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福讀史
-
2 # 半世滄惶
太平天國運動,金田起事就註定了失敗,成功幾無可能。關鍵就在拜上帝教。中國數千年演進,滿清異族入主中原,也只能選擇和漢族士大夫階層共治天下,改造漢族知識分子為奴才,卻絕不敢在漢地推行宗教統治。所以太平天國運動似圖宗教治國,那就註定失敗
-
3 # 福鯨淵
沒有的,除非沒有“永安建制”沒有“拜上帝教”,這樣單純從軍事行動上,全軍北伐才有可能,從而在軍事上獲勝的可能性才有可能出現,然而……沒有這“建制”“上帝”的太平天國根本就不是太平天國了啊。
-
4 # 雨水寒
有啊,但是------他錯在了癸丑!
1853年,清咸豐三年,農曆癸丑。洪秀全勢如破竹,攻下南京,形勢一片大好,清庭嚇破了膽,惶惶惶不可終日!此時,只要一鼓作氣,直接北上,直搗京師勝算極大!然而,落破書生洪秀全胸無大志,意志消沉,樂得享福,不再進取,宣佈定都金陵,這就將原本”不計較一地一城得失”的根本戰略思想徹底放棄了,從此一切圍繞著“保衛天京”這個軸心運轉,由主動變成被動!但是,為了迷糊眾人,他又很不負責的委派出以林鳳祥和李開芳為首的萬人先遣軍北上出擊,極力營造似乎勝利在望的假像。當然,這個假像很快就宣告破滅:林,李長驅直入,後援跟不上,儘管殺到天津,但最終全軍覆沒,林,李二將遭凌遲處死,慘不忍睹!而此時,早已忘卻憂患的洪秀全之流在南京縱情享受,醉生夢死!安逸必出內亂,果然不久,便發生自相殘殺的天京悲劇,太平天國國祚步入倒計時。再過九年,以殘敗而告終!
所以,1853年的“定都金陵”不僅是“天京悲劇”的始點,也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起點!更是洪秀全最有機會”徹底翻盤”的時刻!可惜他把一手好棋下臭了,而且臭的不能再臭!所以也是活該!最令人氣憤的是作為一個起義領袖,當預感到大難臨頭之際,不是想著如何團結全體將士做最後的一拼,直至殺身成仁,而是無恥的選擇了服毒自殺,把痛苦留給了屬下甚至自己親生兒子承受!簡直是不要臉到了家!說到這裡,順便帶一句:若干年來,某些人為了替太平天國的“正義性”聲張,為洪秀全塗脂抹粉,篡改歷史,不承認他是“服毒自殺”,硬說是“病故”,非常搞笑!
綜上所述,洪秀全不是沒有機會,但他一錯再錯,翻不了盤,這是歷史對他的懲罰!
-
5 # 書生協會會長
謝謝邀請!我個人認為那個時候的洪秀全不會有翻盤的機會了,因為太平天國敗亡的時候,他算是把自己的好運氣全部用完了。最初起義的時候太平軍佔了一個清軍沒有準備的優勢,再以後清軍對它的重視不足,導致太平軍一勝再勝,可是定都天京後的太平軍似乎忘了自己要推翻滿清政府的誓言,過於安逸了,特別是北伐軍覆滅了以後,對清軍的作戰就似乎沒有了目標性和毀滅性。再加上天京被圍了4年,民間早就對太平天國的能力失去了信心,所以天京被攻破後基本上就是窮途末路了。
-
6 # 沈老頭13
應該說很難。自1851年年初發動金田起義開始,起初義軍紀律嚴明,很受廣大人民群眾歡迎,隊伍很快由2萬人,發展到50多萬人,很快從金田打到南京,打的清政府的軍隊,聞風而逃。後來,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戰死,特別是最有才能,最有見識的馮雲山的死,給洪秀全的打擊非常大,他曾大哭道:"天不欲我定天下耶,何奪我良輔之速也。"定都南京後,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洪秀全變的貪圖享受,不理事務,導致內亂,東王楊秀清被殺,北王韋昌輝因濫殺無故被處死,翼王石達開被逼出走,給了滿清政府喘息的機會。雖然在1862年,洪秀全重用陳玉成,李秀成等年輕將領,給予清政府沉重的打擊,然而,一切於事無補,大廈已傾,無力迴天,1864年6月1日,洪秀全去世。7月19日,天京淪陷,天平天國覆滅。太平天國雖然失敗了,但他從根本上動搖了腐朽的封建統治,是一場偉大的農民起義運動。
回覆列表
這個秀才的建議可以讓太平天國徹底翻盤,洪秀全卻不用
公元1862年3月,太平軍第二次進攻上海,不料又遭到清軍聯合外國僱傭軍的合圍,再敗蘇杭!
勝利的聯合軍在檢查戰利品時,發現了一封送呈太平軍統帥李秀成的書信,署名“黃畹”。
時任中丞的薛煥看後大驚,急忙上報清軍高層!
清軍高層看罷此信渾身嚇得溼漉漉地汗流不止。
黃畹,又名王韜,晚晴思想家。1874年在上海創辦了中國報刊史上第一份以政論為主的報刊——《迴圈日報》。
早年曾屢試不第,此時的太平天國的勢力正是如日中天。
因為曾經接觸過西方的傳教士並且幫助傳教士翻譯過《聖經》,王畹開始睜開眼睛重新審視了這個世界。
憤慨自己屢試不第之餘,化名“黃畹”投身太平軍,人稱“長毛狀元”。
1860年,太平天國決定對上海用兵,洪秀全下令李秀成調集主力首次攻打上海。
洋人為了自保急切地組建了洋槍隊聯合清軍抵抗太平軍,李秀成損兵折將,失利!
1862年1月7日,李秀成領軍自杭州再度進軍上海!
洪秀全敢於攻打上海,主要原因是上海屬於貿易區,清軍以及洋人的軍隊守備可以忽略不計!
當時的蘇杭一帶是太平軍的重要軍用供給地,攻下上海可以穩定後方,同時還能斷絕清軍的南方給養供給地!
的確!戰爭年代打的就是錢糧,上海如同一個大寶藏。
在上海中立的情況下,清軍可以從上海獲得洋人從海上運輸過來的軍火,補充作戰中損失的軍械,而且洋人為了牟利也願意和清軍做這筆軍火買賣!
但是太平軍又一次大規模地調兵遣將攻打上海,再一次讓洋人嗅到了風聲!
英法兩國派使者再次交涉,抗議此事直接侵犯了英法兩國的利益。
基於此,黃畹依靠自己早年遊歷過上海,對上海洋人的船運,軍隊駐紮以及社會狀況都十分了解的情況下獻了一策給李秀成。
信中講訴如何在最小損失的情況下收服上海的洋人。
策略一,背景:雖然太平軍經過內亂元氣大傷,但是實力仍在。清軍也鎮壓的十分艱難!因此,熱衷牟利的洋人無法判定清軍是否一定可以掃滅太平軍,不敢貿然與太平軍撕破臉皮。假如太平軍成功了,洋人會得罪這個將來的統治者而無法在上海立足!
內容:答應洋人來使關於商議不進攻上海的建議,但是必須說明洋人不得利用上海的物資供應清軍。
此外,留個後手,派陸軍精銳部隊截斷洋人可能北上供給清軍的通道,調發太平軍水軍遊曵在沿海以及內河航道以恐嚇往來上海的華人船隻,使其不敢運送貨物北上。
這樣,上海本地與清朝內地的貨物貿易就會斷絕,上海地區依靠船運吃飯的百姓以及生意人會因為貿易不通導致缺衣少食,他們將會被無奈地困在這個彈丸之地。
同時對於上海的洋人來說呢?對!他們也不能得到上海本地以及內地貿易帶來的稅收供應,因此洋人實力必會削弱!
這樣一來,上海聚集的數百萬災民與本地老百姓在生活無著之下,必會給洋人施加壓力,上海將會大亂!
焦頭爛額且制止不住暴亂的洋人必然會在談判桌上對太平軍俯首,甘願獻出上海這個爛泥塘。這樣太平軍不費一槍一彈,就可坐收上海!
策略二,背景:和洋人的談判僵持,但是得到上海的戰略需要又十分迫切,就可用此計策。
內容:針對近期江浙百萬難民因為戰亂而聚集在上海的問題,從中施展計謀。
洋人為了牟利在租界內建造了大量的房屋供應給難民居住以收取房租,但是洋人對難民的成分從來不盤問。
這就給了太平軍渾水摸魚的方便!
統帥部可以選拔並派遣精兵數千,喬裝打扮進入上海。等待太平軍主力發動進攻,裡應外合拿下上海!
措手不及的洋人搞不清狀況,為了保命起見必會乘船逃匿。
顯示完武力後,洋人就會清楚的明白太平軍可以輕鬆攻取上海,藉此打消了洋人中立的幻想。然後召回洋人,以禮相待,握手言和再與之合作!
但是李秀成當時正受到洪秀全猜忌,不敢擅自言和,唯恐楊秀清的下場落到自己身上!雖覺此策確實為翻盤的一大奇計,仍然不用!
此時洋人受太平軍逼迫為自保開始堅定地倒向了清軍。
這年三月份,李秀成兵敗!
清軍認為此信從戰略角度而言,可以和曾國藩提出的與洋人合作“借師助剿”之策媲美!
清軍在慶幸之餘不由得再擦一把冷汗,“此真清廷之大幸也!”
太平軍第二次攻打上海之前,李鴻章和洋人合作,組建了淮軍,聘請了洋人教官訓練兵勇,並且全部採用西方最先進的槍炮裝備軍隊。
淮軍
1862年8月,李秀成主力第三次攻打上海,又被淮軍與英法各軍擊敗!
1864年,窮途末路的太平天國敗亡!