仔細思考的話,會發現俾斯麥的理論本身並沒有太多的漏洞。
而要知道,殖民地大多都位於貧窮落後的地區,所以單是建築費用就需要一大筆,更別說後續還有不少的維護費用。
再說,在建設好殖民地後,雖然不需要對被殖民者多好,但至少要保證他們的居住還有吃飯問題,這又是一筆龐大的開支。
有些殖民地蘊含豐富的自然資源,殖民者可以通過開採資源的方式攫取財富,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回本。但很多地方不但沒有自然資源,就連人口資源都沒有,在這裡建立殖民地完全是賠本的買賣。如果類似的殖民地數量非常多的話,甚至有可能會拖垮整個國家。
二、從軍事方面來說建設殖民地之後需要面對各方的壓力。
有的壓力來自外部。既然建立殖民地,就有保護殖民地的義務,抵禦外敵入侵是他們必須要做的事情,這不是殖民國家的責任感多麼強烈,而是他們不希望自己的利益受到侵犯。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想要鞏固統治,就需要建立大量的軍隊,有時候為了維護局勢的穩定,殖民國甚至還會派遣軍艦巡航。
無論這個國家的軍事能力有多麼強大,經過這麼分割之後,實力肯定大不如前。
有些人或許並不認同俾斯麥的想法,因為部分殖民地佔據著重要的地理位置,掌握這些地盤,就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想要掌握戰略要地難度非常大,因為很多人都對這些地方虎視眈眈。如果為了地盤和其他國家產生不必要的衝突,那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強佔殖民地弊大於利這件事,俾斯麥早就看明白了,但是德國其他將領不這麼想。德國曾因為不重要幾個島嶼,和列強大打出手,當時德國甚至有傾覆的危險。這相當於變相驗證了俾斯麥的理論。
-
5 # 小司馬遷論史
殖民乃是資本主義制度延伸出來的一種掠奪方式,簡單來說就是獲取土地、人口、資源,如此便可以傾銷商品,享受廉價勞動力。
封建主義由於其基礎是農民,所以國家上層不會考慮通過殖民來創造財富,更偏向於奪取永久的耕地,其擴張積極性會隨著擴張而衰退。
在資本原始積累期間,那時候的殖民地帶來的巨大的財富,北美的白銀、黃金,讓西歐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得以完成工業化。
當年的英國就是靠著殖民地,硬是讓英倫三島的所有中國人都過上了小資生活,看那個時代的小說就知道,奢靡之風盛行。
例如大量移民湧入殖民地,這些人本身便有政治訴求,不容忍這種過度的剝削,從美國獨立就可以看出。
故當時的德國有一種觀點就是隻要德國注重科技和工業的發展,那麼他國的殖民地也只能是德國的錢袋子。
且這樣一來德國還不用承擔殖民地帶來的風險,這聰明人一算就知道划算,可是誰也無法想到的是壟斷資本主義產生之後,貿易保護主義開始盛行。這也是俾斯麥沒有想到的。
-
6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德國從不缺乏優秀的戰術家——從兩次世界大戰的具體戰場格局來看:德國將領具有優秀的指揮素養,然而德國卻缺乏優秀的戰略家,以致於兩次錯誤捲入到註定無法取勝的世界大戰之中。偏偏身處歐洲中部四戰之地地緣格局下的德國恰恰是最需要具備全盤考慮的戰略思維精英的,不過話說回來在德國曆史上也曾出現過一位傑出的戰略家——這個人就是俾斯麥。儘管俾斯麥以“鐵血宰相”之名著稱於後世,然而普魯士賴以統一德意志的諸多因素中除了一支戰鬥力超強的鐵軍和堅實的經濟基礎之外還有就是俾斯麥在歐洲外交格局中的縱橫捭闔:精明的俾斯麥對歐洲各國之間的矛盾以及各國內部的矛盾可謂洞若觀火,於是普魯士一方面積極擴軍備戰,另一方面在歐洲各國之間巧妙施展合縱連橫的外交攻勢。俾斯麥先是拉攏奧地利打著維護德意志民族共同利益的旗號對丹麥作戰以爭取德意志各邦的民心。對丹麥的戰爭勝利後普魯士以有權共同佔有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為藉口誘使奧地利向普魯士宣戰,隨後普魯士以自衛還擊的正義名分拉攏巴伐利亞、漢諾威、薩克森等德意志邦國對奧地利作戰,同時穩住西線的法國,又策動義大利在南線對奧地利發動進攻。在普奧戰爭中普魯士展示了高昂的士氣和先進的技術:普魯士在火力、後勤運輸以及情報傳遞等各方面無不優於奧地利,最終戰爭以普魯士的勝利告終。然而正當普軍上下打算趁勝追擊直入維也納時普魯士宰相俾斯麥在審時度勢後堅決阻止了這一行為,因為他知道同樣圖謀Continental霸權的法國不會坐視德意志的統一,如果奧地利被徹底擊敗,也許普魯士的下一個目標就是法國。為了避免法國的干涉,俾斯麥當機立斷決定將奧地利從德意志排擠出去,然後建立一個以普魯士為主導的不含奧地利在內的德意志國家。儘管這樣做看似是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東西,但俾斯麥就是這樣的人——絕不允許所謂的勝利果實干擾到自己的通盤計劃。事實證明正是俾斯麥對奧地利的寬大處置為普法戰爭中奧地利的中立埋下了伏筆。
如果說放棄征服奧地利是俾斯麥出於整體戰略通盤考慮的結果,那麼在殖民地問題上俾斯麥同樣展現了他的這種戰略分析能力。德國統一後身處四戰之地的地緣格局並未改變,這就需要德國的決策層具備全盤考慮的戰略眼光。德國的東面是疆域遼闊的沙皇俄國;西面是對自己充滿敵意的法國;南面奧匈帝國雖已日薄西山,畢竟也是歐洲一個舉足輕重的大國。正如俾斯麥所言:法國只會在東面受到德國的攻擊,俄國只在西邊會受到德國的攻擊,而德國卻有可能遭到來自多個方向的攻擊。在這樣的戰略格局下俾斯麥必須首先抓住主要矛盾。那麼當時德國最大的對手是誰呢?答案是法國。德國崛起的直接後果之一就是法國的衰敗——事實上德意志第二帝國正是建立在法蘭西第二帝國的廢墟之上:德意志第二帝國的開國皇帝威廉一世的加冕典禮正是在法國巴黎凡爾賽宮的鏡廳舉行的。普法戰爭後德國從法國要走了50億法郎的戰爭賠款,還割走了阿爾薩斯和洛林兩處土地。更令法中國人難以忘懷的是他們就此失去了Continental第一強國的地位,這種挫折感令法國倍加屈辱。德法矛盾的尖銳限制了德國的外交空間——德國必須千方百計防止其他大國和法國接近從而對自己構成威脅,而德國的地緣區位進一步迫使德國不得不在歐洲各國之間施展合縱連橫之術。
在這樣的戰略格局下俾斯麥決定緊緊抓住和法國之間的主要矛盾,積極發展和沙俄、奧匈和英國等大國之間的外交關係,從而將法國孤立起來,進一步擠壓法國的戰略空間,使德國成為真正的Continental霸主。這時俾斯麥的全部外交政策都為謀求歐洲霸權而奮鬥,這一外交政策被俾斯麥自己稱之為”大陸外交“。俾斯麥深刻洞悉到德國是一個資源並不充裕的國家,又處於四戰之地,如果要貿然加入到瓜分世界的行列其實德國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德國作為後起的帝國主義國家,當其加入到開拓海外殖民地的行列時世界上絕大部分地區都已被英、法等老牌帝國主義列強瓜分得差不多了。這意味著德國如果要在海外開闢殖民地將在很大程度上和英、法爆發衝突。然而此時的德國其實並不具備戰勝大英帝國的絕對實力——儘管此時的大英帝國正在日益走上下坡路,但畢竟仍擁有遍及全球的殖民地,這意味著英國可以利用來自全球的各種戰略資源支撐自己的發展;而德國作為後來者難以在短時間內消化吸收海外殖民地,恰恰相反由於海外殖民地和德國本土地緣距離上的極端疏離會大大增加德國對其的管治難度,成為消耗德國財力和兵力的無底洞,一旦德國爆發和英、法的衝突根本無暇顧及這些殖民地——具有海上優勢的英、法可以輕易切斷德國同自己殖民地的聯絡。
從後來的歷史程序來看:俾斯麥的判斷完全正確。儘管在當時列強瓜分世界的浪潮中德國取得了西南非洲(今那密比亞)、坦噶尼喀、喀麥隆、新幾內亞等幾處殖民地,然而這些殖民地實際上只是滿足了德國統治階層對外擴張的虛榮心,實際上德國並沒從當地獲得多少利潤可言,十足是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的雞肋。甚至可能連雞肋都算不上,因為德國還必須花費大量精力在殖民地的建設上——實際上殖民地的前期建設是花費相當巨大的,然而還沒等德國見得利潤就先因為自己咄咄逼人的擴張勢頭而和英國走向了對立。最終未能掌握制海權優勢的德國在一戰中被英、法封鎖圍困,從而與自己的殖民地徹底喪失聯絡,最終德國的殖民地全部被英、法瓜分,德國本土也在戰爭中遭到重大破壞。在一戰後締結的《凡爾賽條約》中德國不僅喪失了全部殖民地,還將北石勒蘇益格交還丹麥,將阿爾薩斯和洛林交還法國,將西普魯士、波森省、部分東普魯士及部分上西里西亞割讓給波蘭,將尤本及薩爾梅迪割讓給比利時,與此同時德國還必須承擔高額的戰爭賠款和嚴格的軍備限制。正由於德國對《凡爾賽條約》所施加的束縛政策的不滿使其再次發動世界大戰,而這次德國敗得更慘——不僅損失了奧得河-西尼斯河一線以東的10萬平方公里領土,甚至就連剩下的領土也被拆分為東、西兩個德國。
-
7 # 布衣侯15
先發一點資料。
1525年2月26日,他被西班牙人絞死。帝國的人口也因為各式傳染病從1500萬迅速下降到300萬,首都特諾奇提特蘭也被燒成平地。
這是阿茲特克文明的消失過程。也是殖民主義的一種現象。
1937年11月底至12月10日,在上海向南京進攻途中直至南京大屠殺前夕,兩名日本軍官向井敏明少尉和野田毅少尉以誰先殺滿100箇中中國人為勝的競賽。
這是南京大屠殺中百人斬的二個日本畜生。
這裡面可以看到,人殺人不過一百。阿茲特克文明1500萬人,迅速下降到300萬,各種各樣的理由都有,這1200萬人需要多少人殺戮?
而且殖民統治裡侵略搶奪是合理合法的行為,再有貨幣契約長久剝削,完美演繹。殖民戰爭船堅炮利只是一個方面,另外一個方面就是契約精神,奉行西方利己經濟秩序的“貨幣是唯一資本”理論。這個理論雖然是亞當.斯密1776年提出的。但是鼓勵個體聚斂物質,形成貧富差距是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個特點。
綜上所述,俾斯麥是鐵血宰相,殖民就得駐軍,駐軍就得養兵,養兵就得供應給養。大概因此俾斯麥不主張契約精神駐兵長期剝削。反而對於船堅炮利的獲得既得利益,情有獨鍾。甚至在中法當中上躥下跳,只為獲利。
這種情況在三國演義裡面,諸葛亮七擒孟獲中提出過,攻心為上。總之,不強大的國家就會捱打。俾斯麥也是令人折服的政治家,妄自菲薄實屬不該。
-
8 # 天且8
第一,殖民地最好地帶如印度等已經被老牌殖民者英國法國瓜分完畢。而且大英帝國完成勢力範圍獲得,立刻就進行對於後來者殖民的成本上升性行為。又是殖民地教育,醫療,人權,自由,基礎建設……一系列的付出性建設模式,新殖民者反而無法獲得殖民地太多好處,反而會因為英國殖民地模式而引發你如果依舊野蠻剝削,一定會統治不穩定。道義制高點被英國佔有,而且最好殖民地在他的手裡。殖民地的油水已然不多,直接殖民讓位於金融,商業貿易殖民。
第二,大多數殖民地在英法手裡。獲取海外殖民地一定會與世界霸主摩擦。俾斯麥的戰略是普法戰爭後,推法國海外殖民,即便戰敗,法國依舊是世界第二陸軍強國,第二海軍強國。法國海外殖民意味著英法衝突。英法衝突意味著英法至少不會結盟。英法不結盟,即便法俄夾擊德國,德國也不怕。同時俾斯麥推動沙俄建造大海軍,也把英國火力吸引到沙俄身上,法國在印度支那的殖民,沙俄在遠東太平洋的擴張,充分吸引了英國火力,則誰還能干擾德國歐洲大陸的發展?自拿破崙戰爭以來,沙俄從最強大的盟友變成最可怕的敵人,法國曆史上無論是七年戰爭還是拿破崙戰爭,都給英國留下一個好戰的印象。
由此德國在歐洲自由發展,英德相安無事,有法俄頂在德國前面吸引火力,又何樂而不為呢?
-
9 # 無齒刁民
我覺得俾斯麥的想法應該和拿破崙差不多。那就是與其頭號假想敵發生衝突時守不住!
拿破崙名震Continental,法國卻賣掉了四倍於本土面積的路易斯安那,買主美國僅僅付出了1500萬美元,價格低廉到每英畝不足兩美分。
普法戰爭法國一敗塗地,德國登頂Continental。但是對隔海相望的英國卻有心無力,沒有一個國家能跨過這短短几十里的海峽,只要消滅不了皇家海軍,英國就立於不敗之地,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又讓新崛起的德國成了打壓物件。再加上其他Continental大國對新崛起的德國虎視眈眈,身為一個大陸國家當然是以建設一支強大陸軍為首要目標。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將大量資源投入到陸軍建設上,海軍建設就只能被壓制了。
威廉二世為了爭奪海外殖民地大力發展海軍,深深的刺激了英國,兩國開始軍備競賽。最後發展成為兩大集團的世界大戰。德國戰敗,給世界人民帶來深重苦難。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俾斯麥說殖民地是累贅,是不想發展海軍來刺激七海霸主英國,不想讓德國在海陸兩方面都面臨強大的敵人。
英法兩個老獅王應該讓位,但打響第一槍的不應該是德國,可惜的是德國選擇了敢為天下先
-
10 # 小文章大視野
俾斯麥有沒有說過這句話我倒是不敢確認,但是從過去的歷史現實來說,殖民地沒有用而且是累贅是有點誇張了,但是維持殖民地的費用隨著殖民地的發展而不斷攀升,這倒是真的。
俾斯麥
自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及新航路開闢之後,西方列強,尤其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首,開始在世界的角落到處尋找自己的殖民地。最初的目的也很簡單,主要是掠奪殖民地出產的貴金屬,以及歐洲緊缺的香料,之後則提煉蔗糖,種植菸草等等。
新航路開闢
殖民地的開闢,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歐洲的金銀供給量,緩解了歐洲的金銀荒,但由此而來的,是歐洲的“價格革命”也隨之爆發,物價飛速上漲,但是農民以及當時底層的工人收入的增長幅度卻遠遠小於物價上漲的幅度,使得農民和工人幾乎生活在赤貧之中。不過,這在英法等國卻無意促進了他們由自然經濟轉向商品經濟,加大了資本原始積累,促進了其資本主義的發展。
西班牙帝國
一開始各殖民國家都是將殖民地當做簡單的原材料掠奪地,但是隨著殖民體系的深入發展,英國等國家發現,殖民地既可以充當原材料提供地,也可以作為本國生產的工業品的傾銷地,而且後者更有益於本國經濟的發展。
於是,他們在掠奪原料的同時,又會抽出一定的資金,用以加強殖民地的基本建設,同時根據英國的行政體系,完善殖民地的行政系統,以便加強其購買能力,達到商品傾銷的目的。這無疑又加大了殖民地的支出。而且隨著本國居民向殖民地遷移,這一部分人便會在殖民地提出訴求了:既然我們都是大英帝國的公民(或者說臣民),那麼我們理所應當的享受我們在英國本土的各種權利,當然,稅收也是一樣。因為他們生活在殖民地,他們也便認為殖民地的事情與自己息息相關,這便加劇了殖民地和母國的離心力,殖民帝國在處理殖民地和母國的關係時還得小心翼翼,因為一旦處理不當爆發叛亂,則支出會更加高昂。
大英帝國
所以,隨著殖民地的發展,母國已經不能隨心所欲地對殖民地進行剝削,反而在某些問題上還要受到殖民地的制約。發展到這一程度,實際上當初開闢殖民地的初衷已經基本不存在了,而母國得到的經濟利益也極其有限了。殖民地政治地位提高,母國已經很難對它進行控制了。大英帝國的解體便是這一原因。
當然,開闢,或者維持殖民地,都需要有一支強大的海軍進行護航保障,而這也非一般國家可以承受得了的,就像英國有位政治家諷刺德皇威廉說,艦隊對於英國來說是必需品,但對於德國來說是奢侈品。
1871年的第二帝國
所以說,殖民地最初階段是可以為母國帶來最直接的經濟收益的,但這條收益曲線卻是呈下降趨勢,之後甚至會變成負的。武斷地說殖民地是累贅還是不客觀的。
(全文完)
回覆列表
其實呢,不僅是俾斯麥,在進入十九世紀以來,歐洲許多政治家都開始意識到殖民地已經逐漸變成為一個累贅。換句話說,佔領殖民地已經從一個賺錢的買賣逐漸變成為虧本的買賣。
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個還要從工業革命開始說起,在十八世紀六十年代時,工業革命最先從英國開始興起,隨後迅速席捲整個歐洲。
大家知道,一個國家想要實現工業化,除了需要大量的廉價勞動力外,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巨大的財富,因為要實現工業化,要修公路、鐵路、航運等大型基礎建設,還要修建大型工廠、研發和購買各種機械裝置,這些都需要大量的資金。
那麼,這些資金從哪裡來呢?
在這種背景下,歐洲國家就只能把目光拋向海外,於是轟轟烈烈的搶佔海外殖民地運動開始興起。
當時,歐洲列強們憑藉著先進的武器開始侵佔世界各地,把眾多國家變成為他們的殖民地,然後他們在殖民地建立政府,並在殖民地堂而皇之的收取高額賦稅(由於殖民地大都是農業國,所以其賦稅主要是農業稅)。
這樣一來,那些殖民地百姓倖幸苦苦所創造的財富,絕大部分都被歐洲列強以高額稅收的形式給徵收走,於是世界各地的財富都源源不斷地流向了這些歐洲列強。在這種背景下,這些歐洲列強們,就有了發展工業化所需要的資金。
換句話說,當時的歐洲列強們,已經基本實現了工業化,而工業化所能創造的財富,要遠遠超出農業化國家幾十上百倍。在這種背景下,直接佔領控制殖民地意義已經不大,因為從這些農業社會的殖民地所收取的稅收,相比於他們工業化創造的財富,已經是少的可憐。
舉個最簡單例子,我們把某個歐洲列強比作是一家公司的話,其國家內部的工業化和外部的殖民地就相當於是兩個不同的業務。
最初,工業化處於建設階段,自然是需要投錢而不能賺錢,所以只能靠殖民地這塊業務不斷為其輸血;但等到工業化建設完成之後,它就開始賺錢了,而且是賺大錢,因為工業化這塊業務每年賺的錢,是殖民地業務的幾十上百倍。
與此同時,殖民地經過這長達半個世紀的掠奪,其財富早已經快被收刮乾淨,同時殖民地人民由於貧困,以及獨立思想的覺醒,他們的反抗也開始越演愈烈,這也就導致歐洲列強在殖民地扣除治理成本與基礎設施建設之後,所能榨取的財富已經非常有限。
對於歐洲列強們來說,他們只需要控制好這兩個東西,就足以讓他們擁有源源不斷巨大的財富。因為他們只要有廉價的原材料,就可以通過自己強大的工業化,將其生產為價格高昂的工業產品,然後再將其賣出去,自然就可以從中賺錢巨大的財富。
那麼,從哪裡可以得到廉價的原材料提供地與工業產品的傾銷地呢?自然就是那些曾經的殖民地。
換句話說,對於這些歐洲列強來說,與其直接佔領這些殖民地,還不如讓它們獨立,讓它們自己去承擔治理責任,歐洲列強們只要保持貿易自由即可。
因為,這些殖民地國家大都是農業國家,而歐洲列強們都是工業化國家,它們之間實現貿易自由,那就是單方面的財富掠奪,也就是所謂貿易剪刀差。
關鍵是,在這個過程中,歐洲列強既不用承擔任何基礎設施建設,也不用擔心當地人們反抗,甚至還會享有各種優惠政策,這完全就是一本萬利的生意,比起直接佔領殖民地收取可憐的稅收、承擔各種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維護當地穩定和秩序,實在要划算太多太多。也正因為類似的原因,俾斯麥才會認為佔領殖民地不但沒用而且是個累贅。
當然,因為俾斯麥所處的時代,歐洲列強們工業化才初步建成,所以工業化這塊業務和佔領殖民地這塊業務還不是天差地別的差距,所以除了少部分工業強國和部分有遠見的政治家能有這種覺悟外,其他人還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幾乎所有的歐美列強都已經實現全面工業化,他們自然明白直接佔領殖民地實在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情,所以它們開始有意無意的推動殖民地的獨立運動。
也正因為類似的原因,二戰之後,世界各地掀起了轟轟烈烈的獨立運動。但最後的結果呢,這些獨立的國家,最終都被這些歐美列強以自由貿易的方式給掠奪得慘不忍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