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閒來青梅煮酒
-
2 # 古詩今詞
第一次受邀回答這麼敏感的話題,有些不知所措,應該有很多人心知肚明,但卻不敢說真話吧。
廣義上說,文化代表思想,控制了文化就等同於控制了民眾思想,所以統治階層尤其重視“愚民”之策,古今亦同。
歷史上,當不同思想之間出現衝突,或者說某種思想不利於鞏固皇權,也就意味著這種文化將受到打壓,甚至消失。接下來我就舉幾個損害傳統的例子。
嬴政在秦始皇掃蕩六合,一統中原之後,聽取丞相李斯的建議,焚燒秦國以外的史書,私藏或是談論《詩經》、《尚書》的人處死,誹謗當朝的人滅族,甚至禁止私人授學,只能拜當朝的官員為師。
不少的文獻經過這次“焚書”已經失傳,不得不說是一次文化的災難。
劉徹公元前134年,董仲舒在對策漢武帝時,提出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這就是後來著名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除了儒家思想,其他學術文化均被排除在博士官之外,不過相比秦始皇焚書要仁慈許多。自此之後兩千年,儒家文化成為統治工具的正統思想。
列強聯軍兩千年後,英法聯軍敲開了清朝的大門,丟失最多著作就是明朝永樂年間的《永樂大典》。《永樂大典》號稱古今中外最大的百科全書,最初有七八千冊。
乾隆年間修《四庫全書》時發現已經遺失千餘冊;
咸豐十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翰林院遭劫;
光緒元年清查不足五千冊;
光緒二十年,僅剩八百冊;
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燒燬翰林院,損失三百餘冊;
如今世存四百多冊,中國珍藏223冊,其中62冊在臺灣省。
除了列強侵略之外,有不少丟失於監守自盜,實在令人髮指。如今僅一冊就價值連城,丟失的七千多冊,價值更是無法估量。
新文化運動辛亥革命之後,以陳獨秀、胡適、魯迅等人為主的學者開展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反對傳統文學。
一方面,推動了民主和科學進步,另一方面,也沉重打擊了傳統文化,國學日漸式微。
近代還發生一件險些讓傳統文化覆滅的運動,無數知識分子深受毒害,各位自行想象吧。
-
3 # GRIDMAN
秦始皇焚書坑儒
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從北宋開始的“文字獄”,蘇軾就受到“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
烏臺詩案:
“烏臺詩案”是元豐二年發生的文字獄,御史中丞李定、舒亶等人摘取蘇軾《湖州謝上表》中語句和此前所作詩句,以謗訕新政的罪名逮捕了蘇軾,蘇軾的詩歌確實有些譏刺時政,包括變法過程中的問題。但此事純屬政治迫害。
烏臺指的是御史臺,漢代時御史臺外柏樹很多山有很多烏鴉,所以人稱御史臺為烏臺,也戲指御史們都是烏鴉嘴。
北宋神宗年間蘇軾因為反對新法,並在自己的詩文表露了對新政的不滿。由於他當時是文壇的領袖,任由蘇軾的詩詞在社會上傳播對新政的推行很不利。所以在神宗的默許下,蘇軾被抓進烏臺,一關就是4個月,每天被逼要交代他以前寫的詩的由來和詞句中典故的出處。
由於宋朝有不殺士大夫的慣例,所以蘇軾免於一死,但被貶為黃州團練。
清代文字獄
文字獄在歷朝時有發生,以清朝最為嚴重,其中又以乾隆年間尤烈,中國史學家顧頡剛認為:“清代三百年,文獻不存,文字獄禍尚有可以考見者乎?曰:有之,然其嚴酷莫甚於清初。”嘉慶帝親政後改變了乾隆朝的文字獄政策,著手平反,此後古代文字獄基本結束。
兩次修書
朱棣時修的《永樂大典》和乾隆時修的《四庫全書》
《永樂大典》修書過程中,對收錄書籍未做任何修改,採用兼收並取方式,保持書籍原始內容。但據專家表示,《永樂大典》有不少錯漏,並非如人所譽“不曾擅減片語”,謝保成即指出《永樂大典》卷一九六三七“目”字韻下“醫目”條引《林唐語》,原文出自《因話錄》卷六《羽部》,《永樂大典》隨意刪改此文的情況非常嚴重,連“善醫者沈師象”也訛作“喜醫者沉大師象”。
據文津閣藏本,所謂的《四庫全書》共收錄古籍3503種、79337卷、裝訂成三萬六千餘冊。但是,凡是被滿清統治者認為不符合他們觀點的著作,均不能抄入《四庫全書》,均被刪減掉了,可惜,這類著作共有6793種、93551卷,比收入《四庫全書》的著作多出將近一倍。
其實最嚴重的是戰爭和時間。中華大地多災多難,不到三百年就要來一次王朝更換,戰火四起。而五胡亂華,更是差點亡族滅種。亂世是最容易丟失書籍的,《三國志》註疏中引用的書籍99.9%都亡佚了,由此可見一斑。
-
4 # 老孫的火器工坊
這個就大有人在了,不過話題太過敏感,我就只說王古代朝時期的。
嬴政嬴政乾的事就是焚書坑儒,燒的主要是《尚書》、《詩經》,因為《尚書》記載上古三皇五帝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認為自己“功高三皇,德邁五帝”,要用自己的治世觀念代替上古聖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焚古。而詩經中多讚頌歷代君王,始皇不願有六國遺黨頌六國先王。
梁元帝這其實是個笑話,因為梁元帝本來就是個書痴。燒書的時候是正趕上西魏攻破梁朝江陵,城破之前,梁元帝焚燬了他平生所集聚的14萬冊圖書,火光豔天。後來西魏人問梁元帝為啥這麼幹,梁元帝說:“讀書破萬卷,猶有今日,故焚之。”所以說這是梁元帝所做的一個不明智的舉動,卻給中華的文化史庫造成了巨大的創傷。
黃巢黃巢攻破長安的時候,根據《舊唐書經籍志》記載:“廣明初,黃巢幹紀,再陷兩京,宮廟寺署焚蕩殆盡。曩時遺籍,尺簡無存。”
伯顏伯顏是元朝大將,曾經負責滅宋的東線工作。公元1276年,伯顏攻陷臨安,將宋朝皇宮居廟毀為一但,其中就有南宋的皇家書庫。
朱元璋沒錯,明太祖朱元璋也是一個文懷破壞者。因為出自社會最底層,朱元璋有著強烈的文化自卑心,他的舉措不再於燒書,而是改書,來維護他的獨裁統治。比如讀到《孟子》的“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他伯顏大怒,說這是妄語。除了改書,朱老總還八股取士,限制了文人們的思想,將傳統儒家的開放性思維閹割了。
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那個歷史上最愛胡鬧、最風流、最自戀的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在位時,大清的文字獄達到了最高峰,因為詩文失誤被殺的文人不計其數。另外乾隆皇帝大修《四庫全書》,卻是網羅民間書籍,然後將先進技術類的和不利於清朝統治的書籍全部焚燬。這是對中華民族的一次嚴重文化浩劫。
-
5 # 小黑侃大山
歷史上損壞過中國傳統文化的人還真不少,你我也是其中之一額,列位看官想想啊,我們自小儲存了什麼傳統文化,我們如果沒有繼承什麼傳統文化,那也不是損害了傳統文化麼。但是我們的能力有限(至少小黑的能力有限,或許手機電腦前的你還是挺有潛力的)對傳統文化造成的危害也比較小,小黑只說說對傳統文化造成巨大損壞的人。
首當其衝的當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在統一中國後,採取了一項焚書坑儒的政策,雖然當時是有利於大一統的,而且坑了四百多儒生影響也不大,而且好多有學問的都是大隱隱於市,能被坑多半也是沽名釣譽之徒。但是焚書對於先秦的典籍可謂傷害巨大,特別是在那個書籍比較少的年代。
大清朝幾個皇帝對傳統文化損害也挺厲害的,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總共焚燬的圖書超過七十萬部,這哪是修書,不過藉著修書之名毀書而已。然後大清的落後,讓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明朝編纂的《永樂大典》(當時也比較失誤,印刷術那麼發達,卻只有一部)被搶走,焚燬也不少。
回覆列表
清乾隆皇帝修四庫全書。
此書的編修在客觀上整理、儲存了一大批重要典籍,開創了中國書目學,確立了漢學在社會文化中的主導地位,具有無與倫比的文獻價值、史料價值、文物價值與版本價值,可以稱為中華傳統文化最豐富最完備的整合之作,是世界文明歷史上最博大、最宏偉的寶藏之一。
但同時,乾隆編纂四庫全書時銷燬了對清不利的書籍總數,據統計為一萬三千六百卷。焚書總數15萬冊。銷燬版片總數170餘種、8萬餘塊。除了焚燬書籍,清還系統的對明代檔案進行了銷燬。明代檔案僅三千餘件,主要是天啟、崇禎朝兵部檔案,也有少量洪武、永樂、宣德、成化、正德、嘉靖、隆慶、萬曆、泰昌朝的官方文書。其餘不少於1000萬份明代檔案全部被銷燬了。除了銷燬書籍和檔案外,大清還系統的對殘存書籍和檔案,進行篡改。 《四庫全書》的編修可以說是全國圖書都要進獻檢查,不僅不利於大清的文獻被禁燬,連前人涉及契丹、女真、蒙古、遼金元的文字都要進行篡改。查繳禁書竟達三千多種,十五萬多部,總共焚燬的圖書超過七十萬部,禁燬書籍與四庫所收書籍一樣多。這是中國文化無法挽回的重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